第43章 上車餃子下車麵

字數:7971   加入書籤

A+A-


    接下來幾天,躍進生產隊陸陸續續來了不少“探親”的人,往年這時候,大多是躍進生產隊的社員往外去“探親”。
    說是探親,其實也就是農村裏青黃不接的時候,社員們家裏孩子多,為了填飽肚子,厚著臉皮到親戚家裏蹭飯吃。
    這時候人大多都窮,自己家裏也都過得不好,但隻要家裏來了人,那怎麽也得好好招待著,最起碼一天管上一頓幹的。
    這並不是說這時候的人就多麽善良淳樸,這一行為背後也透著農村人心底的打算。
    你落難了,我幫助你,以後萬一我落難了,你也不能放著我不管不是?
    畢竟還是人情社會,要是真有人忘本,那在當地基本上是沒法過日子的。
    當然了,躍進生產隊來的這些“探親”人,不是真來探親的,也不是來蹭飯的,他們全都是江壩生產隊的!
    魯求英看著手裏厚厚一遝子介紹信,也是無奈苦笑,這個蔡隊長也是個精細人呐!
    李克道當日跟蔡隊長商議半天,決定讓社員們以探親的名義幾人結伴,搭夥前往躍進生產隊。
    這人去多了不好,去少了也不像樣,最終決定每個生產隊出五六個人,總數控製在三十人上下。
    而且事先說好,一家最多去一個,去躍進生產隊的社員,每人都要拿出三成補助上交大隊。
    為什麽呢?因為去了這麽多壯勞力,勢必要影響大隊的農業生產,這部分錢算是給大隊的補償。
    再說,這大隊要錢也不是揣自己腰包,蔡隊長說了,到時候會拿這錢去公社農機站,請收割機、打稻機來,幫大夥兒幹“雙搶”。
    這樣一來,去躍進大隊“探親”,既能改善自家生活條件,還能給集體做貢獻,最後還是大夥兒得利,從哪方麵講都是大好事。
    中國人做事,講究一個名正言順,有蔡隊長在後麵拿主意,這事情自然就好辦的多。
    要是還不明白這裏的道道,那就好比武周的武則天,送李治的兒子去突厥和親。
    突厥可汗連夜繡“唐”字大旗,發兵百萬,誓要南下擒龍、啊不,是奉天靖難!
    “說起來,這隊長也姓蔡,蔡大媽也姓蔡,他倆說不好還真是一家!”岑濟看著河灘上搭工棚的社員們嘴裏念叨。
    李克道自打江壩生產隊的社員們來了,就跟劉進喜申請調入學校建設隊伍。
    劉進喜考慮到江壩生產隊現在來了這麽多人,沒個牽頭抓總的也不是個辦法,便同意李克道的申請。
    但他打心底喜歡這個外隊的小夥子,為人穩重、做事踏實,如果他是本隊的後生就好了!
    “大伯,你們就挨著王家二爺的棚繼續搭,這裏地勢高,不怕水淹!”
    “強子,你過去幫大伯一把,這木料我來扛!”
    “五哥!你等會兒,我這邊好了就去找你!”
    小學工地上,李克道來回穿梭,幫著江壩生產隊的社員們忙前忙後。
    岑濟也帶著周能軍、大黑蛋,還有從周有才手裏要過來的張克清,一起給工棚添磚加瓦。
    鑒於人數上的差別,岑濟幾人的作用約等於氣氛組,不過岑濟作為校長,也就是此次工程的甲方,那是必不可少的。
    “鄉親們,這是躍進大隊的青年書記岑書記,也是芙蓉小學的校長,岑校長,大家熱烈歡迎岑校長來給我們作指示!”
    李克道見岑濟來了,帶頭起哄,非要讓岑濟給大家講兩句。
    “那個、咳咳,學校必須要有教室!”
    “還有,那個,嗯,對!文化工作者必須要有文化!”
    岑濟尷尬地說了幾句閑話,突然感覺渾身燥熱,怎麽感覺這幾句話說出來,好像自己離太陽又近了一些。
    不過江壩生產隊的同誌們很是給麵子,紛紛把手舉過頭頂,啪啪鼓起掌來,就差一起湧上來簇擁在太陽、啊不,岑校長周圍了。
    經過清點,江壩生產隊此次共組織社員三十人前來,算上李克道就是三十一人。
    經過幾天努力,眾人在河灘地上搭起了兩排工棚,一間夥房、一間廁所。
    廁所是光明生產隊“援建”的,當然不是無償的,因為他們隊裏菜地多,廁所建好了方便他們漚肥。
    岑濟本打算讓劉拐子過來燒飯,但考慮到新校址距離老學校有個兩裏路,讓劉拐子天天這麽一瘸一拐的來回跑,岑濟也實在是於心不忍。
    便跟光明生產隊的夏老四說好,平時給學校食堂送菜的時候,也順便給工地夥房也送一份。
    夥房的師傅暫時由李克道的大伯李家聲擔任,他在鄉裏也是有名的大師傅,一手紅燒肉更是燒的出神入化。
    時間到了正晌午,大黑蛋從大隊庫房裏背來兩口大鍋,往土灶上一架,夥房也算是能正式開火了。
    “我從內蒙來,那裏講究上車餃子下車麵,今天江壩生產隊的同誌們過來,我作為芙蓉小學的校長,別的沒有,就給大家下鍋麵條,大夥兒別嫌棄!多撈幾筷子墊墊肚子!”
    岑濟樂嗬嗬地卷起袖子,用大勺子往鍋裏舀著菜籽油,一邊招呼周能軍添柴加火,一邊往裏頭磕著雞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雞蛋是按人頭來的定數,每人兩個,整整五十斤掛麵躺在鍋邊的稻籮裏,隔著水汽越發的潔白誘人。
    兩口大鍋,一個鍋裏煎荷包蛋,一個鍋裏燒著熱水下麵條,等蛋煎好了,麵條也剛好出鍋。
    碗是公社裏采買來的細瓷藍麵碗,筷子剛用水煮過,散發著陣陣竹子清香。
    周能軍咧著嘴,一個勁兒地往鍋裏下麵條,江壩生產隊的社員們個個都端著碗,在夥房外麵排隊等著吃麵。
    “這麵下得,真香呐!”
    “那可不,純純的大白麵,一點雜粉子都不摻!”
    “唉喲,那雞蛋油汪汪的,這麽老遠我都聞到味了!”
    雞蛋煎好之後,都用圓竹簍子裝了,擱在一口大盆上麵滴油,油可不能浪費了,接下來的油還能炒菜。
    就著熱鍋,岑濟繼續往裏倒水,王家聲則自告奮勇,上前幫著周能軍撈麵條。
    每個人碗裏都盛得高高的,上頭再蓋著兩片荷包蛋,不住地往麵裏滲著油。
    蔡強盛小心翼翼地端著麵碗退到一邊,用嘴唇輕輕抿住碗沿,喉頭一動,一股混雜著麥香、油脂的暖流便直衝肚腸。
    不一會兒,工地上嗦麵條的聲音響成一片,李家聲等打完了一圈麵條後,自己也撈了一碗蹲在李克道旁邊吃了起來。
    隻剩下岑濟、周有才和大黑蛋三人,依舊圍在灶台邊忙活。
    “真是好吃,鹽粒子也給的足,吃得渾身都有勁兒!”蔡強盛一隻手端著碗,碗底壓著筷子,另一隻手摸著肚子,似乎意猶未盡。
    “強子,聽我的沒錯吧!”李克道碗裏麵條早就吃完了,正用牙齒輕輕咬著荷包蛋,像是在吃什麽龍肝鳳髓一樣。
    “六爺!”蔡強盛看著李克道吃荷包蛋的樣子,嘴裏不由得又開始咽口水:“你早帶我來嘛,我以前過年炮仗都給你玩的!”
    “你放心,往後有什麽好事,肯定讓你先上!”李克道大口嚼著荷包蛋嗬嗬亂笑。
    正在這時,夥房裏又傳來一陣霸道的香味,這味道極鮮極香,跟貼鼻孔下麵來的一樣。
    岑濟也在心裏暗自咋舌:“這老鴨湯絕對不是純天然的,裏頭科技含量絕對高啊!”
    今天學校剛開工,岑濟也是下了血本,從家裏不多的存貨裏,尋摸出兩盒包裝好的老鴨湯。
    箱子裏還剩了三盒老母雞湯、三盒老鴨湯,這都是為了跟邱慧娟結婚準備的,可不能再動了。
    五十斤掛麵隻用去三十六七斤,剩下的掛麵岑濟讓周能軍一股腦全下了。
    另一口鍋裏,岑濟就著煎雞蛋的熱油,丟了幾十個年糕進去,加水煮沸後,老鴨湯直接幹了進去。
    鴨湯裏的科技成分被沸水一激,頓時香味四溢,工地上剛幹了一碗麵條的社員們,肚子又開始叫喚起來。
    “大家不要慌,今天肯定讓大夥吃飽,這裏是昨天晚上剛燉的老鴨湯,還有今年新炕的鍋巴!”
    如果說前頭下麵條時,江壩生產隊的社員們還能你推我讓、謙謙有禮,那一聽到有老鴨湯,就再也顧不得有禮有節了。
    “岑校長,請務必給我滿上!”李克道三下五除二就把剩下的荷包蛋給嚼碎咽下,一溜煙似的跑到灶台前立正。
    這一驚人的反應速度,讓蔡強盛愣在原地,等反應過來,灶台前已經排了老長一溜,悔的他直拍大腿。
    麵條經過鴨湯的滋潤,仿佛都帶了一絲肉味,年糕懶懶地臥在碗底,吸收著湯汁。
    酥脆的鍋巴浸入碗中,一口咬下外糯內酥,一時間米香、麥香、肉香、油香立刻就引爆了口腔。
    饒是意誌堅定如岑濟,此時也要撈上一碗,蹲在門口大快朵頤。
    大黑蛋和周能軍也是不遑多讓,他們累了這半晌,就是為了來這麽一口。
    這時候的人飯量都大,畢竟平日裏沒什麽油水,一年到頭就過年的時候能放肆吃點。
    眼下都已經快到暮春時節,平時野菜、紅花草都吃膩了,好不容易來這麽一下,總算能補充下油脂,撫慰一把苦了好幾個月的腸胃。
    岑濟也不敢放開來給社員們吃飽,因為吃飽在幾十年後可能是一個客觀事實,但放到現在,那是一個主觀定義。
    吃三碗麵就飽了嗎?吃幾十根年糕就飽了嗎?吃二十個茶葉蛋就飽了嗎?
    肚子告訴你飽了,肚皮都能鼓成西瓜了,可大腦還是告訴你:繼續吃!這才哪到哪?
    吃完飯,李克道主動組織大夥兒打掃起衛生來,又帶著大夥用小石夯子把工棚的地麵給平整了一遍。
    這樣多少看著要整潔一些,工棚整體位於工地西側,施工便道目前還隻是從大路上伸了個頭,剩下的就等江壩生產隊的社員們開工了。
    “李大哥,我對這些工程方麵了解的不多。”岑濟看著眼前這群漢子,心裏冒出一種感覺來,好像他們與自己有某種聯係。
    “我在書上看過,說凡是工程,一定要細化,要具體到天、具體到人,這樣事情幹起來才清楚!”
    “就比如建這個宿舍樓,挖地壟、打地基要幾天,要多少人,砌牆要多少人,搬磚要多少人。”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岑濟對著一片空白的工地侃侃而談,這些也都是自己在後世的經驗之談。
    幾十年後,每一處工地外麵都有崗哨、宣傳告示牌,每一階段有多少天、需要多少人工和物料,都標的清清楚楚。
    當然這上麵標的部分內容肯定跟實際天差地別,但這確實會讓業主單位看的省心。
    岑濟也隻是無心提了一嘴,沒想到李克道卻暗自記了下來,並將在日後發揚光大,當然這都是後話了。
    1981年5月1日,勞動節。
    躍進大隊在這一天舉行了盛大的慶祝儀式,具體來說,就是發動社員們通過勞動來為集體增光添彩。
    更具體的來說,就是無論男女老少,都要為隊裏的兩大工程添磚加瓦。
    華龍路自不必說,自從瓜子廠前麵那段路順利竣工之後,剩餘的工程就進展飛快。
    目前已經快要經過服裝廠籌),因為施工區域大多位於居民區,因此魯求英號召社員們在自家庭前屋後開展一次大掃除。
    岑濟給這次行動取名為:躍進大隊人居環境整治行動。
    行動所整理出的垃圾、破爛,統一由芙蓉小學的學生分揀,賣到公社裏的收購站去。
    所得收益由大隊再補貼一部分,給參加勞動的社員們加餐。
    學生們興致高昂,在垃圾堆裏認真挑選,偶爾發現幾個鏽鐵釘、爛鎖扣都快活的不行。
    剩餘的垃圾都集中焚燒,燒成的柴火灰全用推車拉到漚肥的地方保存起來。
    以往躍進大隊還有用柴火灰洗衣服的習慣,自從隊裏開始分紅之後,這種習慣也都漸漸消失。
    “以前還有用尿洗的哩!”桂枝大嫂見岑濟一臉吃驚的表情,又補了一句。
    這種日子肯定會一去不複返的,今後的生活會越來越好,而且是大家一起變好,岑濟在心裏大聲告訴自己。
    學生們被分為兩撥,一撥由羅大右帶著去了公社收購站賣廢品,另一撥則由岑濟帶著去新學校工地參加勞動。
    臨出發前,岑濟從口袋裏掏了十塊錢,讓羅大右在供銷社裏給學生們買些糖果,讓學生們甜個嘴兒。
    新學校的建築目前還隻開建了教師宿舍,宿舍的地基剛開挖,還沒正式進入施工階段。
    岑濟發動學生們對工地上的碎石子進行了清掃歸攏,李克道看著孩子們稚氣的樣子樂個不停。
    “李大哥,支書讓我過來說一聲,中午到大隊部聚餐,聽說菜不錯!”
    “那好啊,我讓大伯中午別開火了!”李克道難掩興奮之情,拍著巴掌叫好。
    岑濟走在剛剛鋪好的施工便道上,路寬三米五,占用了一部分農田,不過因為是建學校,社員們都樂意退讓。
    眼前這一片空地,滿載著岑濟的希望,也寄托著躍進大隊的期許,或許能從自己手裏培養出幾個大學生來。
    不過心裏有另一個聲音傳來:培養出來之後呢?他們會回來建設家鄉嗎?
    正當岑濟眉頭緊鎖時,一陣震耳欲聾的的轟鳴聲打破了鄉間的寂靜,漸漸撐大了岑濟的瞳孔。
    喜歡我在1980年搞開發請大家收藏:()我在1980年搞開發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