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白雲觀再起爭議
字數:3251 加入書籤
且說翟白星應允了李守清一同下山對抗梅隱會,隨即在風雷殿內召集了觀中年輕力壯的弟子。
片刻之後,張小祿、陸靈兒、李晨風、高離遠等一眾師弟師妹紛紛匯聚一堂,前來聽令。
翟白星端坐於高處的左側席位,而李守清則位於其右側,兩者並肩而坐,威嚴盡顯。
翟白星目光如炬,掃視著下方的眾人,緩緩開口:“諸位師弟師妹,我已應允李師叔的提議,決定下山共討梅隱會。”
“據聞,昨日遇仙觀對三江鎮的翠香樓發起了突襲,閉月妖姬張煙煙在那一戰中身負重傷,料想她此刻應尚未逃遠。因此,我命令大家即刻準備,隨後下山搜尋張煙煙的行蹤。記住,誰先找到她,便是為門派立下大功一件!”
陸靈兒聞言,臉上洋溢著激動的神色,她興奮地喊道:“掌門師兄,你早就該這麽做了!如今你終於想通了,真是太好了!”
張小祿輕輕側目,與李晨風的視線不期而遇。李晨風同樣注意到了他的目光,但兩人都默契地保持了沉默。張小祿從李晨風那沉穩的神色中,讀出了無聲的讚同與共鳴。
張小祿按捺不住內心的疑慮,毅然站出身來,語重心長地言道:“掌門師兄,還請三思。前幾日我們已共議靜觀其變,為何今日卻突然改變主意,急於投身其中?”
翟白星聽後,目光堅定,緩緩回應道:“小祿師弟,時事已變,不可同日而語。正如李師叔所言,當下天下道門群起而攻之,共同討伐梅隱會,其目的皆在於尋找那遺失的靈爐。要知道,這靈爐原本便是白雲觀之物,若我們此番不出手,日後即便靈爐得以追回,又有誰會心甘情願地將其歸還於我們呢?”
張小祿進一步陳詞,言辭懇切道:“掌門師兄,你是否還記得,那日在你房中,我曾詳細闡述了五點疑慮。時至今日,這五點疑惑仍舊懸而未決,如此情形之下,我們怎能貿然下山?”
翟白星聞言,不禁陷入了沉思,臉上閃過一絲猶豫。
張小祿見狀,繼續深入剖析道:“自從白花穀一戰之後,魔教亡我道門之心從未熄滅,始終圖謀不軌。倘若此時道門傾盡全力對付梅隱會,勢必會給魔教留下可趁之機。到那時,道門又將如何來抵禦魔教的侵襲呢?”
在一旁的李守清,見翟白星對張小祿的詢問顯得有些遲疑,不禁挺身而出,言辭犀利地說道:“張小祿,你可別忘了,那靈爐正是在你的手中遺失的!”
“想當年,你師父將靈爐交予你時,曾囑托你要全力守護。而今,你身為白雲觀的一員,不僅未能盡到守護之責,致使靈爐丟失,反而在此時阻撓白雲觀行正義之舉,你究竟是何居心?”
他故意以挑釁的語氣說道:“莫非,你與梅隱會之人有所勾結,才會這般處心積慮地阻撓我們?”
“李師叔,你切莫信口雌黃,隨意誣陷於人!”張小祿怒不可遏地反駁道。
他針鋒相對地繼續道:“師叔,你早已不再是白雲觀的一員,為何還要插手觀中的事務?你如此熱衷於此事,莫非是別有用心,企圖將靈爐據為己有?”
“回想當初,在師父的葬禮之上,若非師叔你泄露了靈爐的秘密,又怎會引來今日這般的災禍?我念及舊情,未曾追究師叔你的過錯,可你如今卻反過來對我諸多指責,這又是何道理?”
李守清一聽,怒氣瞬間湧上心頭,他猛地拔出腰間的寶劍,劍尖直指張小祿,厲聲道:“你不過是個身份卑微的柴童,論輩分,我終究是你的師叔,你怎敢如此放肆無禮?今日,我便代你師父好好教訓教訓你這個不忠不孝之徒,讓你知曉何為尊卑有序!”
張小祿同樣毫無畏懼,他猛地抽出腰間的配劍,劍尖微顫,大聲喊道:“來呀!我豈會懼怕你分毫?”
刹那間,兩人之間的氣氛緊張到了極點,劍鋒相對,仿佛隨時都會爆發出一場激烈的爭鬥。
“師叔,莫要置氣!”李晨風趕緊上前勸住李守清。
“小祿哥哥,李師叔畢竟是自家人!”陸靈兒也勸著張小祿。
“夠了!”翟白星猛地一拍桌子,聲音中帶著不容置疑的決斷,“靈爐一日不追回,我死後又有何顏麵去麵對師父?”
“師兄……”張小祿還想再勸,但話未說完,就被翟白星打斷。
翟白星一招手,語氣堅定,道:“我意已決,不必多言。小祿師弟,你若不願下山,大可留在觀中,我自會帶領其他門人前去。”
說完之後,翟白星一把抽出腰間的佩劍,步伐矯健地邁出了風雷殿的大門。
李守清緊隨其後,離開前還不忘狠狠地瞪了張小祿一眼,帶著幾分不滿與憤怒,也匆匆地跟了出去。
見狀,其餘的弟子們不敢怠慢,紛紛緊跟著掌門的步伐,魚貫而出,離開了莊嚴的大殿。
李晨風與陸靈兒緩緩走在隊伍的末尾,當李晨風即將邁出大殿門檻時,他忽然停下腳步,轉身走回到張小祿身旁,語重心長地說道:“小祿師弟,掌門師兄雖然行事略顯急躁,但他的話也不無道理。如今局勢所迫,天下道門皆已行動起來,我白雲觀又怎能獨善其身,置身事外呢?”
言罷,李晨風輕歎一口氣,眼中閃過一絲無奈,隨即也邁步離開了大殿。
陸靈兒緊接著走到張小祿麵前,眼神中滿是關切:“小祿哥哥,你就別再生掌門師兄的氣了,他也是一心為了白雲觀好呀。”
張小祿沉默不語,沒有給出回應。
陸靈兒見狀,又輕聲問道:“小祿哥哥,你真的不打算和我們一起下山嗎?”
張小祿凝視著陸靈兒,心中情感複雜,卻終究未能吐露半句。
陸靈兒輕輕歎了口氣,說道:“那……我去了……”
望著陸靈兒逐漸遠去的背影,張小祿心中五味雜陳,千般思緒湧上心頭,卻終究未能開口挽留。
陸靈兒最終也轉身離開了大殿,留下張小祿一人,在那空曠的大殿中默默沉思。
喜歡靈爐請大家收藏:()靈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