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正乙觀馬衝之謀

字數:3262   加入書籤

A+A-


    在雲隱大陸遼闊版圖的正北方,隱藏著一座名為鬆城的邊陲小城,它宛如一顆遺落的珍珠,靜靜地鑲嵌在大地之上。
    鬆城南臨繁華的洛西,東接風景如畫的同朗,卻似乎被時光遺忘,人跡罕至,寧靜得仿佛能聽見風的低語。
    在這片寂寥的土地上,矗立著一座令人敬畏的山巒——龍虎山,它是天師山脈在北方的神秘延伸。
    盡管山峰並不巍峨挺拔,地勢也不險峻陡峭,但龍虎山卻自有一股難以名狀的威嚴與深邃,仿佛蘊藏著古老而強大的力量。
    在這座山的懷抱之中,正乙觀宛如一位曆經風霜的老者,靜靜地守候著歲月的流轉。
    道觀雖曆經無數春秋的更迭,卻依舊保持著那份古樸與寧靜,仿佛時間在這裏凝固。每當晨曦初露,晨鍾悠揚;夜幕降臨,暮鼓沉沉,整個鬆城都仿佛被這份來自古老道觀的寧靜與力量所浸潤,心靈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安寧。
    然而,自從那場驚心動魄的百花穀之戰後,龍虎山正乙觀便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低穀。
    前任掌門人吳天皓,不幸在戰鬥中死亡。在悲痛與迷茫中,其師弟雷衡毅然接過了掌門人的重任,肩負起了振興道觀的重任。
    數日前,一封來自北帝山上清觀的信函悄然落在雷衡案頭,淩寒霄在信中誠摯邀請正乙觀共舉義旗,討伐梅隱會。
    麵對這份突如其來的邀請,雷衡心中五味雜陳,猶豫不決,遂決定邀其智謀過人的師弟馬衝共商大計。
    馬衝接過信函,目光深邃,沉思片刻後緩緩開口:“鬆城與同朗兩地,地瘠民貧,梅隱會並未在此設立分支。而往南的洛西城,雖為梅隱會的重要據點——隱龍錢莊所在,但其勢力盤根錯節,根深蒂固,非輕易可撼。”
    雷衡性子急躁,聞言便道:“信中提及,天師山對此次討伐行動持觀望態度,不願參與其中。但若我們能聯合伊洛山南無觀的掌門人南無空,形成南北夾擊之勢,或許能增大勝算。”
    馬衝聞言,輕輕搖頭,神色凝重:“南無觀與我正乙觀同屬小道觀,即便聯手,也未必能撼動梅隱會之根基。更何況,南無觀遠在彭城,鞭長莫及,且受樂水幫牽製,恐難以全力相助。”
    雷衡聞言,眉頭緊蹙,憂慮之情溢於言表:“如此說來,我們正乙觀豈不是孤立無援?又不敢貿然行事,這可如何是好?”
    馬衝微微一笑,眼中閃過一絲狡黠:“北帝山雖遠在南方,號召天下道人共討梅隱會,但實則無人監管其行動。我們隻需回信表示願意響應號召,共襄義舉,至於具體如何討伐,則全憑我們自行斟酌。”
    雷衡聞言,豁然開朗,拍案叫絕:“妙哉!隻動口不動手,敷衍了事,既能保全我觀實力,又不至於得罪北帝山。”
    馬衝點頭讚許,二人相視一笑,心中已有了計較。
    然而,數日之後,龍虎山的寧靜再次被北帝山上清觀的來信打破。
    這一次,淩寒霄在信中言辭懇切,邀請正乙觀前往邽城,共同圍剿金刀寨。
    雷衡接到書信,心中再次湧起波瀾,他深知此事非同小可,遂立即召集馬衝,共商對策。
    馬衝接過書信,細細研讀,眉頭微蹙,沉吟片刻後道:“雖說道門之中,天師山一直享有尊崇地位,但北帝山上清觀亦不容小覷,乃是大觀之一。若我們此次拒絕前往,恐會傷了淩師兄的情麵,將來若有求於他時,便難以開口。因此,我認為,我們應積極響應號召,召集觀中武力尚可的師弟,共赴邽城。”
    雷衡聞言,微微頷首,表示讚同。道:“既如此,可命觀中弟子速速準備,前往邽城。”
    馬衝慌忙阻止道:“萬不可速去!”。
    雷衡滿臉疑惑,問道:“這是為何?”
    馬衝微微一笑,道:“我們隻需徐徐而行,不可急功近利。若是去得太早,恐會淪為他人馬前卒,白白消耗體力與精力,卻無甚功勞可言。但若是去得太晚,又恐錯失良機,無法展現我龍虎山之威名。因此,我們需得拿捏好分寸,既要確保及時趕到,又要能在關鍵時刻發揮重要作用,如此方能成為後補神兵,讓天下道門都銘記我龍虎山的功績。”
    雷衡聞言,心中豁然開朗,所有的疑慮都煙消雲散。他拍案而起,大聲說道:“師弟所言極是!就依你之計行事!我們緩步前往邽城!”
    於是,龍虎山正乙觀上下開始準備行裝,第二日才緩緩踏上征程。他們計劃自鬆城出發,向東行進,穿過同郎,抵達三江鎮後轉南而行,最終抵達邽城。
    且說雷衡與馬衝一行人,悠悠蕩蕩地走在前往邽城的路上。他們並不急於趕路,而是邊走邊看,拖拖拉拉。
    原本快馬加鞭一日便可到達的同郎城,他們用了兩日。
    同郎也是小城,橫豎兩條街道便是全貌。雷衡一行人,在十字街旁的茶鋪中,圍坐一桌,品茗談笑,享受著旅途中的片刻寧靜。
    正當眾人沉浸在閑聊的愉悅中時,雷衡的目光突然凝固在了街頭的一幕上。
    一個十四五歲的少年,正站在一個不起眼的菜攤前,專注地挑選著蔬菜。少年的身影,如同一塊磁石,瞬間吸引了雷衡的全部注意。
    “他……怎麽會在這裏?”雷衡低聲自語,眼神中閃爍著疑惑與好奇。
    馬衝聞言,好奇地循聲望去,目光落在了那個少年身上,不解地問道:“掌門師兄,你所指的是何人?”
    雷衡輕輕抬手,指向了街邊的少年,緩緩說道:“那個孩子,我曾見過。他是白雲觀的人,曾在前往百花穀的途中,緊隨在張小祿與一位性情潑辣的女子身後。因此,我對他有些印象。”
    馬衝聞言,嘴角勾起一抹笑意,不以為然地說道:“哦,原來如此。這有什麽好奇怪的。近日來,北方大雪紛飛,物資緊缺。三江鎮與同郎城相鄰,白雲觀的道童前來此地采購些日常所需,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雷衡聽了馬衝的解釋,心中的疑慮如同晨霧般散去,他點了點頭,重新將注意力投入到眼前的茶水和師弟們的談笑聲中。
    喜歡靈爐請大家收藏:()靈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