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草原動向
字數:3405 加入書籤
這戴尚書怕不是瘋魔了。
看著怒發衝冠的戴晝,幾個將軍也看的一驚,連忙往旁邊挪了挪,宣帝歎了口氣,看向思無量點點頭。
“退朝吧。”
“退朝!”
思無量的聲音在大殿之中回蕩起來,朝臣行禮後等宣帝離開,大多數也都走了,隻有六部尚書和左右仆射,以及幾個大將還有禦魏錚皆都留了下來。
沒一會兒的功夫,便有太監走近幾人身側,拱手說道:
“諸位大人,陛下禦書房有請。”
幾人對視一眼,點點頭轉身邁步朝禦書房走去。
禦書房裏,嫋嫋檀香緩緩升起,宣帝翻看著手中的鴻翎急報,信中加蓋的水軍印章已經足夠能體現軍情之危急。
雖說大宣並不懼楚國,國力上還遠比楚國更強,隻是眼下剛遭了天災,又遭人禍,若不能及時處置妥當,不但容易邊境出了事,兩道百姓也會遭難啊。
宣帝蹙眉放下信件,眉眼中略過一絲微不可察的怒意,這楚國犯邊之事定要一個妥善完美的處理,若不然,還真會讓世人以為,多年的休生養息,讓那個能征善戰的大宣給休廢了。
看著一側蹙眉不語的太子,宣帝頓了頓,沉聲問道:
“承乾,此事你怎麽看?”
韓承乾拱手一禮,搖了搖頭道:
“父皇,兒臣以為此事並不是巧合,兒臣曾看過戶部的文書,這三年雖說雨水太過,水災頻發,可楚國也並不是沒有一絲影響。”
“另外,眼下已是六月,往前推些時日,也就是五月,本應該是稻農們采桑插秧之季節,楚國如此時期,不顧國內百姓,冒天下之大不韙,揮兵北上,不顧人理,倒行逆施,實在是太過蹊蹺。”
在古代,雖說兩國交戰之時很正常,但都不會遠在農耕時節,農業社會決定了糧食才是最重要的,在這個時期,就算草原上的蠻子,也不會善動刀戈,因為此時正是水草豐茂之時,若不將牛羊養的膘肥體壯,年冬便足以讓他們艱難度日。
可這些蠻子都不會選擇的季節,楚國竟然動了,好歹也是有禮儀文化傳承的朝廷,竟然如此不理智。
若是背後無有謀劃,韓承乾定是萬萬不相信的。
“楚國水災應當比我大宣,更為嚴重才是,此事確有蹊蹺。”
宣帝點點頭,眸光閃動,腦中仔細回想了一遍,這天下的幾個勢力與楚國的關係,楚伐宣,他們究竟能獲得什麽好處。
片刻,宣帝眉頭緊蹙,似乎隱隱猜測到了些什麽,望著禦案上的地圖,手指輕點寧州之地,不知道在想些什麽。
片刻後,受到征召的眾人也接連來到禦書房,拱手對著宣帝和太子兩人行禮後,才安靜等待著沉思的宣帝。
“都來了?”
宣帝抬頭,望著眾人,心中隱去一抹憂色,淡然開口說道:
“都說說吧,這仗怎麽打?”
大宣以武立國,楚國犯邊,眼下已經不是打不打的問題了,重要的是怎麽打,如何打。
見狀,眾人看向幾個武將,幾個武將又看向李玨,兵部尚書李玨,早年間也是一位百戰百勝的軍帥,直到現在,一生從未有過敗績,見眾人目光投來,李玨拱拱手,便開口說道:
“陛下,大楚與我北地不同,楚國氣濕潤多山川湖澤,水軍略強於我大宣,然其雖具長河天險,卻無步戰之力,絕死之心,退守有餘而攻取不足。”
“以下官認為,楚國犯邊之危,若能拍一能臣幹將不許月餘便可破解,但上兵伐謀,其次伐交,楚國此次進犯,雖順天時,卻不占地利與人和,除非楚國傾全國之力而出....”
說到這,李玨一頓,聲音陡然變沉,麵色變得嚴肅異常,又繼續開口:
“若非如此,以下官所見,此局應當是楚國與北蠻...”
“合縱伐宣!”
堂下,幾位朝臣麵色一變,左仆射蕭靖遠和右仆射董舒對視一眼,麵色難看的點了點頭,程明虎捏著拳滿臉怒容,皇甫懷德更與張弓景沉默不語,從李玨的分析來看,這事似乎確實是針對大宣的大局。
在幾人身後,工部尚書張哲已經琢磨起工部能造出多少戰爭用具了,吏部尚書李衛麵色微變,眼中卻是隱隱略過一絲譏笑。
堂上,宣帝略微頷首,李玨的猜測跟他不謀而合,不過麵上卻是不露神色,略微沉吟片刻,開口對著眾人吩咐道:
“李愛卿所言極是,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以楚國之力斷然不敢如此行事,思無量派密諜司出關,前往草原楚國探明真相,另外工部全力準備戰爭所需一應器具,
張愛卿率右驍衛揮師南下,助滔河水軍迎戰大楚,所行諸事三思而後行,必要時期可先斬後奏,務必護我大宣南部安寧,護我大宣子民安寧。”
“戶部全力配合右驍衛,禦史台負責好京中一切閑雜言論,若有必要可上報於朕,與大理寺合力查辦。”
“兵部及時處理軍報,做好提前規劃戰前準備。”
“太子去尚書省,由左右仆射直接管理,及時注意各地上報,其他有司一應照常。”
“眼下局勢未明,草原動向未清,其他諸領軍衛皆都做好戰爭準備,若有戰事發生,爾等皆是我大宣最鋒利的劍!”
宣帝拍案起身,直接無視其他幾位將軍幽怨的眼神,李玨率先出列,單膝跪地沉聲開口:
“臣遵旨。”
緊接著,太子,張弓景,戴晝,魏錚等人相繼下跪,跟著開口:
“兒臣)領命...臣遵旨!”
見眾人都跪下,程明虎隻好把鬱悶收回心裏,迅速跪下開口說道:
“臣領旨!”
喜歡科舉:古代農家子的宰輔之路請大家收藏:()科舉:古代農家子的宰輔之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