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鄉試準備
字數:2641 加入書籤
細雨蒙蒙之間,一朵被風吹落的海棠花瓣,輕輕落在王平的身前的空桌上,王平有些愣神。
可猛然回過神,再看海棠花時,心中一股緊迫感卻油然而生。
海棠花花期極短,通常為半月左右,又常在每年四五月份,即在春末之時盛開。
也就是說,眼下的日子,六月份的鄉試已經即將到來了。
在今年年初,大宣改年號明啟為熙和,今年即為熙和元年。
“熙”即光明之意,“和”象征和平,和諧,經曆了去年的戰亂,朝野上下也想有一個新的開始。
年初的時候,師兄蘇烈已經被征召前往京師任職,眼下已是五月份,距離六月份的鄉試隻剩下一個月不到的時間。
鄉試,在各州道主城舉行,大宣有七道,類似於日後的七個麵積頗大的行省,各道所轄諸州,主城便類似於各道的省城。
各道所轄州縣眾多,且鄉試不限製考試次數,加之去年因為戰亂推遲了一年,也就是意味著,全道各州縣的所有秀才,都會參加今年的鄉試。
鄉試從某種意義上,才是朝廷重視的開始,才是科舉選拔殘酷曆程的開始。
曆屆鄉試選拔,各州道能夠脫穎而出者不過百人,眼下慶州城之中,關內道大部分秀才已經陸續抵達,王平緩緩吐了口氣,想要成就四元,今年的鄉試他避無可避,那便隻好迎難而上了。
柳夫子看了眼王平,見對方眼神逐漸變得清明而堅定起來,不由的撫須點了點頭。
科舉一途從來不會有一帆風順之說,這天下人傑輩出,想要成就你想成就的,就得付出你從未付出的。
所幸,在柳夫子看來,王平的努力並不會比其他人差多少,反而可能還要更多。
眼下,正是鄉試時間將近,隻有以平常心應對才能不急不躁,成就一番作為,看著書舍中的兩人,柳夫子淡淡咳嗽一聲,又將王平的注意力給喚了回來。
這次考試不但王平會參加,陳洪亮這次也準備與王平一道參加,等兩人鄉試前最後的特訓結束,離鄉試也不剩下幾日了。
由於王平身上有爵位,報名之事不需要王平自己動手,便有衙役親自上門收集。
府城之中隨著鄉試之日越來越近,府城之中來自各地的秀才也越來越多,府城之中幾家客棧也都是紛紛爆滿,走在路上不時還見到三五成群的讀書人行在一塊。
自從時間步入五月份以後,王平在家中受到的待遇接近直線上升,不但飯桌上上的飯菜都是他喜歡吃的,
而且不說王老頭幾人在家中說話都刻意壓低了聲音,就連小宗翰在玩耍的時候,也被嫂子白沫兒教著躡手躡手,生怕多發出一絲聲響,打擾到王平的休息和學習。
張氏知道王平半夜看書容易餓,就算是在夜裏,也永遠都有溫熱的糕點一直備著,林芷若更是不知道送了多少次,自己新製的花糕,為了不打擾到王平,更是直接轉交給張氏,便徑直離開。
好像現在王平的世界隻剩下了一件事,鄉試。
就在這種情況下,王平隻覺得身邊時間消逝的飛快,屋中關於四書五經,大宣律法,算學等等東西,都被他深深的記了一遍又一遍,那些曾經做過的策論經義,更是被王平看了又看。
還有關於這兩年,大宣境內所發生的各種時政與策論問題,王平都花費了許多時間進行研究破題。
鄉試與院試由衛知府主持所不同,鄉試的主考和同考皆由朝廷專門派遣,且為了避免因為考官閱卷喜好的不同,在鄉試前一天,主考官和同考官的身份都會被嚴格保密,且鄉試雖同樣有四科,可其中算學則是被改為了綜合。
此綜合涉及,算學,律法,地理,天文等等,從以往題目來看,題目雖不會很難,但涉及範圍極大,題目數量更多,且這些題目,大多都為客觀答案,若是想自由發揮可能性並不大。
且鄉試四科順序確定,第一場綜合,第二場經義,第三場詩文,第四場策論。
不過鄉試也有與院試相同的一點,便是鄉試每科依舊也隻考一天,且允許食物自帶,王平雖說其他地方並不挑,可若是讓他在耗費大量腦力的情況下,每日吃貢院提供的米粥,炊餅,他可能還真撐不住。
日子過得飛快,很快就到了六月初八這一天,即州試第一場。
這天一早,天色未亮。
王平便已經起床,推開門出去的時候,張氏已經在門口站著了,簡單洗漱吃過早飯,王有發便包袱又檢查了一遍,開口說道:
“平兒,你參加鄉試要準備的東西,爹都給你裝裏麵了,毛筆墨條可以不用帶,但爹還是給你裝了幾個,免得貢院發的不好用……”
喜歡科舉:古代農家子的宰輔之路請大家收藏:()科舉:古代農家子的宰輔之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