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左韌鬆

字數:3560   加入書籤

A+A-


    第517章,左韌鬆
    “為何如此?”
    王平然抬頭,目光如炬,紫緊盯著劉周的背影,語氣低沉而凝重地質問道:“他們怎敢在眾目睽睽之下,於科舉這等國家大事上營私舞弊?難道他們真敢冒天下之大不韙?”
    劉周輕輕搖頭,苦笑中透著無奈:“我朝世家雖不及前朝那般勢大遮天,但禮部與變部這兩個選拔任用的關鍵部門,依舊牢牢掌控在南準李家和河東崔家手中。這兩家積累的勢力,又豈是表麵看起來那般簡單?
    他頓了頓,返氣愈發沉重:“你可還記得沼河之惠?當年都水監的諸位大人帶領民夫已穩住水勢,可為何又會突然決堤?那真的隻是天意弄人嗎?”
    “朝堂之上,李崔兩家門生故吏遍布,就連韌鬆大哥那般遞慎之人.都因某些緣故未能參加春鬧的最後一科。”
    “與韌鬆大哥有相似遭遇的,天下間又有幾人?‘
    劉周的聲音漸漸低沉,帶若幾分憤怒與無奈:“這世上,有人貪圖享樂,卻能坐擁萬畝良田,衣食無憂:有人勤勤懇懇,卻沒有立錐之地,甚至不得不賣妻鬻子,以子易糧,有人擁有經天緯地之才,卻難以踏入下品之列?”
    劉周歎了口氣,朝著皇宮的方向拱了拱手道:“王兄,你我之所以能走到今日,除了自身的才學,更離不開陛下的關注與給予的機遇。
    “你我皆出身農門,都走到這一步了,總該為這天下百姓做些什麽吧?”
    他說到這裏,暖緩轉過身,目光堅定而深邃地與王平對視,語氣莊重無比:“世家一日不除,這世上的百姓就永無寧日.....”
    “世家..百姓.....”
    王平與劉周的目光交匯,心中波潮起伏。
    他並未直接回應劉用的話,而是將今日的對話深深記下。
    片刻後,他後頭緊鎖,凝視著劉周,沉聲問道:“劉兄,你我今日之談,若是傳出去,即便不提及你我姓名,但隻要一經盤查,凡涉及其中的人和事,恐怕都會引來殺身之禍。”
    “你就不擔心,你我之間這是交淺言深了嗎?”
    劉周間言,神色依舊平靜,隻是眼中多了一抹決然
    “王兄,有些話,有些事,即便明知危險,也總得有人說,有人做,若人人都因畏懼而沉默,這天下又怎會有改變之日?”
    “有些事是非做不可的。”
    “至於我擔不擔心你說出去?”
    “不擔心,絲毫不擔心。”
    劉周爽朗一笑,盯著王平眼裏沒有絲毫害怕,隻有一種看同道之人的認可感和欽佩感,他緩緩說道。
    “我聽韌鬆大哥說過你,也從他處聽過你的傳聞,積元縣王平者,身懷奇才,愛國愛民,心有善意,才華無雙。”
    “當然還有你說過的一句話,讓我更加堅定了我的想法,以及確定你不會說出去,以及日後或許你會比我在這條路上走的更遠。”
    “那句話?”
    王平看著劉周,心裏不免有些好奇。
    “當然是那所謂的橫渠四句.....”
    “為天地立心”
    “為生民立命“
    “為往聖繼絕學”
    “為萬世開太平”
    “有這四句,吾道不孤啊……”
    劉周笑著感慨了一句,隨即看著王平繼續道:
    “王平,今日談話就到此為止吧,希望我說的對你來說有些觸動。”
    “對了,春闈下注,我壓你賺了不少,多謝了。”
    “等殿試我還接著壓你當狀元,小心被我反超了,加油啊。”
    劉周挑了挑眉,從懷裏取出一封書信放下,拱了拱手便自顧自出了小院。
    院外,張山峰見劉周離開,走進院裏,看著坐在石凳上沉默不語的王平,開口問道:
    “恩公,你還好吧?”
    “我沒事……”
    王平搖了搖頭,歎著氣望向遠方,暮色漸染,天邊雲霞如織,晚風輕掠,幾隻歸鳥飛過天空,羽翼染上霞光,似點點墨痕劃過畫卷,這般靜謐又美好的人間。
    可在王平的心裏,卻又多了些許的惆悵,石桌上這份信,是二師兄的親筆信,信中的內容與劉周所說大差不差,隻是少了劉周口中的“宏圖大誌”,更多的是來自師兄對自己師弟的叮囑和提醒。
    當年積元一別以後,王平已經很久沒有聽到二師兄的消息了,當年二師兄參加鄉試後,鄉試考的不錯,準備參加來年春闈,一舉中榜,可後來這幾年卻沒了消息。
    原來是因為此事……
    “科舉舞弊啊……”
    王平眼中有些憤怒,遙想當初剛剛拜師時,二師兄對自己和姐夫陳洪亮雖沒少嚴格要求,卻也沒少照顧兩人。
    還記得大師兄不苟言笑,還記得白鷺書院時,為了送別大師兄他們參加鄉試時的那一首《送別》,和當年明月樓上,二師兄三師兄搶菜吃,惹得老師吹胡子瞪眼笑罵的場景。
    這一晃,已經是幾年前的事了啊……
    王平眉頭會輕輕蹙起,眼中帶著一絲恍惚與追憶,腦中回想著過去,那些已逝的瞬間,他嘴角微微上揚,卻不盡是全然的笑意,而是帶著些許苦澀與溫柔,求學路上那些曾經的遺憾與美好,也終究不會再現,隻能存在記憶之中了。
    將信揣進懷裏,王平笑著將手背在身後,背對著夕陽,緩緩走回屋裏,同時用著悠揚的曲調邊走邊唱道:
    “長亭外......”
    “古道邊......”
    “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
    “夕陽山外山……”
    喜歡科舉:古代農家子的宰輔之路請大家收藏:()科舉:古代農家子的宰輔之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