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三策合一

字數:3570   加入書籤

A+A-


    第525章,三策合一
    世家即是士族,世家之禍早已存在,盛世做蛀蟲,亂世則割地稱雄,染指天下。
    世家對於一個朝廷來說,危害是極大的,在這古代,讀書普及率不高,讀書又是個極其耗費銀錢的人,普通百姓人家想要讀書,往往得掏空家底,還不能保證最後有一個好的結果。
    饒是現在,能如同前世話本中的範進一般,雖潦倒半生,卻最終能得一個舉人功名,都是大多數的考生,可望而不可求的。
    而對於世家,藏書眾多,家學淵源,識文斷字對他們來說,乃再簡單不過的事罷了。
    再加官場壟斷,世族通婚,這朝堂之上世家子便能占上大半,就比如這大宣朝堂上禮部吏部兩位尚書,便是這大宣世家的兩位家主。
    王平緩緩吐了口氣,他雖不明白宣帝為何會出這種題目,可他隱隱有種預感,這位陛下怕是想對世家動手了。
    既然自己已經有了決定,就算未來的路再難走,也得堅持走下去。
    而解決世家之禍,王平腦中的辦法,就是普及教育,教化天下了,讓百姓有書可讀,有書可看。
    眼下火藥的配方已經被他送給了朝廷,還有剩下的四大發明的其二,他便送這位陛下,希望這兩樣,能為這天下所有願意讀書之人,帶來光明與希望。
    王平眉頭皺起眼神堅定,手中毛筆揮然紙上一刻不停。
    殿內……
    太子韓承乾看著落筆的王平,眼中有些驚喜,可來不及看向宣帝,就見殿內的眾多考生,一時都突然停住了筆,一陣陣詫異的呢喃低語聲也在殿內響起。
    “這.....”
    “論策世家....”
    “這題…該怎麽做才好啊…”
    “……”
    能走到殿試的考生,可沒有一個笨的,這一看到第二策的名字,心中就隱隱有了猜測,要知道去年因為春闈改製一事,朝堂上禮部和其他各部便有了爭執。
    到了今年,本就屬於禮部主持的春闈,更是被更換了主考官,破天荒的改由去年與禮部爭執的兩部尚書之一的戶部尚書戴晝擔任。
    戴周作為戶部尚書,與李衛和崔顥本就不和,特意改換戴晝,陛下的意思明眼人還是能瞧出一些的。
    如今這篇論世家,還有第二篇論土地,這兩篇加起來,就差沒擺明出來著就是陛下為世家出給世家看的。
    而如何作答,便成了這屆殿試考生的選擇,究竟是以策論策跟著陛下走,還是言不由衷,不辯好壞,做個中間人,既不得罪這所謂的“千年世家”,也不跟著陛下做一名中庸之臣。
    一時間,太極殿之內眾考生神色各異,費裏尤實抬起頭擔憂的抬頭望向李昊。
    李昊看了眼考卷上的題目,用力的捏著手中筆杆,蹙眉抬頭目光直視了眼太子韓承乾,以及宣帝。
    不過也隻是一眼,宣帝蹙眉掃來,那視線中所散發的威嚴,便嚇得李昊猛的低下了頭,後背也被冷汗打濕了一片。
    殿後。
    禮部尚書崔顥看了眼李昊,又看了看殿內其餘幾個世家考生,暗暗皺了皺眉頭。
    今年這殿試著實古怪,不但是皇帝親自出題,而且皇帝太子竟然同時監考,眼下這又是發生什麽了?
    崔顥心中疑惑,走到身旁一位考生旁邊,低頭望卷麵一看,眉眼瞬間露出一抹震驚和冷色。
    論世家?
    論土地?
    皇帝這是想要幹嘛?
    想要拿世家開刀了?
    崔顥抬眼望向宣帝,察覺到有視線看來,宣帝抬眸望去,兩道目光猛烈碰撞到一起,崔顥不比李昊,對視了片刻,才收回視線,收斂好心態,站在殿內一言不發。
    殿內議論聲越重,思無量上前一步,冷然喝道:
    “安靜!”
    很快,眾考生又飛速安靜下來,劉周轉頭看了眼提筆如飛的王平,看著題目臉上露出一抹笑意。
    他果然沒猜錯,陛下果然準備要對世家動手,而看著王平的神態,估計他的選擇與自己怕是一般無二了。
    不提考生們內心糾結與複雜,王平卻是已經將這篇策寫到快一半了。
    有了能從根本上抹去世家文化傳承的器物,剩下的就是從世家官員,以及世家財富土地上入手了。
    而這兩者,卻剛好又能與其他兩篇策論結合在一起,王平答完一半的論世家剛好用了一張紙,然後又取出一張,索性直接將三策聯合下筆,作他一個連環之策。
    時間緩緩流逝,殿內的考生也逐漸收拾好心情,重新作答起來,殿外刺眼的陽光打在太極殿的琉璃瓦上,閃耀著星星點點的金色光團,日晷的鐵針倒影,逐漸隨著日頭的方向改變而改變。
    傍晚時分,金色的長安皇宮,被渲染的更加恢宏大氣,殿內的考生們望著大殿最前,那個依舊未曾停歇片刻的提筆身影,眼中滿是好奇。
    從上午開始到現在,王平一刻不歇,細密的汗水一點點從鬢角額頭分泌而出,寫到最後王平的手腕都稍稍有些顫抖,可他確實渾然不覺,隨著最後一筆落下,殿外日晷上的時刻也到了該收卷這一位置。
    王平顫巍巍的放下毛筆,小心吹了兩遍,才滿眼疲憊的抬頭望向宣帝和太子,他現在已經顧不得在乎什麽逾製了,自己手中這份策論,是他根據後世內容總結的。
    對於世家,對於土地,哪怕是對於草原,隻要這份策論被別人看到,對他王平都隻有百害而無一利。
    改革,變法.....等等大部分的事,都是要犧牲一部分人的利益,而這部分人往往是位高權重之人。
    妄圖改製之人是沒有好下場的,王平雖然寫了策,但也不想將自己和家人陷入險地。
    抬起頭,目光直視宣帝和太子,王平用筆尾輕輕戳了戳自己桌案上的考卷,張了張嘴....
    宣帝和太子韓承乾微微一怔,看著王平那副認真和懇求的神情,宣帝心中一動,看著那考卷,微微頷首。
    喜歡科舉:古代農家子的宰輔之路請大家收藏:()科舉:古代農家子的宰輔之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