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調查緩慢的進行著
字數:2972 加入書籤
勞埃德此時正轉身,他的聲音有些沙啞,似乎是因為緊張或者其他原因,他對著 f.b.i. 的探員問道:“你拉著我幹什麽?”
探員一臉無奈地看著勞埃德,回答道:“兄弟,你不認識他嗎?克裏森·羅傑啊!”
勞埃德感到有些奇怪,他對克裏森·羅傑並不是完全陌生,但也沒有特別關注過這個人。他想了想,說道:“哦,我知道他,聽說他會點功夫。不過,我們是來執法的,有必要怕他嗎?”
探員歎了口氣,解釋道:“是沒必要怕他,但那得建立在我們的程序合法的情況下。如果我們在沒有足夠證據或者合法手續的情況下對他采取行動,被他扔出去後,丟人的可就是我們大家夥兒了!”
勞埃德聽了探員的話,心裏有些猶豫。他知道探員說得有道理,執法必須遵循法律程序,不能因為個人的衝動而給整個團隊帶來麻煩。可是,他又覺得自己作為執法人員,不應該被一個可能有犯罪嫌疑的人嚇住。
經過再三思考,勞埃德最終還是決定等羅傑的律師團隊來了再說。畢竟,他本人跟羅傑並沒有什麽直接的矛盾,執行公務何必變成個人恩怨呢?
於是,他們就這樣等待著,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大約過了十多分鍾,羅傑的律師團隊終於趕到了現場。律師們與羅傑進行了緊急磋商,然後又與帶隊的勞埃德進行了會談。
在會談中,律師團隊給出的意見是,一切以當事人的意見為主。這意味著,如果羅傑不同意配合調查,他們也不能強行對他采取行動。
如果羅傑堅決不肯接受他們的現場執法,那麽就隻能按照正規程序來處理了。這意味著可能會經曆一係列繁瑣的步驟,包括調查、取證、聽證等等。如果實在無法通過協商解決問題,最終恐怕隻能走上法庭打官司這一步。
不過,打官司往往是一個漫長而耗費精力的過程,雙方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資源。但對於羅傑來說,隻要他能夠確保自己的公司運作完全透明、合法,沒有任何隱藏或不正當的行為,那麽他其實並沒有什麽好害怕的。
通常情況下,普通人之所以對打官司心存畏懼,主要是因為他們對法律條款不夠了解,不清楚自己是否真的違法,同時也擔心打官司所需的經濟支出會給自己帶來沉重負擔。然而,羅傑顯然不存在這些顧慮。他不僅對法律有一定的了解,而且經濟實力也足以支撐可能的法律費用。
在經過一番緊急磋商之後,雙方最終達成了一個共識,即引入新聞媒體進行現場監督。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增加整個事件的透明度,讓公眾能夠更清楚地了解事情的真相。
而勞埃德的想法則更為直接,他堅信羅傑肯定存在問題,要麽是侵占了研究員的研究成果,要麽就是通過不正當手段竊取了某些科技成果。既然羅傑是個公眾人物,那麽就讓他在眾目睽睽之下接受審視,看看他到底有沒有問題。
然而,羅傑心中所想其實非常單純,他覺得大概率是有人在暗地裏算計自己,所以隻要將整個過程都暴露在公眾視野之下,那麽自己肯定不會吃虧。正當雙方都對這個方案表示滿意,隻等聯係好雙方都認可的新聞媒體,就可以正式展開工作的時候,一個意想不到的情況發生了——聯邦商務部的高層對這一做法極為不滿。
“勞埃德這個蠢貨!”商務部的高層們憤怒地吼道,“我們派你下去調查一個商務案件,你居然把它搞成了現場直播?還變成了‘綜藝類’的節目?而且聽說還有現場考試和問答?這到底是怎麽回事!”麵對這樣的指責,勞埃德也是有苦難言。
在萬般無奈之下,聯邦商務部隻得倉促應對,緊急出台一係列措施。畢竟,這起案子關係重大,必須經得起廣大民眾的審視和評判。更重要的是,聯邦新的大統領即將選舉產生,如果這位新統領恰好來自紐約,那後果簡直不堪設想!所以,為了避免自找麻煩,商務部當機立斷,決定派遣一名高級官員,搭乘專機,馬不停蹄地直飛紐約市。
這位高級官員身負重任,他的使命就是親自督導這個“案子”,確保其在可控的範圍內順利推進。
與此同時,羅傑也在積極行動。他所邀請的新聞媒體,自然是與他長期合作的紐約有線電視台。據電視台負責人透露,他們將派出一支實力強大的團隊,全麵參與此次報道。不僅如此,主持人還會巧妙地引導話題,使其朝著對羅傑有利的方向發展。此外,他們還肩負著邀請《紐約時報》參與報道的重要任務。
而商務部這邊,則邀約了《華盛頓郵報》等三家來自華盛頓特區的媒體。他們的要求並不高,不求這些媒體明顯偏向自己,隻希望能夠做到公平、公正,如實報道這起“案子”的相關情況。
商務部高級官員的到來意味著,勞埃德隻能靠邊站了,這名高級官員剛剛抵達紐約,入住希爾頓酒店,便立刻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這壓力主要源自於紐約州的官員和議員們,他們不斷地打來電話,要求他務必以公開、公平、公正的態度來處理這起案件。
不僅如此,遠在歐洲訪問的麥肯錫參議員也特意打來電話,言辭懇切地提醒他在處理此事時一定要慎重再慎重。
與此同時,羅傑和格瑞絲也在私下裏進行了一番商議。他們心裏都很清楚,商務部的底牌究竟是什麽——他肯定會一口咬定羅傑公司的產品和研究來路不正,同時對羅傑的能力表示懷疑。到時候,勞埃德極有可能會要求羅傑在廣大民眾麵前進行現場展示,讓他當眾出醜,原形畢露。
然而,令他們始料未及的是,這次生物實驗室的“產品”確實是由羅傑親自主導研究出來的。而且,如今的羅傑已非昔日吳下阿蒙,他在醫學和生物領域的知識儲備,絕非那份檔案上所顯示的偏人文方麵的紐約大學學曆所能涵蓋。可以說,現在的羅傑在這些專業領域的造詣,絕對是貨真價實的。
即或是退一萬步講,羅傑有不清楚的知識麵,這不是還有‘萬能的格瑞絲’嗎?隻要是能在網絡上搜索到的所有知識,就難不倒羅傑。
喜歡穿越美利堅2015請大家收藏:()穿越美利堅2015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