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羅傑的顧慮

字數:3587   加入書籤

A+A-


    稍晚一些時候,俄羅斯塔斯社發布了一則令人震驚的消息:俄羅斯軍方發表了一份措辭極為強硬的聲明,宣稱其衛星遭到了不明組織的非法攻擊,導致大約 150 顆軍用和民用衛星失去了聯係,甚至不排除這些衛星墜毀的可能性。
    這一事件給俄羅斯方麵帶來了無法估量的巨大損失。
    俄方在聲明中表示,他們將加大技術追查力度,絕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同時保留隨時采取對等報複措施的權力,對背後的勢力及其個人予以無情的打擊!
    這一消息迅速傳遍全球,引起了廣泛關注。
    然而,對於普通民眾來說,他們對這則新聞的理解可能僅僅停留在表麵,將其當作一條普通的新聞來聽。
    畢竟,衛星這種高科技領域的事情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太過遙遠和陌生。
    但對於各國的情報機構來說,情況就完全不同了。
    他們必須對這則消息進行深入思考和分析。
    俄方衛星遭受襲擊,究竟是黑客所為?還是使用了激光武器?亦或是其他未知的手段?
    世界上有能力實施此類行動的國家屈指可數,不超過五個。
    而且,這則新聞的準確性和真實性也有待進一步核實。
    盡管如此,就目前的嫌疑來看,幾乎不可能將羅傑和他的公司列入懷疑目標。
    畢竟,要實施如此大規模的衛星攻擊,需要極其先進的技術和強大的實力,而羅傑和他的公司似乎並沒有與之相關的技術能力。
    羅傑隨意地掃了一眼這則消息,並沒有過多的關注。他的心思完全被科研基地裏的事情所占據。自從格瑞絲那台強大的“超導量子計算機”開始正常運行後,基地內的許多科研項目都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突破。
    以物理實驗加工廠房為例,那裏的“戰鬥無人機”利刃1號生產線,原本每天大約隻能下線30架。
    但如今,在量子計算機的模擬優化下,整個機型已經進行了兩次重大改進,不僅生產工藝和流程得到了顯著提升,連外形也經過了多次改良。
    現在,這條生產線每天能夠下線的無人機數量已經達到了驚人的95架!
    更令人振奮的是,根據格瑞絲的精確計算,要實現全球“天網”的無死角覆蓋,最少需要1024顆衛星。
    不過,與馬思克未來的“星鏈”計劃有所不同的是,羅傑的這些“衛星”具有高度的機動性,可以根據實際需求靈活調整軌道和位置,從而更好地適應各種複雜的環境和任務要求。
    馬思克的星鏈衛星主要依靠太陽能板來蓄能,其電池、功率以及處理器的能力都相當有限。
    相比之下,羅傑這邊的“衛星”則采用了最為先進的“電能無線傳送技術”,這使得它能夠擁有充足且源源不斷的電能供應。
    更為重要的是,這種“衛星”的最佳使用狀態需要 9216 顆衛星協同工作。
    在這種理想情況下,每顆衛星都能夠連接 5000 個中轉器,而每個中轉器又可以直接與 40 台終端相連。
    簡單計算一下,這意味著理論上可以為地球上多達 18.423 億人提供衛星聯網通訊服務。
    不僅如此,與馬思克未來的星鏈相比,羅傑的“衛星”在費用方麵也具有明顯優勢。它的價格至少要比星鏈便宜一半以上,這無疑將為廣大用戶帶來更為實惠的選擇。
    當然,即便羅傑成功完成了“天網”的部署,他也不會立刻對外公布並開展通訊方麵的業務。
    這並不是因為他缺乏自信或者對“天網”的性能有所疑慮,而是因為他深知這樣一個強大的係統所帶來的潛在風險和影響。
    在正式推出“天網”之前,羅傑需要進行全麵而深入的風險評估。
    畢竟,“天網”的主要功能是監控全球所有生物的痕跡,而“超導量子計算機”則會根據“食腦蟲”的行為特征來快速有效地搜索它們。
    這種監控能力無疑是極其強大的,但同時也引發了一係列關於隱私和權力濫用的擔憂。
    此外,“天網”的附帶功能——監控全球,更是讓人們對其潛在的濫用可能性感到憂慮。
    一旦這個係統投入使用,地球上所有的彈道導彈都將處於“天網”的嚴密監控之下,而且軌道上的戰鬥無人機還可以隨時摧毀那些已經發射的導彈。
    這意味著,隻要羅傑願意,他完全有能力通過控製“天網”來阻止任何國家之間通過互相發射導彈的方式發動核戰爭。
    然而,這樣一個功能強大的係統掌握在個人手中,必然會引起各方的關注和質疑。
    聯邦政府是否會對羅傑的行為表示不滿?世界各國又是否會選擇冷眼旁觀?
    這些都是羅傑需要認真考慮的問題。畢竟,這樣的技術實力一旦被濫用,可能會對全球的政治、軍事和社會秩序產生深遠的影響。
    這些都要有一個預案和評估,反正目前公司的資金還非常的充裕,就暫時不開展‘天網’的衛星通訊業務。
    這倒不是羅傑突然變得‘聖母’起來,而是怕受到聯邦政府的針對,以他目前的實力還不足以對抗國家機器的力量。
    羅傑接到了格瑞絲的通知、又有兩個研製項目出結果了。
    ‘超導量子計算機’正常運行之後,很多規劃研究項目經過計算機的多次模擬,少走了很多彎路。
    前段時間的‘腦機’項目最重要的一個環節-生物芯片,已經研製出第一批16枚成品。
    問題是如何進行人體試驗,這個基地裏麵任何人都沒有這方麵的經驗,這還需要重新建立一個團隊來負責這個工作,同時也還需要解決法理上的一些問題,先讓律師團隊去操心吧!
    科研成果出的太多、太快,竟然讓他有了‘痛並快樂’的感覺了?
    再一個就是格瑞絲幫他設計的新型超音速飛機,已經圖紙設計和量子計算機的數據模擬了,可行性達到了98.6,也就是說可以進入到了實施階段。
    與‘羅伊斯羅爾斯公司’的推進器研究,也已經全部結束了,兩款新型推進器,該公司按技術貢獻占據了17.3的份額。
    ‘羅伊斯羅爾斯公司’提出的要求是,得到全球獨家授權生產這兩款新型推進器,羅傑經過綜合考慮後同意這個方案,隻是生產基地還存在分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