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IPO路演

字數:3568   加入書籤

A+A-


    高盛集團和摩根士丹利此刻可謂是進退兩難。
    原本,華爾街的金融機構在上次企圖占羅傑便宜時未能得逞,這使得雙方之間產生了隔閡。
    盡管對於這兩大財團來說,這並非什麽大不了的事情,但羅傑卻截然不同。他是個恩怨分明的人,自從那次事件之後,便與華爾街斷絕了往來。
    然而,這次竟然有如此巨大的一塊肥肉主動送上門來,高盛和摩根士丹利自然是欣喜若狂。
    不過,“視界電能無線傳送公司”的規模實在是過於龐大,其上市規模預計將達到驚人的 10 萬億。
    如此巨大的體量,唯有在主板上市,也就是紐約道瓊斯股票交易市場才能容納。
    根據相關規定,如果一家新上市公司的市值超過 4 億美元,那麽在其新股首次公開募股ipo)時,必須發行不低於 10的股票。
    然而,對於這家市值高達 10 萬億的公司來說,這意味著需要發行的股票數量將是一個極其驚人的天文數字。
    如此巨大的發行量,在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高盛和摩根士丹利這兩家著名的投資銀行不禁開始自我懷疑:市場真的有能力吞下如此巨額的股票嗎?
    麵對這一龐大的份額,高盛和摩根士丹利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如果它們決定承接這些股票,那麽這一萬億的市場份額一旦被投放到證券自由交易市場上,無疑會引發一場軒然大波。
    首先,如此大規模的股票供應將會對當天的美國股市產生巨大衝擊,導致股市大幅下跌。
    這是因為市場上突然湧現出如此大量的股票,必然會導致供過於求,股價自然會應聲下跌。
    其次,為了消化這一萬億的股票,投資者們可能不得不拋售其他股票來籌集資金。這將進一步加劇市場的拋售壓力,導致更多股票價格下跌。
    無論“視界電能無線傳送公司”在上市當天的表現究竟如何,是遭遇破發的尷尬局麵,還是迎來股價上漲的良好態勢,金融市場都注定要經曆一場驚心動魄的劇烈震蕩。
    這場震蕩所帶來的影響絕非僅僅局限於該公司的股價波動,它極有可能像多米諾骨牌一樣,迅速蔓延至整個世界金融市場,引發一係列的連鎖反應。
    正因如此,那兩家實力雄厚的財團才會未雨綢繆,決定先舉辦一場規模宏大的全球性ipo路演活動。
    這場路演活動將匯聚全球金融領域的各路精英,包括世界排名前100的投資公司、規模前50的公募和私募基金,以及各國政府的主權基金等重要機構。
    而這場盛會的舉辦地點,就定在了國際金融中心——紐約。
    盡管羅傑一直對上市這件事情心存疑慮,但兩個財團還是如影隨形般地找上門來,盛情邀請他在路演時發表一場演說,以增強投資人的信心。
    經過深思熟慮,羅傑意識到既然上市已經成為無法回避的現實,那麽他就應該調整自己的態度,從更長遠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
    在金融市場上進行融資,無疑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按照既定的規則行事,不僅可以為視界科技公司未來的發展提供巨額資金支持,還有助於提升公司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於是,羅傑決定讓格瑞絲協助他起草一份精彩的“演說稿”。
    這份演講稿的重點自然是那份詳盡的財務報告,它將向投資者展示公司的財務狀況和發展前景。
    此外,羅傑還計劃在演講中描繪公司的遠景規劃和廣泛的應用範圍,給潛在投資者們描繪一個充滿無限可能的未來,讓他們對購買視界科技公司的股票充滿信心。
    畢竟,投資就是為了賺錢,而羅傑要讓所有人都相信,購買他的股票絕對是穩賺不賠的買賣,隻是賺多賺少的問題罷了。
    不僅如此,羅傑還打算借著這次路演的機會,向證券交易委員會和公司的各大股東們遞交一份重要的申請——他將變現自己持有的 5股份,大約相當於 5000 億美元的資金。
    這筆巨額資金將被用於啟動視界科技公司的“星空計劃”,為公司的進一步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同時,羅傑以前在幾次融資中,已經采用很多公司通行的‘手法’,利用增加成本預算和運營成本,‘合理合法’把公司賬戶裏麵的資金,用於光明島的建設之中,否則以他自己手中的自有資金還撐不起那樣規模的開發。
    這樣一來的話,“視界電能無線傳送公司”就是準備在市場上募集一萬五千億美元的資金,讓高盛和摩根士丹利財團的負責人聽了,臉都綠了!
    這麽多錢,市場承受得了嗎?雖然說是政府指定的,但簽署了發行協議,到時候是要承擔責任的。
    然而,令這兩家財團始料未及的是,僅僅三天之後,在紐約曼哈頓的“賈維茨會議中心”,一場規模空前的盛會正在悄然上演。來自世界各國的投資機構、基金會以及各種令人意想不到的金融代表團如潮水般湧向此地,參會總人數竟然超過了 3000 人!
    原本,這兩家財團對於這場活動能否吸引足夠的關注還心存疑慮,甚至為此特意準備了 200 名“托”,以備不時之需,好讓現場氣氛不至於太過冷清。可如今看來,這筆錢似乎是完全可以省下了。
    當羅傑的路演演說落下帷幕時,全場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按照慣例,接下來的會議將進入分組討論和遊說環節,以便更好地挖掘那些潛在的投資人。
    然而,令人驚訝的是,在認購環節中,中東地區、以及歐盟幾個重要國家的養老基金、社會發展基金的幾個主要財團迅速出手,分別認購了 7.1的份額。不僅如此,就連來自華夏的幾家主權基金也毫不示弱,紛紛認購了大約 4的份額。
    如此一來,原本需要市場消化的15份額反而變得所剩無幾了。
    根據真實認購情況,真正流入市場的股票可能還不到2.1,也就是2100億美元,這樣的話,市場的接受能力要大大的好於預期。
    就這樣,聯邦證券交易委員會,還親自下場幫忙認定股票確認招股書生效,在它們的斡旋下,又搞定了1的認購,市場的壓力又減小了1000億美元。
    雖然新股發行的當日,證券市場還要承壓1100億美元,但已經是之前的計劃好之太多了。
    當然也有遊獵資金,準備在發行的當日撿漏,準備在跌破發行價的時候出手抄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