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邁出星空計劃的第一步
字數:4293 加入書籤
九月十二日,陽光灑在紐約市布魯克林區的工業區,給這片繁忙的區域增添了一絲溫暖。今天對於羅傑來說是個重要的日子,他代表著“視界科技公司”,將兩座承諾的工廠正式移交給紐約市的市政廳。
這兩座工廠分別是一座供暖工廠和一座自來水廠。
供暖工廠規模宏大,能夠為多達 30 萬戶家庭提供溫暖,讓人們在寒冷的紐約冬季不再受凍。
而那座 50 萬噸級的自來水廠更是引人注目,原本設計的規模是 30 萬噸級,但由於布魯克林工業區緊鄰哈德遜河,淡水資源相對充足,因此去掉了淡化海水的設備,使得每日的供水量相應增加。
羅傑的這兩項舉措無疑是對紐約市的巨大貢獻。
紐約的冬天常常處於零下的低溫,供暖費用一直居高不下,平均每戶每月大約需要支付 150 美元左右,而且還有逐年上升的趨勢。
然而,現在有了羅傑贈送給市政廳的供暖廠,市民們有望迎來更加實惠的供暖價格。
同樣,自來水的供應也將得到改善。有了這座 50 萬噸級的自來水廠,不僅能夠滿足更多家庭的日常用水需求,還可能會對自來水的價格產生積極影響。
畢竟,增加的供水量意味著成本的降低,這對於紐約市的千家萬戶來說,無疑是個好消息。
當然羅傑並不是聖母心突然爆發,給紐約市來一波福利。
這其實是當初格瑞絲在設計“反粒子正負場發電站”時,針對富餘的能量而產生的附屬產業,再加上市長白思豪和市政廳給羅傑安排工業用地時,提供的極大幫助,這也算是一種交換吧。
羅傑的善舉不僅為紐約市的居民帶來了實際的利益,也展現了他和“視界科技公司”的社會責任感。
這兩座工廠的移交,將為紐約市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讓這座城市變得更加宜居和美好。
紐約市的媒體們也全力的報導了這個事件,因為他確實改善了民眾們的生活。
而在五天之後,羅傑和他的“視界科技公司”迎來了一個具有重大意義的日子,這個日子不僅對於羅傑和他的公司來說意義非凡,更確切地說,它將為整個人類的科技發展翻開嶄新的一頁!
經過長時間的努力和不懈的研發,“空天飛機”——星辰號終於勝利完工了!
這架代表著人類科技巔峰的飛行器,凝聚了數字生命格瑞絲極高的智慧和參與研發的所有研究員的辛勞付出。
為了確保星辰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羅傑讓格瑞絲以及超導量子計算機對其進行了全方位的檢測。
經過一係列嚴格的測試,最終顯示的數據表明,星辰號的各項指標都完全正常,這無疑是一個令人振奮的好消息。
早在之前,羅傑就已經向美國航空航天局報批了星辰號的試飛計劃,並確定將在九月十七日的晚上八點正式進行試飛。
屆時,紐約的有線電視台將會對這次試飛進行現場直播,讓全世界的人們都能親眼目睹這一曆史性的時刻。
至於為什麽“空天飛機”的試飛會選擇在晚上,而不是白天,這裏麵其實是有一定講究的。
白天的時候,地球的電離層在太陽風的強烈壓縮下,會離地表相對較近。這種情況下,電離層的高度較低,其覆蓋的區域也相對較小。而“空天飛機”所依賴的“電能無線傳送技術”需要在電離層中進行能量傳輸,因此白天的電離層條件對於“空天飛機”的試飛並不利。
相比之下,晚上的情況則完全不同。在沒有太陽風的壓製下,整個電離層會呈現出一個弧度極大的區域,其高度幾乎可以達到白天的十倍以上。這樣一來,電離層的覆蓋範圍大大增加,“電能無線傳送技術”的使用區域也隨之擴大。
更重要的是,在晚間,由於電離層的高度較高,它甚至會超過地球最遠的軌道。這意味著“空天飛機”在飛行過程中可以獲得更大的空間,減少與其他物體發生碰撞的風險。同時,電離層的高度變化也為“空天飛機”的試飛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靈活性。
綜上所述,選擇在晚上進行“空天飛機”的試飛,是基於對電離層特性的深入研究和考慮,旨在為試飛提供更有利的條件,確保試飛的安全和成功。
時間悄然流逝,夜幕逐漸降臨,時針指向了晚間八點整。此時的紐約拉瓜迪亞機場燈火通明,一片繁忙景象。
與傳統火箭發射方式截然不同的“空天飛機”,靜靜地停放在機場跑道上,宛如一隻蓄勢待發的雄鷹。
它的獨特之處在於,其起飛過程與普通飛機類似,初始階段的安全性極高,因此完全可以將試飛地點選定在機場內進行。
值得一提的是,這架“空天飛機”的駕駛員並非人類,而是由格瑞絲操控的機器人。憑借著格瑞絲卓越的能力,機器人完全能夠勝任這一任務,並且能夠確保飛行過程的安全與穩定。
此外,“空天飛機”的機艙內還裝載著兩套“軌道動能武器”,這無疑是一項高度機密的裝備。若由真人駕駛員駕駛,恐怕存在泄密的風險。
一切準備就緒後,“空天飛機”麵朝正東方向,點燃了21台推進器中的15台“電弧高壓渦輪推進器”。刹那間,巨大的轟鳴聲響起,飛機在跑道上迅速滑行。
隨著尾部火焰由橘紅色逐漸變為“七段式”藍青色,“空天飛機”如離弦之箭一般,調整姿態,輕盈地插入夜空之中,消失在人們的視野裏。
它那長達十多米的尾焰,宛如一條巨大的火龍,在黑暗的夜空中熊熊燃燒,散發出耀眼的光芒。這尾焰如此奪目,仿佛是夜空中最亮的星,吸引著所有人的目光。
格瑞絲坐在操控台前,全神貫注地控製著“星辰號”——空天飛機。她熟練地操作著各種儀器,讓飛機按照地球自轉方向的仰角高速飛行。這樣的飛行方式有助於飛機更快地進入軌道,減少飛行時間和能量消耗。
當“空天飛機”進入軌道發射角度時,機體的傳感器迅速反饋回數據。格瑞絲緊張地盯著屏幕,發現此時的空氣已經變得異常稀薄。這意味著“電弧高壓渦輪推進器”的推動力開始下降,飛機的速度也會受到影響。
不過,格瑞絲並沒有絲毫慌亂。她果斷地按下按鈕,瞬間將其餘的六台“電流粒子噴流推進器”打開。這些推進器瞬間釋放出強大的能量,推動著“空天飛機”如離弦之箭一般飛速前進。
隨著推進器的全力啟動,“空天飛機”的飛行速度猛然提升了好幾個層次,幾乎在瞬間就達到了峰值。格瑞絲在駕駛艙內明顯感覺到飛機機體突然一輕,仿佛擺脫了某種束縛。
最終,經過 9 分 12 秒的緊張飛行,“空天飛機”成功進入了地球近地軌道。這個時間雖然比馬思克的火箭稍慢了四十多秒,但這完全是因為兩者的飛行方式截然不同。
就在這一刹那,那 15 台“電弧高壓渦輪推進器”像是被施了魔法一般,自動關閉了它們的引擎。然而,令人驚訝的是,“星辰號”的速度並沒有因此而減緩,反而比剛才掙脫地球引力時還要快上幾分!
這究竟是怎麽回事呢?原來,當推進器關閉的瞬間,之前一直作用在“星辰號”上的巨大負荷之力突然“消失”了。就好像一輛原本負重前行的汽車,突然間卸下了所有的貨物,自然會變得輕快許多。
緊接著,“星辰號”迅速向地麵發送回了一條重要的信息和通訊。這條消息宣告著“星辰號”成功進入地球軌道,並且將在接下來的 90 分鍾裏,圍繞地球進行飛行。在完成一係列的“測試”之後,“星辰號”將會返回地球。
不過,這裏所說的“測試”實際上另有深意。實際上,“星辰號”的真正目的是要將機艙內的兩架“軌道動能武器發射架”投放到軌道上。
這兩架發射架可是“星辰號”此次任務的核心裝備,它們將在地球軌道上發揮重要的作用。
羅傑站在地麵監控室裏,看著屏幕上傳回來的太空畫麵,心潮起伏,這次是安全起見沒有和格瑞絲一同上去,下次有安全保障的情況下後,他肯定會親自體驗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