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石山準備開采

字數:5644   加入書籤

A+A-


    時間匆匆而過,這一晃就到了8月3號。
    這幾天的時間王漢林處理了很多問題,也把很多事情理順了,帶領著基層的小隊長,一件事情一件事情清理著這些細節。
    王漢林坐在自己的辦公室裏,眉頭微皺,思考著如何把事情做得更好。
    他深知,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須不斷地琢磨、嚐試和改進。
    突然,他靈機一動,想到了自己基地裏的科研小隊。
    這個小隊是由他親自組建的,成員們都是各領域的專家,他們致力於研究傷殘人員的各種工具。
    王漢林立刻起身,前往科研小隊的工作室。
    一進門,他就看到了隊員們正在忙碌地設計、製作各種工具,有輪椅、拐杖、假肢等等。
    王漢林仔細觀察著每一個工具,與隊員們交流著自己的想法和建議。
    他指出了一些原有的工具存在的問題,並根據自己在 21 世紀所看到的一些先進工具,向隊員們描述了它們的大概樣式和功能。
    隊員們對王漢林的見解非常感興趣,他們沒想到設計東西還可以這樣設計。
    王漢林的思路開闊了他們的視野,讓他們對工具的設計有了新的認識。
    在與科研小隊的交流中,王漢林還提到了運輸隊馬車的減震問題。
    他詢問隊員們是否有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如果沒有,是否可以請教一下他的老師或者他原來畢業的院校,看看是否有什麽好的解決方案。
    隊員們紛紛點頭,表示會認真考慮王漢林的建議,並盡快找到解決馬車減震問題的方法。
    王漢林在基地裏待了兩天,與科研小隊的成員們一起努力改進各種工具。
    他不僅提供了寶貴的意見和建議,還與大家一起探討問題,共同尋找解決方案。
    在這兩天裏,王漢林充分發揮了自己的專業知識和經驗,為科研小隊帶來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他的參與讓整個團隊充滿了活力和創造力,大家都對未來的研究工作充滿了信心。
    這些分配來的有文化的員工非常高興,沒想到。院長能這麽開明?
    今天王漢林不想處理這些問題了,這裏這些問題還需要他們去慢慢去消化,改進和自我學習。
    王漢林今天想去種植基地看看,看看這裏有還有沒有可改進和擴大的地方。
    王漢林帶著肖秘書,還帶了三位保衛人員,因為現在的山裏不一定能遇見什麽,王漢林也帶了一把38大蓋。
    王漢林和肖秘書還有三位保衛人員往前麵走著,一邊兒走一邊兒觀察著這些地方,王漢林到了種植基地後,由種植基地的大隊長帶領著,視察了所有的種植基地中的苞米,大豆,還有一些小麥。
    大部分種植的就是這幾類,別的都不準備種植了。
    然後,在一片寬闊的實驗地邊上,王漢林的目光被遠處的一片小米吸引住了。
    他好奇地走近,仔細觀察著這株片小米地,心中不禁湧起一股興奮。
    王漢林轉身問旁邊的大隊長:“咱們這裏還嚐試種植小米了?”
    大隊長微笑著回答道:“是啊,我在老區的時候,就種過小米。不過,不知道在這裏能不能種得好。”
    王漢林聽後,笑著說:“哈哈,什麽可以不可以的?隻要你想種就都可以嚐試嘛!就算失敗了也別怕,別覺得這是浪費。你看,時間、地塊兒,還有資金,這些都不是問題。你嚐試的過程,無論是失敗的種植,還是成功的種植,都是寶貴的經驗啊!”
    他頓了頓,接著說:“如果失敗了,那咱們就不再嚐試這種方法了;
    但如果成功了,那咱們就可以把這種種植方法發揚光大,讓更多的人受益!”
    大隊長聽了王漢林的話,頻頻點頭,表示讚同。知道了嗎?就這麽辦吧!
    種植基地大隊長點頭兒說:“院長好的,我會嚐試每一種作物的。”
    王漢林再往前走著問大隊長怎麽沒種一些高粱,大隊長說:“今年就沒準備種高粱,因為這山裏的鳥太多了,如果種植的高粱,今年咱就全喂鳥兒了,什麽都剩不下。
    “我今年組織人打打鳥兒過年再種吧,然後那邊的樹林,院長你看那一片山坡上的叢樹林。”
    “今年秋收之後,我想帶領著大家把這一片山坡的叢樹全部給它推平,拔掉。砍掉的這些樹枝我準備都作為燒火的材料集中存起來。因為咱們這個地方的冬天也是很冷的。”
    王漢林說:“這一片山坡你準備做什麽呀?”
    “院長,這一片山坡兒我準備種苞米,這樣我們的糧食又能來解決很大一部分。”
    王漢林說:“這一片你大概調查了有多大一片地方啊?”
    “院長,這一片山坡大概有500畝地左右,所以說500畝地的苞米產糧食不少。”
    王漢林說:“大隊長你就放開手去幹吧,需要什麽你就打個報告給肖秘書,肖秘書給你解決,如果缺少什麽,現在你就可以提。”
    大隊長直截了當地說道:“目前,我們急需犁和牛,或者驢也行,畢竟馬用來幹農活實在是太吃力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王漢林聽後,不禁想起確實如此,馬雖然可以拉車,但在幹農活方麵,確實不如驢好用,而最實用的當屬騾子了。
    於是,王海林轉頭詢問肖秘書:“咱們養殖園那邊,已經配出了多少頭騾子呢?”
    肖秘書回答道:“咱們那裏一共生了 100 頭小騾子。”
    聽到這個數字,王漢林心中略感無奈,這些小騾子至少得等到明年才能派上用場,今年肯定是用不上了。
    王漢林點點頭,表示理解,然後對肖秘書說:“這件事情就交給你去安排了。你看看有沒有什麽地方可以找到驢,然後想辦法調換一些過來。不過,這件事情也不著急,慢慢處理就好。”
    肖秘書連忙應道:“好的,我明白了,大隊長。我會盡快去打聽的。”
    大隊長接著說道:“種植基地那邊,院長,我還有一樣東西需要解決,就是花梨。現在這個梨片非常緊缺,不過暫時……”夠用。
    “如果過年開春兒就不夠了,因為咱們要開荒,咱們要犁地。”
    大隊長又說:“院長能不能找幾台拖拉機呀,我聽說北麵兒老大哥家的拖拉機非常好用。
    王漢林沒回話思索心裏想到,這件事情真的有操作空間,這個時間節點都可以做申請,大不了咱們用東西跟他們換吧。
    王漢林和肖秘書在種植基地視察了一天,這一天走的王漢林雙雙腳直疼。
    也不知道走了有多少公裏,王漢林回到辦公室,用筆在自己的記錄本上記錄了兩件事,一個是種植基地的驢和拖拉機還有一個就是開荒的問題。
    王漢林記錄好之後,坐在那裏泡了一壺茶,一邊兒喝茶,一邊兒想著這些問題。
    指導員急匆匆的就進來了,拿起茶壺就把往自己的杯子裏倒了滿滿一大杯水。
    咕咚咚,咕咚咚,兩口就喝了下去了,緊忙又倒了一杯,也兩口喝了下去。
    指導員說:“這太解渴了,漢林呐,沒想到你自己的茶葉這麽好,從哪裏弄來的?”
    王漢林說:“嗨,這都是我原來的朋友給我弄的,具體在哪裏我也不知道,你要想喝那個茶,茶罐裏有,自己拿吧,那一茶罐兒大茶罐兒裏能有一斤多將近二斤。”
    指導員說:“那我就不客氣了,我不知道這個茶這麽好,我以為是茶葉沫子呢,我也沒看。”
    王漢林說:“指導員啊,這幾天處理的怎麽樣了?那個荒山上能不能種樹?然後這一片石頭塘能不能開山?
    指導員說:“那個石山的問題我問了可以用,但是現在唯一製約的就是運輸問題,咱們如果用運輸隊的馬車運不了多少,如果用汽車運輸的距離有點兒長,所以說有點尷尬。”
    “這個石頭隻有兩個用途,一個是作為鐵路上的枕木石子,另一個就是,嗯,用人工開鑿的方式給敲成鐵板石板,用於城市的建設。”
    “那指導員兒咱們就敲石板吧,敲出來石板,咱運輸隊可以運出去,石塊咱們也運不出去呀,那石塊量大還重還麻煩。
    指導員說:“確實是,那麽咱們就敲石板和石條吧,這樣這兩個東西咱們都可以。咱們的利潤還挺高,可以賣很高的價值。”
    王漢林說:“那就這樣辦吧,安排人開山申請炸藥。我想咱們的戰士裏邊兒能開山炸藥的人會很多,這些都不是問題。”
    指導員說:“別的可能是問題,這個確實不是問題。”
    “那一片荒山會怎麽處理?”
    指導員說:“我找人看了那一片荒山可以種植樹,但是種植大樹的可能性非常低,我想咱們就種植鬆樹吧,鬆樹種完之後,那個鬆塔產的鬆子兒也可以賣,鬆子也能作為糧食啊。”
    “那不這一片地也不知道能種什麽了?”
    王漢林說:“這些事情您都看著辦吧,水庫養魚的事情我已經處理完了,然後種植基地今天我去了,他們現在缺種植的工具。”
    “我想這些事情都慢慢兒處理吧,然後今天是8月初了再過幾天,第三批棉花可能會來了,後天我想回趟市內去聯係一下棉花。”
    “聯係好之後大後天您就安排運輸隊,直接去倉庫那裏等吧,我在倉庫等運輸。”
    具體到哪裏去對接,到時候再定!
    指導人說:“可以,那咱倆去食堂吃飯吧!”
    兩個人有說有笑的,就去了食堂。準備吃飯了。
    喜歡穿越在50年代請大家收藏:()穿越在50年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