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藍電聯盟大會(下)
字數:4242 加入書籤
也難怪這些合資車企的負責人們會如此感到恐懼。
因為用車成本永遠是駕駛員、用車人繞不開的一個痛點。
買了車就意味著後續要花錢養車,無論是加油、充電,還是維修保養、保險費用,一年累積下來都是不容小視的家庭經濟賬。
而鼎峰投資發起的這個藍電聯盟,直接在新能源車主們的用電成本上做手腳,采取了和互聯網企業那種拿‘補貼燒錢培養市場’的激進策略,來倒逼燃油車退出華夏市場。
這是所有外資車企品牌最不願意看到的局麵。
原本華夏為了加速推進新能源汽車戰略,就已經給購買電車、混動車型的車主們給了免購置稅上的補貼。
現在倒好,連充電都要補,這讓那些死守著燃油車戰略的外資車企怎麽活?
當然,這一張充電價格單一出來,最激動的還要數直播間裏的那些家裏有新能源的車主們。
“最便宜1毛8一度電?”
“臥槽!這也太離譜了!比我家裏用電都便宜!”
“現在那些充電站,高峰時期動不動就是1塊5,這便宜了豈止是一倍。”
“藍電的補電站一推出,別的傳統充電站都得被淘汰。”
網友們和車主們議論紛紛。
如果說10萬座補電站的陸續投放,解決了車主們的續航焦慮問題。
那麽有關這補貼充電的計劃,則是徹底為燃油車套上了一個勒脖子的絞繩。
當開燃油車的車主還在聊著油耗多少一升,一公裏折合幾毛錢時。
開電車的靚仔們直接一公裏幾分、幾厘!
這經濟賬一算,但凡是個有家庭要養的車主,都得第一時間無腦選擇新能源汽車。
除此之外,那些廣大的網約車司機們,出租車司機,也得在這場充電價格補貼戰上被迫選擇加入藍電聯盟之中。
舉個簡單的例子,當司機小王開著他的日係卡羅拉或者軒逸,跑了一天滴滴賺了500多,結果其中油費就占到200多時。
隔壁開byd秦的小李同樣跑了一天滴滴賺了500多,可是在藍電聯盟的充電補貼下,他每天花在裏程上的電費隻用掏20塊。
在這種壓倒性的局麵下,是個有腦子的出租車司機、滴滴師傅們都得選電車!
當然,這還隻是陳峰在聯盟大會現場拋出的第一個王炸。
隨著大會進程的推進,舞台上的陳峰又開口說道:“除了用電成本之外,藍電聯盟還將為所有購買新能源汽車的車主們提供優秀的售後保障服務。”
話音一落,他背後的ppt再次一翻頁。
有關加入聯盟的數項車主權益統統展現了出來。
首先一點,也是所有電車\混動車主們最擔心的後續高額保費問題。
因為2020年這會兒電池技術的革新正在推進,在更安全的固態電池推出市場,正式投入商用之前。
網友們和雲車主們最頻繁在抖音一些新能源自燃視頻地下評論區裏看到的,就是這麽一句:“電車有多少優點?”的冷嘲熱諷。
實際上在全國性的私家車自燃事件當中,燃油車自燃比例和電車自燃比例達到了937官方數據)。
之所以頻繁會在短視頻裏刷到,實際上是背後的外資車企在發力,專門挖國產新能源汽車的黑料。
再通過大數據推送,讓一些準車主對電車產生自燃恐懼,最後不得不選擇購買燃油汽車。
為了解決這個焦慮性問題,藍電聯盟特意推出了‘聯盟自燃險’和‘聯盟電池保障’。
所有加入藍電聯盟的車主,將享受自燃後無理由理賠新車或者等價現金的承諾,理賠過程采取線上秒賠付。
相當於鼎峰投資旗下的保險業務和背後的央媽和各家保險公司,為聯盟車主們提供了兜底保障。
光是單獨這一條權益,就讓大會現場徹底炸鍋!
包括直播間的彈幕也在這一刻密集滾動了起來。
“???”
“這也行?”
“以後電車自燃了直接找鼎峰索賠了?”
“峰哥:再也不用擔心電車自燃了狗頭)”
彈幕上各種問號在霸屏。
而有關第二條車主權益,則是新能源汽車保費的打折問題。
隻要車主們選擇加入藍電聯盟,那麽相關保費將在原本的保費折扣上,繼續享受3~5折的折上折!
打個比方,一台a級燃油車每年保費在2000元左右。
而與之對應的一台a級新能源汽車原本保費在3000元,現在得到了藍電聯盟的補貼直接打折到1500元!
這種真實看得見的福利,讓所有新能源車主嘴巴都笑咧開了。
因為這項權益提供的保險服務方,不僅僅是單獨的鼎峰保險,還要平安、人保等等國內大保險公司一起跟進參與。
除此之外,第三條車主權益,就是加入聯盟的車主能夠在購買新車時,選擇99元的月租費用租賃聯盟電池包。
不必再自己掏錢,為昂貴的電池包買單。
這消息一公布出去,直播間再次炸鍋。
“續航焦慮和自燃恐懼,還有用車成本都解決了,那燃油車還有什麽優勢?”
“臥槽!電車這是要徹底起飛啊!”
“我決定了,下一輛就選電車!”
彈幕上肉眼可見的支持和點讚表情包在瘋狂刷屏。
而那些關注本場直播的外資車企巨頭們,則是看著藍電聯盟披露的車主權益,全都臉色變幻。
“這是新能源汽車賽道的一次加速變革,是華夏舉國上下都要走環保策略,把燃油車掃出市場。”
“太可怕了!有鼎峰投資參與,華夏的汽車市場要徹底變天!”
“這下燃油車可不好賣了,這麽大的行業補貼,我們的老式油車拿什麽和別人競爭?”
外資車企巨頭們全都感到了焦慮。
因為華夏的新車市場,占到了全世界新車市場銷售的40以上!
豐田、大眾、通用等等外資車企巨頭,就指望著從華夏市場裏撈錢來維持基本盤。
而且為了保持燃油汽車的壟斷話語權,這些外資巨頭在轉向新能源技術方麵非常落後。
不要買雜牌電動車早就成了車圈裏的一通笑話梗,專門嘲諷這些外資車企在電車方麵的戰略推進。
現在倒好,隨著藍電聯盟的橫空出世,提前幾年時間就把壓力給到了這些外資車企身上。
各家外資車企巨頭為此連夜開會討論,到底要不要跟進這個藍電聯盟。
而到場的那些國產車企負責人,則是看著ppt上那三項車主權益,全都臉色興奮了起來。
向外資車企攤牌,發起反攻的時候終於來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