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青丘血契
字數:2821 加入書籤
簫韶雅樂穿透雲層時,塗山廢墟地湧青泉。林軒脊骨間的冀州鼎紋驟然發燙,九道玄黃氣自尾椎升騰,在虛空凝成《呂氏春秋》記載的九嶷山虛影。山巔狐鳴淒厲,蘇婉兒手中玉勝殘片突然灼燒,映出大禹妻子臨盆時撕裂的九尾血痕。
巫鹹殘存的煞氣自泉眼滲出,凝成頭戴Δ骨冠的相柳法相。九首銜著寒浞冰魄,蛇尾掃過處地裂千丈,露出幽都山下鎮壓的九黎巫鼎。鼎腹饕餮紋突然活化,鼎耳懸掛的竟是浸泡姒姓王血的防風氏顱骨!
"震為雷,破煞!"
林軒腳踏禹王疏浚步,掌心"協和萬邦"篆文化作開山巨斧。斧刃劈碎三顆相柳頭顱時,顱骨內迸出的不是毒血,而是《歸藏易》噬魂卦氣。卦氣觸及九嶷山影,山體突然玉化,顯露出塗山氏分娩時抓裂的青丘玉脈!
玉脈裂隙中滲出九尾精血,血液凝成《山海經》記載的蠪侄凶獸。其狀如狐而九尾,虎爪鋸牙,嘶吼聲震碎少康複國陣圖。蘇婉兒手中良渚玉琮突然裂解,五重星層化作夏啟幼年佩戴的青銅鎖,鎖鏈纏住蠪侄後腿時,驚見鎖孔內刻著寒浞篡位時的冰魄咒印。
"坎離倒懸,定!"
林軒引動冀州鼎虛影鎮壓玉脈,鼎腹《禹貢》銘文突然異變。導河積石四字化作應龍逆鱗,鱗片剝落處顯化大禹斬殺相柳時的場景——那斬落的九顆蛇首,竟化作九尊浸泡姒姓王血的巫鼎,鼎中沸騰的正是塗山氏難產時的血水!
蠪侄暴起撕碎青銅鎖鏈,虎爪拍向蘇婉兒天靈。千鈞一發之際,九嶷山巔降下塗山氏虛影,九尾纏住凶獸脖頸。尾尖刺入蠪侄心髒時,驚見心室中封印著半卷《連山易》殘簡——簡上卦象竟與幽都巫鼎饕餮紋同源!
殘簡卦氣衝霄,九黎巫鼎突然共鳴。鼎耳防風顱骨七竅噴出玄冥真水,水中浮出顓頊帝斬斷的建木殘根。林軒手中開山斧突然玉化,斧麵Δ篆文迸射青光,在虛空織就塗山氏臨盆時的血契陣圖。陣眼處降下大禹治水時的定海神針,針尖卻刺向蘇婉兒心口!
"原來如此!"
蘇婉兒扯碎襦裙,肩胛處浮現良渚神徽。神徽觸及定海神針刹那,針體表麵突現《禹貢》黑水河道圖。河道盡頭浮出浸泡姒姓王血的啟王胎衣,衣上《連山》卦象突然活化,將蠪侄凶獸吸入九嶷山玉脈裂縫。
巫鹹殘魂自玉脈滲出,腳踏蚩尤八十一煞步。九黎巫鼎突然倒扣,鼎口噴出共工怒觸不周山時的劫火。林軒脊骨鼎紋炸裂,九道玄黃氣凝成塗山氏分裂青石。當劫火觸及青石刹那,石中突然躍出《吳越春秋》記載的九尾天狐——其額間Δ符,竟與蘇婉兒良渚神徽完美契合!
九尾天狐仰天長嘯,狐爪撕碎幽都山結界。巫鹹操控的相柳法相突然碳化,九顆蛇首化作《淮南子》記載的九嬰凶魄。蘇婉兒腳踏禹王開山步,良渚神徽在虛空刻出少康複國時的綸邑城防圖。城頭寒浞首級突然活化,吐出後羿射日時的落日箭煞。
"艮山止煞,破!"
林軒引動定海神針刺入九嬰逆鱗。針尖觸及凶魄刹那,九嶷玉脈突然噴湧青丘血泉。泉水凝成塗山氏臨盆時的九尾鎖鏈,將九嬰凶魄拖入啟王胎衣。胎衣《連山》卦象突然逆轉,顯化大禹三過家門時的背影——那背影腰間懸掛的,正是顓頊帝伐九黎時的夔牛戰鼓!
戰鼓自鳴,奏響《雲門》古曲殘章。聲波震碎三尊巫鼎時,鼎中血水突然沸騰。林軒手中開山斧突然軟化,化作塗山氏斷尾刻寫的血契篆文。當Δ符印入蘇婉兒眉心時,九尾天狐突然人立,化作頭戴青丘玉冠的塗山氏真身——其手中握著的,正是大禹治水時遺失的洛書龜甲真品!
龜甲九宮突然開始流轉,一道奇異的光芒從其中射出,顯化出了一幅《禹貢》中並未記載的“黑水玄圖”。這幅圖中,黑水如墨,流淌於山川之間,神秘而詭異。
與此同時,巫鹹的殘魂發出了最後一聲嘶吼,仿佛是在與這世界做最後的告別。他的聲音回蕩在空氣中,帶著無盡的不甘和怨念。
相柳的餘毒在這聲嘶吼中被激發,凝聚成了一支寒浞冰魄箭,如閃電般射向塗山氏。這支箭散發著刺骨的寒氣,所過之處,空氣都仿佛被凍結。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蘇婉兒身上的良渚神徽突然炸裂開來,五重星辰如同一層層的防護網,迅速展開,將寒浞冰魄箭緊緊地包裹在其中。
繈褓展開的瞬間,《連山》卦象盡數活化,如同一群靈動的精靈,在繈褓中跳躍、舞動。它們與冰箭相互碰撞、交織,發出清脆的聲響。
在這激烈的碰撞中,九黎巫鼎被熔化,重新鑄造成了一扇刻滿了Δ篆文的青銅巨門。這扇門高大而厚重,上麵的篆文神秘而古老,仿佛蘊含著無盡的力量。
門扉緩緩開啟,一股古老而神秘的氣息撲麵而來。林軒凝視著門內,仿佛能透過那道門扉,窺見四千年前的真相。
在門內的景象中,塗山氏正以九尾精血在龜甲上刻寫著Δ符。然而,這些Δ符並非巫咒,而是一種能夠幫助大禹溝通天地水脈的洛書真形!
隨著真相的揭示,一切都變得清晰起來。原來,塗山氏一直以來都是在默默地支持著大禹,用自己的方式為他助力。
當晨光破曉,第一縷陽光灑在青銅門上時,這扇門突然化作了九鼎,回歸到了它們原本的位置。而蘇婉兒的額間,卻留下了一個Δ印,仿佛是這段曆史的見證。
在這個Δ印中,林軒看到了大禹執斧疏浚九河時的身影,以及他與塗山氏在青石畔立下的血脈盟誓……
喜歡天命帝尊林軒請大家收藏:()天命帝尊林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