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大選下)三

字數:3357   加入書籤

A+A-


    趙楓緩步走進殿內。
    一襲雪青百花曳地裙,裙腰處係著一條月白色絲帶,勾勒出纖細的腰身。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齒如含貝,美的讓人移不開眼。
    她走得很慢,帶著從容不迫的優雅,仿佛每一步都經過精心計算,並沒有故作矜持,而是大方地展示自己的美貌。
    趙楓走到大殿中央,微微屈膝行禮。
    “臣女趙楓,見過皇上,拜見太後娘娘。”
    陸丹恂微微頷首,示意她平身。
    趙楓起身,麵上帶著溫婉柔和的微笑,一副知書達理大家閨秀的模樣。
    陸丹恂打量著她。
    眉眼彎彎,鼻梁高挺,嘴唇微翹,給人一種嫵媚而不失端莊的感覺。
    到展示才藝時,趙楓微微一笑。
    “臣女不才,擅長騎射,隻是於禦前難以展示,臣女雖擅長騎射,但自知女子之身不宜騎馬征戰沙場,隻願做皇上的解語花,為皇上分憂。”
    陸丹恂微微挑眉,饒有興致,這話算不得聰明,膽子倒是不小。
    “可讀過什麽詩書典籍?”
    趙楓微微一怔,眼神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慌亂,嘴角依然掛著那溫婉的笑容。
    “臣女自幼專注於騎射之藝,家中雖有詩書,但涉獵甚少,隻粗略讀過《女則》《女訓》等書。於其他典籍,實在是知之甚少,還望皇上恕罪。”
    陸丹恂微微頷首,太後的神情卻不太明朗。
    大昱以武立國,太祖皇帝創業之初,身邊人多擅騎射,於大昱基業也有幾分助益。
    此後幾代帝王後宮中皆有英姿颯爽之女子,乃至今日朝中武官之中,也不乏後妃家族門生故吏的影子。
    殷家輝煌之始的那位太皇太後,卻是標準的靜默端莊,博聞強識,把太初帝養育得極好,深得帝心,因此母憑子貴。
    其後舉薦入宮的襄妃、以及如今的太後,俱是此類女子。
    此前的永光帝則為子憑母貴,若非嫡出,僅憑資質平庸,加之成年後愛財,犯過小錯。
    非其母後主理後宮多年,大事小事一片祥和,這個皇位斷然是不會落到他頭上。
    太宗皇帝將幾個頗有才能的兒子俱送到封地,方才傳位。
    因此,當為繼承人發愁的永光帝發覺有太初帝這般優秀的兒子時,心中喜悅自是無以複加。
    而那位太皇太後,與當時永光帝的正宮皇後,原本是至交好友,也曾笑言走到最後的終究是她們。
    隻是後來或許為家族謀劃,或許為家族裹挾,也可能離了心。
    太初帝登基後,裴家多出良才,於朝中一直勢力雄厚,而殷家女於帝登基始入宮,多年盛寵,家族勢力淺薄。
    四年後裴家也送女兒入宮,兩家暗自爭鬥。
    直至裴殷兩家貴女陸續難產而亡,裴太後也崩逝,殷家才慢慢一家獨大。
    殿中,陸丹恂又追問道。
    “那可曾知曉《論語》、《孟子》?此乃儒家經典,為官為學之人皆奉為圭臬。你既生於刺史之家,想必家中長輩也時常提及。”
    趙楓的臉頰微微泛紅,眼神有些遊離,猶豫片刻。
    “臣女聽聞過其名,隻是未曾深入研讀,隻略知一二篇章。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卻也隻是皮毛,不敢在皇上麵前妄言解讀。”
    陸丹恂見她臉色微紅,知她多半是知之甚少,將原本要問的話收回去,看向太後。
    收與不收皆可,隻是大選已快結束,他不確定是否要給今年這些積極過度的刺史們一點甜頭。
    太後抿了一口茶,眼中閃過一絲精明,目光在趙楓身上停留片刻,隨後轉向他,微微點頭。
    陸丹恂心下了然。
    “你既才藝出眾,品性純良,朕便封你為正八品八子,賜儲秀宮偏殿,賞銀百兩。”
    隨後揮了揮手,示意她退下,看向站在一旁的小太監。
    小太監會意,高聲唱和。
    “宣,夷洲新竹府巨商之女霍枝怡,出列覲見!”
    陸丹恂心中暗自思忖著,不知還要在這大殿上坐多久。
    “宣,並州朔方郡富農之女李夕靜,出列覲見!”
    李夕靜聽到自己的名字,心中一緊,努力平靜下來,起身向大殿走去。
    陸丹恂聽到她的出身,有些驚訝,隨後有些沉重。
    朔方郡,並州緊鄰鮮卑之地,地廣人稀,重重關塞極大程度阻擋了鮮卑向內肆虐,給予戰備緩衝,卻也受襲最重。
    這個出身,一瞬間將他帶回了收到戰報時的憤怒與痛惜。
    朔方郡自開國以來就是戰事頻發之地,大大小小的戰事,陣亡將士的數字,數不勝數的無名骨。
    這些史書上幾行字的記錄,落在百姓身上,便是一生一次的苦楚。
    父皇在位時曾言。
    “恂兒可去邊關看看,看到細微處,看到痛處,看到羞恥處,方知應當如何治國。長居於深宮,耽於絲竹,大昱將由盛轉衰矣。如今的大昱十七州,是曆代先祖馬上征戰而來,立國,最重要的是如何守好天下。”
    此次大選,朔方郡竟也有女子前來參加,實屬罕見。
    陸丹恂不禁有些好奇,這個女子,究竟是怎樣的品貌性情,才能在如此艱難的環境下脫穎而出。
    喜歡延平宮史請大家收藏:()延平宮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