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0章 大明“鐵鳶”

字數:6007   加入書籤

A+A-


    【崇禎二十三年春,北方邊境烽火連天。大同總兵的八百裏加急奏報如雪片般飛入紫禁城,朱批上的墨跡未幹,又有新的戰報傳來。探馬被伏殺,信鴿遭攔截,驛卒累死在半道,邊關防線因情報遲滯千瘡百孔。工部呈遞的軍事情報效率報告上赫然寫著:"重要軍情傳遞平均耗時六日,貽誤戰機達十七次。"】
    【乾清宮內,朱由檢盯著鋪滿輿圖的龍案,青筋在額角跳動。案頭最新戰報上"我軍因情報遲緩,痛失三座關隘"的朱批刺得他眼眶發疼。"難道真要眼睜睜看著將士們因消息不通白白送命?"他猛地推開窗,望著天際盤旋的雄鷹,突然靈光乍現。】
    【次日早朝,奉天殿氣氛凝重如鉛。朱由檢手持破損的信鴿腳環,聲音低沉卻字字千鈞:"諸位愛卿,如今邊境軍情瞬息萬變,傳統傳訊方式已不堪大用。工部可有破局之策?"】
    【內閣首輔洪承疇整了整蟒袍,跪奏道:"陛下,臣已下令增設驛站,訓練更多信鴿,加強沿途護衛......"】
    【"遠水救不了近火!"朱由檢重重拍案,震得龍案上的玉鎮紙滑落,"驛站能快過草原的鐵騎?信鴿能避開敵軍的箭矢?"他目光如炬,轉向工部尚書宋應星,"朕聽聞西洋有"浮空器"之說,能否以蒸汽為動力,製造出能飛越山川的"鐵鳶"?"】
    【宋應星捧著圖紙出列,額間沁出細汗:"陛下聖見高遠。若能製成蒸汽飛行器,確可解決軍情傳遞難題。但此乃千古未有之事,需攻克蒸汽動力持續供應、飛行器平衡控製、高空安全降落等諸多難關。且目前尚無任何實物可供參考,每一步都需摸索。"】
    【"沒有先例,就由朕來開天辟地!"朱由檢扯開龍袍領口,"即刻成立"翔天監",選址八達嶺山腳。所需銀錢從內帑調撥,工部、欽天監、神機營全力配合!若有延誤,軍法處置!"】
    【翔天監內,寒風卷著黃沙拍打著簡陋工棚。工匠們圍著蒸汽飛行器草圖爭論不休。老木匠周大柱蹲在地上,吧嗒著旱煙:"鐵疙瘩能飛上天?這比癩蛤蟆想吃天鵝肉還荒唐!木頭紮的風箏都常栽跟頭,何況這鐵家夥?"】
    【年輕的火器匠吳三炮卻指著圖紙:"師傅,您看這蒸汽螺旋槳,隻要動力夠強,說不定真能把機身托起來!您做了一輩子榫卯,就不想試試把木頭送上天?"】
    【傳教士湯若望推了推眼鏡:"飛行需同時解決升力、動力與穩定性。蒸汽裝置的重量會極大影響升力計算,且高空氣壓變化可能導致鍋爐故障。更棘手的是,如何讓這龐然大物在空中轉向、懸停、降落,都需要精密計算。"】
    【首次試飛在陰雲密布的午後。簡易的鐵鳶顫巍巍立在土坡上,木質機翼綁著鐵皮包裹的蒸汽鍋爐。隨著一聲令下,鍋爐噴出濃煙,螺旋槳開始轉動。可剛離地三尺,機身突然劇烈搖晃,"哢嚓"一聲,機翼承受不住重量斷裂,鐵鳶重重摔在地上,火星四濺。】
    【"為何會失敗?"朱由檢盯著滿地殘骸,聲音冰冷。】
    【宋應星滿頭大汗,撿起斷裂的木梁:"陛下,機翼材料強度不足,無法支撐蒸汽裝置重量。且螺旋槳轉速不均,導致機身失衡。我們低估了飛行所需的升力,需要重新設計結構。"】
    【"十日之內必須改進!"朱由檢轉身時,袍角掃落案上的銅質零件,"朕要看到鐵鳶真正翱翔天際!"】
    【朝堂之上,彈劾聲浪此起彼伏。禦史大夫鄭三俊上奏:"陛下,翔天監耗費白銀二十萬兩,至今未有成效,分明是勞民傷財!"吏科給事中更是言辭激烈:"自古未有凡人能上天之舉,此乃違背天道,恐遭天譴!"】
    【朱由檢將戰報摔在群臣麵前:"天譴?邊關將士曝屍荒野,這算不算天譴?繼續撥款,再有阻撓者,革職查辦!"】
    【研發陷入絕境時,吳三炮在觀察小孩玩竹蜻蜓時突發靈感。他連夜跑到翔天監,舉著竹製模型喊道:"陛下!我們可以把螺旋槳改成上下雙葉結構,就像竹蜻蜓那樣,說不定能平衡升力!"】
    【湯若望立即鋪開羊皮紙計算:"若配合可調節角度的尾翼,或許能實現方向控製。但還需解決蒸汽管道在高空低溫下的防凍問題......"】
    【第二次試飛當天,八達嶺下聚集了數千百姓。當改進後的鐵鳶轟鳴著衝向天空,在離地十丈處平穩盤旋時,人群先是鴉雀無聲,繼而爆發出山呼海嘯般的驚呼。然而好景不長,飛行半柱香時間後,鍋爐突然停止工作,鐵鳶如斷線風箏般急速墜落。】
    【朝堂上,彈劾奏折鋪天蓋地。禦史大夫鄭三俊舉著事故傷亡名單,聲色俱厲:"陛下!此妖物耗費巨萬,不僅折損工匠性命,更驚擾上天!懇請立即關停翔天監!"】
    【"關停?"朱由檢舉起變形的蒸汽閥門,冷笑,"等邊關將士因情報延誤全軍覆沒,你們就滿意了?翔天監繼續,再有阻撓者,滿門抄斬!"他掃視群臣,目光如刀,"朕意已決,無需再議!"】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民間的恐慌情緒達到頂點。迷信的百姓傳言"鐵鳶是勾魂使者,會吸人魂魄",甚至有人在翔天監外焚香禱告,祈求上天降罪。更有激進者趁夜破壞設備,割斷蒸汽管道,燒毀設計圖紙。】
    【麵對重重阻力,朱由檢做出驚人之舉。他親自穿上特製防護服,登上改進後的鐵鳶。當鐵鳶載著皇帝緩緩升空,在京城上空盤旋時,滿城百姓紛紛跪地叩首。"鄉親們看好了!"朱由檢的聲音通過擴音竹筒傳來,"這鐵鳶不是妖物,是守護大明的神兵!"】
    【經過三個月的反複試驗,真正成熟的"鐵鳶"終於問世。流線型的金屬機身搭配可折疊機翼,蒸汽鍋爐采用雙層保溫設計,螺旋槳增加了自動調速裝置。當它載著軍情文書,僅用兩個時辰就從京城飛抵大同,比最快的驛馬快了十倍有餘。】
    【消息傳回朝堂,滿朝震驚。兵部尚書楊嗣昌捧著測試報告,激動得聲音發顫:"陛下!若組建鐵鳶偵察營,我軍情報傳遞效率將提升百倍,戰場局勢盡在掌握!更可對敵軍進行空中偵察,提前預警!"】
    【戶部尚書畢自嚴也麵露喜色:"臣估算,若大規模應用,每年可節省驛站開支五十萬兩白銀!"】
    【但禮部尚書李騰芳痛心疾首,涕淚橫流:"《禮記》有雲"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如今鐵鳶僭越上天,恐遭天譴!此例一開,綱常何存?"】
    【刑部尚書喬允升則擔憂:"鐵鳶雖強,但造價高昂,且操作複雜,如何大規模裝備?"】
    【朱由檢環視群臣,目光堅定:"將士流血犧牲難道不是天譴?隻要能保家衛國,便是逆天又如何!至於造價,可先組建精銳部隊試用。工部立即編寫操作手冊,在神機營中選拔人才訓練。"】
    【隨著鐵鳶的推廣,大明軍事格局發生劇變。偵察鐵鳶日夜盤旋在邊境上空,韃靼騎兵的一舉一動盡收眼底;運輸鐵鳶可攜帶緊急物資穿越險地,解救被圍困的守軍。在一次戰役中,鐵鳶提前偵察到敵軍埋伏,使明軍避免了一場大敗,反而設伏重創敵軍。】
    【更意外的是,工匠們受鐵鳶啟發,陸續發明出蒸汽滑翔機、載人熱氣球等飛行器。民間甚至出現了以"飛天"為主題的雜技表演,翔天監也開始接受民間工匠的改進建議。】
    【曾經反對鐵鳶的周大柱,如今成了翔天監的首席木匠。他逢人便說:"以前我以為鐵疙瘩上天是做夢,現在我孫子天天追著鐵鳶跑,說以後要當"天上的將軍"!我現在做的每一根木梁,都可能托起大明的未來!"】
    【各地書院紛紛開設機械製造、空氣動力學等課程,《翔天要術》《蒸汽飛行圖解》等書籍暢銷全國。一些商賈看到商機,開始投資建造民用飛行器,用於長途運輸貴重貨物。】
    【站在紫禁城之巔,望著天際掠過的鐵鳶,朱由檢摘下皇冠,任由風吹亂頭發。這場與天空的較量,不僅改變了戰爭的規則,更在古老的土地上點燃了探索未知的火種。那一聲聲蒸汽的轟鳴,恰似大明帝國掙脫束縛的呐喊,昭示著一個充滿無限可能的新時代已然來臨。】
    ……
    洪武位麵
    朱元璋蹲在地上,用樹枝在沙土上勾勒鐵鳶輪廓,抬頭對徐達說:“當年攻打大都,要是有這鐵鳥傳信,王保保的伏兵早被我們破了。”他轉頭吩咐侍衛,“把應天城最巧的鐵匠、木匠都叫來,咱們先做個小模型試試。”
    劉伯溫手持羅盤測量風向,皺眉道:“陛下,《淮南子》有雲‘鳥飛虛空,必依六氣’。此器雖利,但需選天幹地支相合之日試飛,方可保平安。”
    徐達摩挲著腰間佩刀,望著天際盤旋的老鷹:“等咱的鐵鳶成了,我親自帶著騎兵突襲元軍大營,讓他們連報信的機會都沒有。”
    常遇春往掌心吐了口唾沫,笑道:“以後打仗,我要在鐵鳶上綁上炸藥,從天上往下扔,看那些蒙古人往哪躲!”
    永樂位麵
    朱棣將鐵鳶圖紙按在《鄭和航海圖》上,目光灼灼:“鄭和!若寶船艦隊配上鐵鳶偵察,就算航行至天涯海角,也能探清前路。”
    鄭和單膝跪地,眼中迸發精光:“臣懇請率船隊攜帶鐵鳶出海,繪製更詳盡的海圖,讓大明的目光覆蓋四海。”
    解縉捧著《天工開物》,興奮道:“陛下,此等奇技當載入史冊!臣願隨翔天監記錄每一步突破,傳於後世。”
    姚廣孝輕撫佛珠,望著雲層低語:“飛鳥入天,本是生靈之道。如今以鐵代羽,恐擾陰陽平衡,需在機身上篆刻經文,以安天地。”
    宣德位麵
    朱瞻基放下蛐蛐罐,湊到鐵鳶模型前仔細端詳:“楊愛卿,這鐵鳶要是成了,朕的蛐蛐比賽就能從京城傳到蘇州,讓天下人都知道誰才是蟲王!”
    楊士奇扶著老花鏡,憂慮道:“陛下,製造鐵鳶需大量精鐵與桐油,恐影響兵器鑄造。臣建議先在漕船上試點,逐步推廣。”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於謙握緊腰間佩劍:“若在宣府部署鐵鳶,韃靼人的動向將無所遁形。末將願親率死士學習操控之術!”
    楊溥撥弄著算盤,愁眉苦臉:“光是試飛就耗費千兩白銀,這要是全軍裝備……陛下,咱們是不是先賣些官窯瓷器籌錢?”
    嘉靖位麵
    朱厚熜轉動著手中的玉扳指,對嚴嵩道:“嚴卿,讓龍虎山道士算算,鐵鳶飛升是否合天道?若能助朕煉丹通天,便全力支持。”
    嚴嵩躬身賠笑:“陛下聖明。不過民間傳言鐵鳶是‘不祥之物’,需多辦幾場法事,安撫民心。”
    戚繼光在薊州來信中疾書:“末將建議改造鐵鳶,加裝火器,使其成為空中戰器。如此一來,倭寇縱有巢穴,也難逃天罰!”
    胡宗憲盯著海防圖,冷笑:“有了鐵鳶偵察,那些躲在海島的倭寇,連生火做飯的煙都藏不住!”
    隆慶位麵
    朱載坖敲著鐵鳶的造價表,問張居正:“張先生,這玩意兒太貴,可有兩全之策?”
    張居正展開《翔天新政》,沉穩道:“陛下,可效仿鹽引製,允許富商入股翔天監,以飛行器運輸權作回報,既籌資金,又促發展。”
    高拱拍案而起:“哪個言官敢說‘奇技淫巧’,就罰他去翔天監當學徒!九邊將士等著鐵鳶救命,容不得半點拖延!”
    王崇古從邊關快馬送來奏疏:“若用鐵鳶傳遞軍情,俺們與蒙古人的茶馬互市,再不怕消息泄露!”
    喜歡大明:雙崇禎對比,朱元璋看哭了請大家收藏:()大明:雙崇禎對比,朱元璋看哭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