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 宗親助力,親軍初建!

字數:6329   加入書籤

A+A-


    洪武位麵
    朱元璋坐在龍椅上,微微頷首,緩緩說道:“這朱由檢在蘇州的事兒辦得還行。能把要刺殺他的人勸得棄暗投明,還揪出背後搞鬼的大臣,有點手段。咱打江山不容易,守江山更難,就是得有這樣的決心對付那些心懷不軌的人。”
    徐達站在一旁,撓撓頭憨笑著:“陛下說得是。這孫傳庭和林羽也算是立了大功,看來隻要真心為朝廷做事,啥人都能成為有用之才。不過以後還得防著點這些江湖勢力,別再讓他們鑽了空子。”
    劉伯溫手捋胡須,目光深邃:“陛下,此次事件可見革新阻力不小,那些守舊勢力為了保住自己的利益,不擇手段。往後推行新政,得更加小心謹慎,提前防範這些陰謀詭計。”
    永樂位麵
    朱棣雙手背後,在殿中踱步,麵色嚴肅:“蘇州這事兒,反映出朝廷內部問題不小啊。竟然有大臣勾結江湖勢力行刺,幸虧朱由檢沒事。這革新之舉觸動了某些人的奶酪,他們就想搞破壞,絕不能姑息。”
    夏原吉恭敬地站在一旁,躬身說道:“陛下聖明。這次能化險為夷,也是陛下洪福齊天。今後對於朝廷官員,還需加強思想管控,讓他們一心為國,不可有二心。”
    解縉微微彎腰,接口道:“陛下,林羽等人棄暗投明,可借此機會樹立榜樣,鼓勵更多人改過自新,為朝廷效力。同時,對於革新政策的宣傳也得加強,讓更多人明白其好處,減少反對聲音。”
    宣德位麵
    朱瞻基靠在椅背上,輕輕敲著扶手,表情欣慰:“嘿,這朱由檢運氣不錯,不僅躲過一劫,還多了林羽這幫得力幫手。這事兒也給咱提了個醒,微服私訪雖然能看到真實情況,但也得注意安全。”
    楊士奇站在旁邊,笑著捋胡須:“陛下,此次事件能圓滿解決,離不開眾人的齊心協力。可見陛下平日裏對臣子的教導有方,讓大家都能為了朝廷的安穩盡心盡力。”
    於謙一臉認真地說:“陛下,經過這次,得建立一套更完善的安保機製,尤其是在外出巡視的時候。而且對於那些試圖破壞革新的勢力,要嚴懲不貸,以儆效尤。”
    嘉靖位麵
    朱厚熜坐在榻上,微微睜開眼,冷哼一聲:“哼,這些人膽子夠大的,竟敢在天子腳下搞刺殺。不過朱由檢處理得還算利落,沒讓局麵失控。這革新路上的絆腳石,就得一個個踢開。”
    嚴嵩在一旁賠笑著說:“陛下聖明。此次多虧了陛下暗中庇佑,讓朱由檢能平安無事。對於那罪臣,就該重重懲處,讓其他人都知道反對革新的下場。”
    戚繼光麵色凝重地說:“陛下,江湖勢力魚龍混雜,難以掌控。往後還得加強對江湖的管控,防止他們與朝廷內部勢力勾結,危害國家安穩。”
    隆慶位麵
    朱載坖坐在書桌前,聽完後靠回椅子,沉思片刻:“蘇州這事兒鬧得不小,但結局還算不錯。這說明革新雖然會遇到阻力,但隻要應對得當,就能把危機轉化為助力。”
    張居正雙手背後,神色認真地說:“陛下,此次事件暴露出朝廷監督機製的不足,得加強對官員的監督,防止類似的事情再次發生。同時,也要給那些支持革新的臣子更多的鼓勵和支持。”
    高拱摸著下巴,微微點頭:“沒錯,陛下。林羽等人的加入,為朝廷增添了新力量。可以利用他們的特殊身份,在江湖和朝廷之間搭建橋梁,更好地維護社會治安和朝廷穩定。”
    ……
    【成功挫敗針對自己的刺殺陰謀後,朱由檢深知鞏固自身力量、強化革新保障的重要性。此時,他將目光投向了南京。南京作為明朝的留都,有著眾多宗親聚居,朱由檢希望能在此地有所收獲,為革新大業增添助力。於是,他帶著洪承疇、楊嗣昌和孫傳庭,再次踏上微服私訪之路。】
    【一行人抵達南京,這座古老的城市依舊透著一股莊嚴肅穆與繁華交織的氣息。街道上行人穿梭,店鋪鱗次櫛比,城垣高大雄偉。朱由檢等人並未急於與宗親會麵,而是先在城中四處走訪,了解民生百態,觀察南京城的治理情況。】
    【洪承疇跟在朱由檢身旁,看著熱鬧的街市,說道:“陛下,南京作為留都,地位特殊,城中宗親眾多,若能妥善聯絡,對革新大業或有不小助力。”】
    【朱由檢微微點頭,目光堅定:“朕正是此意。南京宗親,不乏有識之士,若能為朕所用,一則可加強皇室凝聚力,二則可為革新添磚加瓦。”】
    【楊嗣昌在一旁補充道:“隻是宗親關係複雜,利益訴求各異,陛下與之交往,還需謹慎行事,恩威並施。”】
    【孫傳庭環顧四周,警惕地說:“陛下,無論如何,安全仍是首要。南京城魚龍混雜,不可掉以輕心。”】
    【走著走著,他們來到一處府邸前,牌匾上寫著“寧王府”。朱由檢知道,這是一位宗親寧王的府邸。稍作思索後,他決定進去拜訪。】
    【門人通報後,寧王熱情地迎了出來。看到朱由檢等人,微微一愣,但還是客氣地說道:“不知幾位貴客到訪,有失遠迎。”】
    【朱由檢笑著說道:“寧王殿下,久聞大名,今日冒昧前來,還望殿下勿怪。我等乃從京城而來,對南京諸事頗感興趣,特來叨擾。”】
    【寧王將眾人迎進府中,分賓主落座後,笑著問道:“不知幾位從京城來,所為何事?京城如今局勢如何?”】
    【朱由檢說道:“殿下,如今京城革新之風正盛,陛下勵精圖治,欲讓大明煥然一新。我等此次前來,一則是想看看南京城的風土人情,二則也想與殿下這樣的宗親交流交流,聽聽殿下對革新的看法。”】
    【寧王微微皺眉,思索片刻後說道:“革新之事,我也有所耳聞。隻是這變革之路,向來艱難,牽扯各方利益,稍有不慎,便可能引發動蕩。不知陛下推行革新,可有周全之策?”】
    【洪承疇接口道:“殿下,陛下推行革新,皆是深思熟慮之舉。從民生、經濟到軍事,每一項舉措都是為了讓百姓受益,增強大明國力。且在推行過程中,陛下也在不斷調整完善,力求平穩推進。”】
    【楊嗣昌也說道:“殿下,革新雖會觸動一些舊有利益,但從長遠看,實乃大明興盛的必由之路。如今京城已有不少革新成果,百姓生活漸好,商業繁榮,軍隊戰力也有所提升。”】
    【寧王聽後,緩緩點頭:“聽幾位所言,似乎確有成效。隻是,南京城中宗親眾多,大家想法不一,推行革新恐非易事。”】
    【朱由檢目光誠懇地看著寧王:“殿下,朕深知其中困難。但正因為如此,才更需要像殿下這樣有威望的宗親出麵,引領大家支持革新。南京作為留都,若能響應革新,對全國都將起到示範作用。”】
    【寧王微微一怔,疑惑地看著朱由檢:“你對革新之事如此上心,莫非……”】
    【朱由檢微微一笑,示意孫傳庭關上門,然後緩緩說道:“殿下,實不相瞞,朕便是當今聖上。此次微服私訪,就是想親耳聽聽宗親們的想法,看看各地實情。”】
    【寧王大驚,連忙起身跪地:“陛下恕罪,微臣不知陛下駕到,多有得罪。”】
    【朱由檢趕忙扶起寧王:“殿下請起,朕此次前來,並非怪罪於你。而是想與殿下坦誠相待,共商革新大計。”】
    【寧王起身,感激地說道:“陛下如此信任微臣,微臣定當全力支持陛下革新。隻是,陛下有何具體想法,還望明示。”】
    【朱由檢說道:“殿下,朕希望能在南京組建一支親軍。這支親軍由忠誠可靠之人組成,一則可保障留都安全,二則可作為革新的堅實後盾,若遇阻礙,能迅速應對。而宗親們在南京根基深厚,人脈廣泛,朕希望殿下能幫忙舉薦一些可用之才。”】
    【寧王思索片刻後說道:“陛下,組建親軍乃大事,需謹慎行事。南京宗親中,確有不少熱血青年,對國家大事頗為關心。隻是,組建親軍所需的糧草、兵器等物資,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洪承疇說道:“殿下放心,糧草、兵器等物資,朝廷自會妥善安排。如今革新之下,經濟漸有起色,支撐一支親軍,並非難事。”】
    【楊嗣昌也說道:“殿下,組建親軍,不僅可維護南京穩定,對宗親們而言,也是一個展現忠誠、為國家效力的機會。”】
    【寧王點頭:“陛下與諸位大人所言極是。微臣願為陛下奔走,挑選可靠宗親子弟,加入親軍。隻是,親軍組建後,還需一位得力將領統帥,不知陛下心中可有合適人選?”】
    【朱由檢看向孫傳庭:“朕以為,孫傳庭將軍足可擔當此任。孫將軍久經沙場,謀略過人,由他統帥親軍,朕放心。”】
    【孫傳庭抱拳說道:“陛下信任,臣定不辱使命。臣定會將親軍訓練成一支精銳之師,為陛下革新保駕護航。”】
    【寧王說道:“孫將軍威名遠揚,有孫將軍統帥,親軍必能成軍。陛下,組建親軍,首先需有一處合適的營地,微臣在城外有一處莊園,地勢開闊,可作為親軍營地。”】
    【朱由檢大喜:“如此甚好,有勞殿下費心。”】
    【隨後幾日,寧王廣發帖子,邀請南京城中有威望的宗親相聚。朱由檢以皇帝身份出席,向宗親們闡述了革新的意義和組建親軍的必要性。】
    【宗親們聽後,議論紛紛。一位宗親起身說道:“陛下,革新之事,我等雖有些疑慮,但陛下既有此決心,我等自當支持。隻是,親軍組建,關乎重大,不知陛下對親軍的訓練、管理有何設想?”】
    【朱由檢說道:“諸位宗親放心,親軍訓練,將按照最嚴格的標準進行。不僅要有過硬的武藝,更要忠誠於朝廷,忠誠於革新。至於管理,朕會製定一套完善的製度,確保親軍紀律嚴明,令行禁止。”】
    【又一位宗親問道:“陛下,親軍組建後,若與地方軍隊產生矛盾,該如何處理?”】
    【洪承疇說道:“這位宗親不必擔憂。親軍與地方軍隊職責不同,親軍主要保障留都及革新相關事務安全。若有矛盾,朝廷自會公平處理,一切以維護國家穩定、推動革新為首要原則。”】
    【經過一番討論,大部分宗親表示願意支持組建親軍,並推薦了自家子弟。朱由檢對宗親們的支持表示感謝,並承諾會厚待親軍將士。】
    【接下來,孫傳庭開始忙碌起來,他在寧王提供的莊園裏,搭建營帳,製定訓練計劃。同時,對前來報名的宗親子弟進行嚴格篩選。】
    【一日,孫傳庭向朱由檢匯報:“陛下,目前已有三百餘宗親子弟報名,經過初步篩選,有一百五十人符合要求。隻是,兵器和糧草雖有朝廷安排,但運輸和管理還需進一步落實。”】
    【朱由檢說道:“糧草運輸,可安排南京當地官府協助。兵器方麵,讓工部盡快打造一批精良兵器,務必保證親軍裝備。”】
    【楊嗣昌說道:“陛下,親軍訓練,還需一些有經驗的教頭。臣建議從京城調派一批優秀將領,前來指導訓練。”】
    【朱由檢點頭:“此計甚好,楊愛卿去安排此事。洪愛卿,你協助孫將軍,負責親軍營地的建設和物資管理。”】
    【洪承疇和楊嗣昌齊聲領命:“臣遵旨。”】
    【在眾人的努力下,親軍營地逐漸建設起來,訓練也步入正軌。宗親子弟們熱情高漲,積極投入訓練。】
    【這日,朱由檢來到營地視察。看著整齊排列、精神抖擻的親軍將士,心中十分欣慰。】
    【朱由檢對孫傳庭說道:“孫愛卿,如今親軍初建,一切順利。但切不可放鬆,定要將他們訓練成一支能征善戰、忠誠可靠的隊伍。”】
    【孫傳庭抱拳說道:“陛下放心,臣每日嚴格督促訓練,定不負陛下所托。”】
    【寧王在一旁說道:“陛下,看到這些宗親子弟如此積極,微臣深感欣慰。相信在陛下的領導下,親軍定能成為革新的有力保障。”】
    【朱由檢笑著對寧王和眾宗親說道:“此次親軍組建,多虧了諸位宗親支持。待親軍成軍,必將成為大明的一股重要力量。革新之路,困難重重,但有諸位齊心協力,朕堅信,大明定能走向繁榮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