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都接得下

字數:4844   加入書籤

A+A-


    回家之前林恩還特地去了一趟‘時光膠囊’項目,上次傑西卡匯報說這玩意現在都有公司谘詢商用版本了,他打算實地考察一下到底是什麽吸引了這些商業公司?
    又有沒有商業化的前景。
    “主要是數據質量、實時性和協作網絡,
    學者貢獻的深度資料遠超商業公司的數據庫:導演、製作人、詞曲作者的手稿掃描、未公開演職員表,這些價值非常高,甚至有公司拿來當做打官司的證據。
    大學生團隊對藝術電影和音樂的前沿研究更新迅速,比如東歐新浪潮電影資訊和他們所在城市的地下樂隊,這遠比單獨一家即使是巨頭的公司時效性更強,他們的視線關注到這些起碼要延後幾個月。
    另外,通過nsf我們連接到伯克利電影檔案、國會圖書館這些全美頂尖機構,更是形成一個事實上的獨家資源聯盟,他們內部很多工作人員都樂於搜集資料上傳到項目裏。
    但關鍵矛盾點是唱片公司希望付費獲取api接口或數據快照,而我們這個項目能得到這些資源的關鍵就是堅持“非盈利開放訪問”,此時的互聯網的風氣是‘免費’和‘共享’,一旦我們商業化,反而會飛速失去這些免費的核心優勢...”
    林恩聽著傑西卡分析商業化死結,原本那點“變現”的星星之火也徹底熄滅了。
    “時光膠囊”的核心魅力確實在於它那由理想主義和深度分享構築的護城河,一旦商業化,城牆瓦解隻在旦夕。
    他歎了口氣,隻能收起那份商人的心思。
    “行,我明白了,”林恩點點頭,語氣裏帶著點認命的釋然,“那就堅持我們的初衷吧,這個項目本身....確實有它獨特的價值。”
    他環視著機房裏嗡嗡作響的服務器和旁邊堆放整齊的手稿掃描件,
    “就當是....我們給整個行業埋下的一個禮物。”
    “您能理解最好,”傑西卡鬆了口氣,她還真怕林恩要堅持試試。
    “說到社區價值和影響力,上個月我們針對紐約本地的常用戶做了一次小型走訪調查,想更直接地聽聽使用者們的反饋。”
    她拿起一份打印的簡易報告遞過去。
    “哦?本地用戶怎麽說?”
    林恩來了興趣,翻看著報告,裏麵大多是手寫的反饋和簡短的采訪記錄摘要。
    “反饋很直接,也很有啟發。”
    傑西卡開始匯報:
    “哥倫比亞大學的一位電影史研究生堅持每周來兩次,他提到特別希望能更方便地搜索到特定演職人員或者幕後人員參與過的所有作品。
    我們現在的目錄結構是按作品分的,要找這些人名下的所有工作得一個個翻。
    他建議加個‘人名主索引’,把該人參與的所有項目都掛在其名下,無論角色大小。”
    林恩邊聽邊在報告上做了個記號:‘人名聚合——深層挖掘。’
    “格林威治村一個地下電影俱樂部的主理人湯姆很激動,他說項目裏那些冷門東歐電影的資料比他們自己費勁淘來的影印資料還全。
    他提出一個有趣的建議:‘為什麽不在數據庫裏搞個‘收藏’功能?比如我看好一部片子想推薦給俱樂部成員,就在記錄上打個標記,別人進來也能看到這是’推薦項目‘?有點類似我們俱樂部小黑板上貼星星的那種感覺。’”
    林恩:‘線下氛圍...’
    “更多的是渴望表達和和交流的聲音,這部分是最多的...而且很感性。”
    傑西卡又拿出一堆報告,著重指了幾份。
    “呃...我就不看了,你簡單說說就好。”
    “...他們渴望一個簡單的、公共的、能體現自己態度和與他人‘共鳴’的方式。”
    女孩著重強調著‘共鳴’,趁機又靠近了幾分,幾乎貼到林恩懷裏。
    林恩覺得嗓子有點發幹。
    “傑西卡,這些建議很棒...我們記下,好好記下!這些需求非常重要,絕對值得探索! 雖然具體怎麽實現還得好好想想,怎麽在不違背我們原則的情況下辦到...”
    他趕緊轉移話題準備開溜!
    “我保證,會讓我們的‘時光膠囊’不僅能記錄過去,還能‘聽到’現在使用者的聲音! 讓用戶自己說話,這或許就是它真正的生命力所在...我得走了!”
    回到自己的頂層公寓,福勒已經在此等候多時,她換上了一身舒適的居家服,麵前的茶幾上攤著好幾份最新娛樂產業簡報和公關行程草案。
    福勒看著走進來的林恩,聲音平穩,目光在他敞開的襯衫領口上掃過,那裏似乎殘留著一點可疑的、不屬於口紅的深玫瑰色印記。
    “看來你今天很忙?”
    “呃,確實有點,剛去了趟西村看時光膠囊的情況...”
    “切~你早上的航班,中午就到紐約了。我才不信你會在機房裏呆一整天。”
    “咳咳,還有點...小事要處理。”
    看到福勒穿著居家服林恩就明白這又是一個急需自己撫慰的靈魂...
    真是的,義不容辭好麽!還好自己體力已經強了很多!
    這都第幾場了真是的!
    林恩徑直走向她,扯開領帶,不需要太多言語,辦公室戀情特有的危險刺激感瞬間點燃。
    簡報被掃落在地毯上,兩人在寬敞的沙發上激烈地翻滾糾纏,熟練地剝除著彼此多餘的遮擋。
    這是一場更富實戰經驗、同時也摻雜著工作默契與福勒喜歡的征服欲交鋒,效率極高,直奔主題,每一個動作都帶著長期伴侶的精準節奏和深刻理解。
    風暴平息後,兩人都帶著輕微的喘息。
    福勒靠在林恩胸前,感受著他沉穩的心跳逐漸平複。
    “道格和我們全力推進瑪利亞的公關很順利,但...”
    她停頓了一下,側頭看向林恩近在咫尺的臉,語氣變得凝重。
    “sbk那邊一直沒動靜,太安靜了,反而讓人不安。按照行業慣例和我們對sbk的了解,他們今年頒獎季輸不起...
    威爾遜·菲利普斯這個最佳新人不僅消耗了他們的海量資源。
    西默爾還打聽到消息說截至90年11月,si施壓要求削減成本。威爾遜·菲利普斯組合專輯銷售占這個廠牌年收入37,是唯一盈利項目。
    常規手段拚不過,我擔心他們接下來會使盤外招。尤其是在你和瑪利亞的關係上做文章,甚至...”
    sbk確實是一家劣跡斑斑的唱片公司:1988年sbk為捧紅少女偶像蒂芙尼,被《公告牌》披露雇傭水軍散布競爭對手黛比·吉布森“假唱”“校園霸淩”等假消息。
    89年sbk旗下組合聲線樂團ts)與珍妮·傑克遜競爭時,通過關係向《star》雜誌提供“珍妮耍大牌拒簽粉絲”的偽造目擊證詞。
    89年,sbk利用家族矛盾激化樂隊bros內部衝突——向成員母親郵寄“兒子遭隊友壓榨”的偽造財務報告。
    1990年2月,sbk被指控向小報泄露歌手泰勒·戴恩tayor dayne)的墮胎記錄,導致其專輯宣傳受阻。
    製造對手醜聞、操縱媒體風向、挖掘情感醜聞甚至挑動挑動團隊內鬥,都是它們的慣用手法。
    要兩句話總結sbk的行事作風本質那就是:“贏不了你的音樂,就毀掉你這個人”、“真相不重要,熱度才重要”。
    這些甚至都不是傳聞,而是源於《biboard》、《滾石》、《音樂周刊》等權威媒體的解密、報道或者當事人的回憶錄。
    “和瑪利亞的關係?甚至什麽?”林恩冷笑。
    福勒猶豫了一下,還是說了出來。
    “試圖挑動妮可那邊。”
    “那他們就是在嫌自己死得還不夠快。別擔心,在紐約和我玩盤外招?我可不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林恩吻了一口懷裏的美人,滿不在乎的擺了擺手。
    sbk也是家紐約本地的唱片公司。
    不吹不黑,黑白兩道亦或是媒體?
    盡管來,我都接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