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明牌

字數:3951   加入書籤

A+A-


    緊接著,最佳新人獎best ne artist)揭曉。
    頒獎嘉賓是和林恩私交不錯的尼爾·戴蒙德,這基本已經是明示了。
    結果毫無懸念——ink!
    他剛剛下台沒多久,再次在掌聲中登台,發表獲獎感言,感謝了唱片公司、歌迷、團隊和家人。
    典禮進入重磅環節——紀念約翰·列儂逝世十周年。
    時任美國錄音藝術與科學學院主席邁克·格林上台,發表了簡短而深情的感言,回顧了列儂的音樂成就和和平理念。
    隨後,大屏幕上播放了由列儂遺孀小野洋子提供的珍貴影像剪輯短片,背景音樂是列儂的《ove》。
    短片結束後,傳奇黑人盲人爵士鋼琴家馬庫斯·羅伯茨登台。
    他師從爵士大師溫頓·馬薩利斯,以重塑早期爵士鋼琴技藝聞名,尤其擅長解讀古典曲目的爵士化演繹。
    他坐在鋼琴前,用清澈而充滿情感的嗓音,彈唱起列儂的傳世名曲《iagine》。
        “it"s easy if  try...”這並不難)
    “no  beo us...”腳下沒有地獄)
    “above us ony sky...”頭頂隻有天空)
    這首歌瞬間感染了全場。
    觀眾們自發地跟著旋律哼唱起來,最終匯成了震撼人心的全場合唱!
    林恩也在台下輕聲哼唱,心中默默感歎:美國人玩起人情世故和情懷牌,真是一點都不差。
    社會議題的討論和現實意義本屆雖然很受關注,但估計要給和平和反戰主題讓路了。
            史蒂夫·泰勒沙啞而充滿爆發力的嗓音,配合著沉重而充滿敘事感的旋律,將歌曲中關於家庭暴力、複仇與倫理困境的主題演繹得淋漓盡致,與紀念列儂的主題形成了深刻而複雜的呼應。
    表演結束後,邁克·格林再次上台,鄭重邀請小野洋子上台。
    當小野洋子站到麥克風前時,幾乎全場觀眾都自發起立,掌聲經久不息。
    林恩心裏撇了撇嘴,這女人早在海灣戰爭動員期間就開始呼籲反戰,當時還罵聲一片。
    但輿論風向就是轉變得如此之快,戰爭稍一拖遝,反戰聲音就在驢黨的刻意鼓吹下成了主流,她的反戰立場如今倒成了香餑餑。
    好萊塢和音樂界一樣要給政治議題讓路,今年錄音學院甚至把格萊美頒獎晚會都變成反戰大秀。
    戰爭動員期間雖然兩黨達成一致,但那次短暫的合作是為了配合輿論和民意,同時也是為了在即將到來的中期選舉中表現出兩黨團結的形象和彌補政府停擺帶來的裂痕。
    到了今天,形勢又不同了:90年底的中期選舉驢黨大獲全勝,眾院驢黨占據267席,象黨隻有167席,並且驢黨還以56席對44席的優勢控製參議院。
    而執政的卻是象黨,這種格局加劇了兩黨在政策上的對立,就像在預算案和社會議題上的爭執。
    兩院在手,驢黨的秋後算賬幾乎是明牌在打。
    順帶一提,11月份重啟對預算法案的談判後,布什總統還是違背了“read y ips no ne taxes”讀我的唇語:絕不加新稅)的競選承諾,簽署《1990年預算綜合法案》含增稅1500億美元)。
    背棄承諾的代價太慘痛了,保守派領袖紐特·金裏奇帶頭反對法案,指責布什背叛核心原則,加劇黨內對立。
    12月初蓋洛普民調顯示老布什支持率一度驟降至38,《紐約時報》民調更跌至29,創其任期最低。
    盡管進入1991年1月份後,沙漠風暴和地麵攻勢節節大勝帶來短暫反彈支持率一度飆升至89),但增稅引發的信任危機並未消除。
    《華盛頓郵報》分析74的選民認為‘背棄承諾’比增稅本身更不可接受。
    打仗天下無敵的喬治王朝在唾手可得的勝利麵前卻飄了,開始試探滿足自己代表的軍工石油複合體的利益。
    想都想得到他們將會迎來驢黨的全麵攻訐,今天的格萊美頒獎晚會就是明天打向他們的彈藥之一。
    小野洋子簡短致辭,感謝了錄音學院和所有紀念列儂的人,並再次強調了列儂的和平理念:
    “約翰相信和平。讓我們繼續夢想。讓我們繼續想象。”
    典禮進入最後的高潮——剩下的四大通項大獎頒發。
    < of tock》昆西·瓊斯incy jones)\華納兄弟唱片公司。
    昆西·瓊斯這位傳奇製作人再次登頂!
    年度製作rerd of to》瑪麗亞·凱莉& ink&布魯諾·馬泰利。
    林恩、瑪利亞以及作為錄音師一同上台的布魯諾·馬泰利共同領取了這個重量級獎項!
    布魯諾激動得語無倫次,在紐約家中觀看直播的父親老馬泰利更是對著電視機激動大喊:“那是我兒子!他拿到格萊美了!”
    年度歌曲song of the year):果然爆出冷門!獲獎者是反戰歌曲《fro a distance》的詞曲作者朱莉·戈爾德juie god)。
    麥當娜的《foers》遺憾落選,她的格萊美夢再次破碎。
    頒獎典禮接近尾聲,終於迎來了齊娜·菲利普斯的表演環節。
    舞台燈光驟然轉冷,如同月光灑在寂靜的墓園。
    她穿著一襲剪裁簡潔、質地卻如流雲般的象牙白長裙,緩緩跪坐在舞台中央。
    她赤著雙足,姿態如同古希臘神話中獻祭的少女,又像一位在廢墟中哀悼的幸存者。
    身後是一群身著肅穆黑色長裙的伴舞,她們麵無表情,動作緩慢而沉重,圍繞著齊娜緩緩移動,如同參加一場無聲的葬禮,又像在舉行一場神秘的放逐儀式。
    前奏是幾小節冰冷、空靈的鋼琴音,如同水滴落在空曠的殿堂,隨後加入低沉的大提琴,營造出一種沉重而悲傷的挽歌氛圍。
    觀眾看到這個堪稱肅穆的場景都是一愣,但結合今天紀念‘列儂’逝世十周年的主題,似乎又很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