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5章 龍門茶餐廳
字數:3748 加入書籤
石原浩司經過化妝,來到皇後區法拉盛一個嘈雜的港式茶餐廳,這裏是紐約的唐人街,魚龍混雜,兩個亞裔麵孔在這裏就像大海裏混進了兩滴水珠,不會有任何人起疑。
而且背景音嘈雜,人員流動有規律,便於隱藏也便於觀察是否被跟蹤。
他化裝成一個普通的日本商務旅客,穿著低調的深色西裝,但細節略顯陳舊,戴著黑框眼鏡。
石原提前數小時抵達法拉盛,在不同位置觀察確認身後無人跟蹤後才確認了這家餐廳,坐在“龍門茶餐廳”一個靠窗但並非正對門口的位置。
這個角度既能觀察門口和大部分店堂,又不太引人注目。
他麵前是一杯幾乎沒動過的港式奶茶,一份攤開的《南華早報》,但他銳利的眼神每隔十幾秒就會極其自然地掃視整個環境。<卡,給‘林’傳達了碰頭地點在‘龍門茶餐廳’,並且要求‘林’在複雜的地鐵線路中換乘,確認無人跟蹤後,再前往最終地點。
“林”接受了反跟蹤訓練,采用地鐵換乘、突然折返、在商場或地鐵站停留觀察等方式。
但早就起了疑心的安東沒有直接尾隨。
他動用小隊資源,安排隊員利奧在“林”出發地的地鐵站附近進行定點觀察,用加密無線電報告“林”的初始方向和衣著。
安東自己則開著一輛極其普通的雪佛蘭caprice,停在預估的換乘點或目的地區域附近。
根據隊友提供的方向,他在幾個關鍵的地鐵站出口“守株待兔”。
在他們看來,這種盯梢時間充裕且風險可控。
利奧甚至在“林”不知情的情況下,通過一次錯身時的巧妙剮蹭,在他背包底部粘上了一個極微型的無線電信標90年代初已有此類技術,克格勃精通此道)。
這樣一來,安東可以在一定距離內用接收器掌握“林”的大致方位和移動速度,無需緊貼,極大降低了暴露風險。
當“林”通過複雜換乘最終走向法拉盛時,安東已經提前抵達。
他憑借信標信號和對“林”行為模式的分析亞裔、目的地法拉盛、舉止謹慎),在熙攘的人群中鎖定了目標。
安東遠遠地用長焦鏡頭“確認”了“林”的影像,然後選擇一條平行街道快速移動,提前到達了預估的接頭區域——餐館林立的街道。
他打量了一下周邊環境。
唐人街,對方狡猾的選擇。
自己這副西方麵孔在這裏確實顯得有些突兀,但安東可不是一般人。
在他看來,最高明的偽裝不是徹底隱身,而是創造一個合情合理、甚至歡迎被注意到的身份。
他也迅速開始了自己的“表演”。
法拉盛毗鄰聯合國總部,是許多國際職員居住生活的地方。
作為一個西方人,為某個社區援助項目前來考察,是非常理想的借口。
這個身份不僅能解釋他的出現,還能解釋他為何對亞裔社區感興趣,並且可以光明正大地拍照。
安東已經從頭到腳煥然一新:商務休閑裝,外搭一件風衣,胸前掛著不起眼的‘世界宣明會’證件卡,背著一個實用的帆布郵差包。
他的道具包括一張畫滿標記的法拉盛社區地圖、一個用於記錄“社區觀察”的筆記本,以及一台看似用於記錄風土人情的膠片單反相機,實則用於拍攝目標。
安東背著郵差包,拿著相機,一邊走一邊對照著地圖,眉頭微蹙,仿佛在尋找什麽。
他推開“龍門茶餐廳”的門,風鈴作響。
他目光掃過店內,似乎在評估環境,最終選擇了一個離石原所在位置和可能留給“林”的空位都不遠不近的卡座坐下。
他用流利的英語對服務員說:“請給我一杯檸檬茶。另外,請問你知道這附近的‘亞洲移民家庭服務中心’大概在哪個方向嗎?地圖上標得有點模糊。”
他順勢展開了那張畫滿記號的地圖。
這個自然的問詢行為,完美地解釋了他的出現和身份背景。
服務員給他指了路,安東道謝,然後拿出筆記本,開始寫寫畫畫,相機就放在手邊。
他看起來完全沉浸在自己的“社區調研”工作中,但眼角的餘光和偶爾抬起相機對著窗外街道“取景”的動作,都在無聲地進行著情報收集。
一段時間後,‘林’終於到達,同樣顯得十分謹慎。
他看到石原後,沒有直接過去,而是先到櫃台點了一份外賣,然後在等待的間隙,才看似隨意地坐到石原對麵的空位。
“林”用日語低聲問道:“先生,請問這份《南華早報》是今天的嗎?我想看看財經版。”
石原眼神沒有移動,盯著報紙,用同樣低沉的聲音回答:“抱歉,這是昨天的。今天的新聞都在電視裏,‘台風’過後,市場總是格外動蕩。”
“台風”是他們的暗號,指黑岩大廈事件)
“林”接道:“是啊,但‘地基’穩固的建築,總能屹立不倒。”
暗號對上。
石原快速而低沉地追問:“關於‘冰點’的‘耐熱極限’和‘穩定性報告’,到底什麽時候能拿到?東京的‘長輩們’已經沒有了耐心!”
就在這時,安東似乎為了調整相機鏡頭的角度,手肘“不小心”碰掉了桌上的圓珠筆。
筆滾落到地上,恰巧停在了石原的腳邊。
安東立刻起身,帶著抱歉的笑容走過來,微微彎腰撿筆:“excuse e, so sorry...”
他的目光在起身和彎腰的瞬間,快速而自然地掃過石原和‘林’的臉龐、他們之間的桌麵,以及兩人瞬間的身體反應。
這個動作本身非常合理,但發生的時機極其微妙。
“隼”的內心瞬間警鈴大作!
這個西方人出現的地點、時間,以及此刻看似偶然的介入,都透著一股不尋常的巧合。
盡管對方的身份和行為看似無懈可擊——一個迷路的國際援助機構職員——但那種深入骨髓的沉穩氣質,以及剛才掃視過來時那銳利如鷹隼般的眼神即使隔著平光眼鏡),都讓他的職業本能感到了強烈的威脅。
他尤其注意到安東彎腰撿筆時,挽起的袖口下露出的一截小臂,肌肉線條結實有力,絕不像一個終日伏案文員的胳膊。
喜歡紐約1990請大家收藏:()紐約1990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