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章 釜底抽薪
字數:3168 加入書籤
紐約,曼哈頓下城,美洲虎基金總部交易大廳。
空氣中彌漫著一種近乎血腥的、令人窒息的狂歡氣息。
巨大的液晶顯示屏上,密密麻麻跳動的綠色數字在華爾街,綠色代表股價下跌,也代表空頭們的盈利)如同獻給貪婪資本的勝利凱旋曲,刺激著每一個交易員的神經。
在“奧馬哈先知”沃倫·巴菲特公開下場背書、看空日本經濟之後,這場最初針對索尼公司的狙擊戰,早已迅速演變為整個華爾街乃至全球資本對日本經濟的全麵圍獵和看空。
無數嗅到血腥味的散戶和機構蜂擁而入,將戰場擴大了數倍,賭注也飆升到了天文數字。
對於美洲虎基金的經理羅傑·哈靈頓和他的團隊而言,之前因日本政府幹預而一度高達7億美元的巨額浮動虧損,不僅早已全部賺回,賬麵上的浮盈更是如同坐上了火箭,一舉突破了10億美元大關!
這種在金融市場上翻雲覆雨、憑借判斷和杠杆撬動巨額財富的感覺,如同最烈性、最令人上癮的毒品,讓每一個參與者都陷入了瘋狂的亢奮之中。
為了維持這種高強度搏殺帶來的神經刺激,昨晚的交易部狂歡派對通宵達旦,充斥著最頂級的烈酒、隱秘流通的違禁藥物和價格不菲的應召女郎。
此刻,交易員們眼中還布滿了縱欲過度的血絲,臉色蒼白,但他們敲擊鍵盤、執行交易指令的手指,卻因巨大的興奮和腎上腺素飆升而變得更加有力、迅捷。
沒有人想停下,也沒有人敢停下,整個華爾街都在持續加大做空日本的力度,甚至歐洲和其他地區的資本大鱷也紛紛加入這場饕餮盛宴,試圖從日本這個看似搖搖欲墜的“經濟巨人”身上,撕扯下最肥美的一塊肉。
羅傑·哈靈頓誌得意滿地走過喧鬧的交易區,享受著屬下投來的、混雜著敬畏、崇拜和恐懼的目光,仿佛自己就是執掌資本生殺大權的上帝,是這場金融戰爭的勝利統帥。
就在這時,他的首席助理臉色煞白,幾乎是跌跌撞撞地衝了過來,聲音帶著無法抑製的顫抖:“老板!快!快看電視!切換到n!緊急新聞!”
一種不祥的預感瞬間攫住了哈靈頓。
交易大廳正中央那塊最大的顯示屏迅速被切換到n財經頻道。
畫麵中,主播的表情異常嚴肅,正在播報一則剛剛收到的快訊:
“本台最新消息——根據《日本經濟新聞》剛剛收到的獨家內幕,日本大藏省現財務省)一位堅決不願透露姓名的高級官員今日上午對外表示:
‘近期美國資本市場針對我國優秀企業索尼公司的、顯然具有高度協同性和極強破壞性的投機攻擊,以及美國相關監管機構對此表現出的消極乃至縱容態度,已嚴重動搖了我方對美國金融市場所謂公平性、穩定性及可預測性的基本信心。’”
主播頓了頓,語氣更加沉重:“該官員進一步強調,‘為堅決扞衛我國國家核心利益與金融安全底線,我方不排除采取一切必要且堅決的措施。這包括但不限於,對我國持有的龐大外匯儲備的配置結構與管理策略,進行重大且深遠的調整。’”
報道明確指出,在釋放此強烈警告信號的同時,日本方麵已經在國際外匯市場上開始小幅、緩慢但態度明確地減持美國國債,並且已經正式暫停了新的購買計劃。
“哐當!”一聲,不知是哪個交易員失手打翻了咖啡杯,刺耳的聲音在驟然死寂的大廳裏格外驚心。
剛才還充斥耳膜的瘋狂鍵盤敲擊聲、興奮的吼叫聲和慶祝的歡呼聲,仿佛被一隻無形的巨手瞬間抽空。
整個交易大廳陷入一種詭異的、令人窒息的絕對死寂,隻剩下n主播那清晰而冰冷的聲音,如同喪鍾般在每個人的耳邊回蕩。
“……他們……他們怎麽敢……”羅傑·哈靈頓臉上的得意和狂喜瞬間凍結,然後碎裂,化為難以置信的驚恐,他喃喃自語,冷汗如同瀑布般瞬間浸透了他那件昂貴的高級定製襯衫的後背。
他比在場的任何人都清楚,日本這一招“釜底抽薪”,是直接、精準、凶狠地捅向了華爾街乃至整個美國經濟最脆弱、最致命的心髒!
與此同時,所羅門兄弟公司總部,一間密閉的緊急會議室裏。
壓抑的氣氛幾乎令人無法呼吸。幾位公司最高決策層的董事、總經理圍坐在長桌旁,人人麵色凝重。
“先生們,情況已經嚴峻到無以複加。”主持會議的董事聲音低沉得仿佛來自地獄,“我國國債總規模目前已高達約3.6萬億美元。而日本,是目前我們最大的海外持有國!
他們持有的份額占到了新發行國債的30到40!他們的動向,對美債市場有著舉足輕重、足以定生死的影響!”
一位資深風險分析師快速補充道,語速快得幾乎像是在宣讀判決書:“日本現在是全球最大的債權國,其海外淨資產總額高達3830億美元,資金實力雄厚到令人恐懼。
他們目前持有超過3000億美元的美國國債!這是維持美國財政能夠正常運轉、市場利率能夠保持相對穩定的最關鍵支柱!如果他們持續、甚至加速拋售...”
“後果不堪設想。美國需要依靠源源不斷的外資流入,來彌補巨大的貿易逆差和財政赤字,日本資金是維持這個循環不斷裂的生命線。
日本一旦暫停購買甚至開始拋售,將直接推高新發行國債的利率,大幅增加美國政府的融資成本。這對於剛剛從199091年經濟衰退中艱難走出來的美國政府而言,將是無法承受之重。”
“更可怕的是輿論的徹底逆轉。日本將從媒體筆下“破壞市場規則的操縱者”,一舉轉變為“美國金融霸權濫用下的悲情受害者”,被迫采取極端手段自衛。
屆時,巴菲特先生的看空言論和《紐約郵報》的鼓噪,在“美國國家經濟安全受到致命威脅”的大背景下,會立刻顯得短視、自私且極其不合時宜,會引來排山倒海般的政治壓力。”
喜歡紐約1990請大家收藏:()紐約1990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