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陣破
字數:4139 加入書籤
“打開陣法,讓我們出去!!!”
散修聯盟的修士也有些難辦,這是高層的命令,或許在他們的眼中,隻要是能殺了那幾個魔宗的高層,死一些散修低階修士也無關緊要。
“長老,我們怎麽辦?”
散修聯盟的人出手比他們料想的要快得許多,焚情宗的對稱長老臉色十分的難看,要是被他知道那麽暴露他們的修士是那個宗門。
一定要將他扒皮拆骨。
“穩住,不慌。”
現在幾個煉虛期修士都在對付萬魂宗的人,隻要他們苟得的住,撐到大陣打開應該不是什麽問題。
“嗬嗬,老狗,我看你還穩不穩。”
兩個散修聯盟的煉虛期修士突然出現在他們眼前,大手一揮,就將幾個萬魂宗的魔修直接弄死。
“可惡,散修聯盟,你們打亂我魔宗計劃,現在還敢對我們出手。”
兩人不屑一笑。
“你們焚情宗還是老樣子,躲得比老鼠還厲害,要怪就怪你們那些豬隊友好了,要是不暴露,說不定確實被你們打了個措手不及。”
王長老一副神清氣爽的模樣,好在旁邊的同僚給麵子,即便是在閉關,一聽到有魔修攻城,二話不說便衝了出來。
免得他在那幾個宗門長老麵前丟了臉,至於另外一個老東西,哼!
“哈哈哈,王兄,二對一優勢在我,一個煉虛期魔修的頭顱,在聯盟內可是能換不少好東西。”
“謝兄不必客氣,我們還是先動手吧。”
高階散修的套路層出不窮,即便是二打一,兩人也謹慎的要死。
“諸位同道,隻要我們齊心將魔修誅滅,那樁大機緣依舊會落在我們手中!!!”
王長老始終沒有忘記上級的指示,到了現在還在鼓吹那些散修對付魔宗修士。
“該死!”
“焚情宗弟子聽令,殺!!!”
不得不說王長老就是狠,不管散修動不動心,最後都會被迫動手。
有了這麽多的散修,今天這三個魔宗的長老必定死在這裏。
“為了聯盟!!!”
許青幾人也被迫卷入其中,魔宗修士再多,也沒有散修多。
“嘖嘖嘖,不得不說薑還是老得的辣,三言兩句間便將散修當為棋子。”
“散修聯盟就是搞這套的,但現在東海的魔修猖獗,就算現在不對上,遲早也要對上。”
許青幾人在白守恒的帶領之下,終於到了瀚海宗的落腳之處,這裏也有不少魔修,渾身血霧彌漫,帶著極其難聞的味道。
一上來就對著許青他們發起攻擊,好在他們加上瀚海宗的修士人多勢眾,但麵對瘋狂的散修,瀚海宗修士還是有一些死傷。
“白先生!!!”
隻見許青他們剛到,沐羽然便匆匆跑過來,神情看起來十分的緊張。
“錢長老讓我告訴你,散修聯盟內怕是有魔宗的臥底。”
“嗯...這倒是不怎麽意外了。”
白守恒還是有些手段的,這次幾大宗門能來這裏,多多少少都有他的功勞,就連瀚海宗長老尋找魔修的手段,也是他給的。
“白先生,你能推算出那臥底是誰嗎?”
白守恒的胡子一顫一顫的,顯然是被嚇得不輕,尤其是剛算完許青沒有多久。
“沐姑娘,你別開玩笑,沒頭沒尾的我怎麽算?”
這個消息太模糊了,這個人的實力是化神期還是元嬰期,或者是煉虛期。
“能將這麽多的魔修弄進聚仙城,地位和實力絕對不低。”
白守恒也是這麽認為的。
“許師弟的意思是有可能是化神期的修士?”
“不凡再大膽一點,是煉虛期的長老。”
許青估計那錢長老也是這麽想的,不然也不會帶著其他兩個宗門的煉虛期修士,去對付萬魂宗的長老,估計是他也承受不住隊友的背刺。
“這....都已經是煉虛期修士,為何要這麽做?”
“能為了什麽,無非就是想在努力努力往上爬,不然就是為了活命。”
白守恒似乎想到了什麽。
“你的意思是為了續命?”
“嗯。”
“我記得散修聯盟在聚仙城有三個煉虛期修士,但看這情況隻有兩個出來對付魔修,而另外一個似乎是要到了壽元大限,真正閉死關。”
許青一愣,那還有比他更合適的嗎?
“就是他了,buff都疊滿了。”
沐羽然有些疑惑,白守恒帶來的人實力都很強,尤其是那個極其俊朗的男子,更是不凡。
“白先生,這幾位是?”
“這位姑娘,現在不是說這個的時候。”
許青連忙打斷,免得她認出來。
“那另外一個呢?”
“不知道,但排除了那個王長老,不過誰知道會有幾個。”
就在許青他們猜測之時,包括錢長老在內的三個煉虛期修士,已經將那萬魂宗的長老重傷在地。
“沉淵閣!!!”
四人所在的區域已經化作一片廢墟,而萬魂宗修士的瘋狂,也帶走了不少散修的性命。
“哼!當年我們沉淵閣能滅了你們萬魂宗,現在依舊可以。”
“哈哈哈哈!無知,如今我魔宗崛起已成定數。”
“廢話做什麽,殺了他。”
三人不再廢話,各自催動自己的寶物,對那萬魂宗長老打出致命一擊。
但就在此時,籠罩著整個聚仙城的陣法轟然破碎。
萬魂宗長老逐漸黯淡的神魂,突然發出了震天的怒吼。
“我日你老祖宗,為什麽不早點!!!”
沉淵閣不愧是萬魂宗的死敵,麵對四散的魂體也沒有放過,用極其狠辣的手段,將每個細微的魂體都滅成灰燼。
“傅老狗,我在下麵等你!!!”
“嗬嗬,傅道友果然很有經驗。”
“哼!就算他有分魂在外麵,也不過是苟偷生罷了。”
沉淵閣長老對萬魂宗的功法弊端還是知道的。
大陣這麽容易就破了,瀚海宗錢長老麵色沉重,散修聯盟有魔宗臥底,說不定他們瀚海宗也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