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統籌之爭35 冷戰2.5?競選收場

字數:10756   加入書籤

A+A-


    公元2510年9月30日星期二,海王星天文觀測基地。
    陸鵬飛是這裏的主要觀測員。他的任務是搜尋可能存在生命的係外行星。
    這是他畢生的夢想,所以他主動申請來到了這個偏遠的基地。
    也因此,他鄙視王小寧這樣的人。
    整日懶散毫無鬥誌,被人家扔到這裏還能美其名曰享受清閑。
    反正他被調回地球了,跟自己也沒了關係。
    搜尋任務進行了十多年,毫無進展。
    但現在他知道了,是封鎖線屏蔽了那些信號,因此人類找不到外星生物。
    決戰過後,封鎖線破壞了一些,探索任務就有了希望。
    領導層也開始重視這邊。
    他們意識到僅憑地球文明的力量恐怕很難打破封鎖,得聯合可能存在的外星文明。
    陸鵬飛的窗口上標出了一些坐標,其中一個是火種文明的。
    這個方向上有很多行星,也是受到屏蔽最嚴重的。
    這時候,窗口彈出了一條提示,緊跟著就是一係列數據。
    “發現疑似生命跡象!”
    陸鵬飛立刻將其調出。那裏距離地球約3300光年,是一顆類地行星。
    溫度也比較合適,足以保存液態水。
    更關鍵的是,它的大氣層中同時含有氧氣和甲烷。
    這是生命存在的征兆,因為自然條件下兩種氣體不可能同時長期存在。
    消息很快傳到了地球總部。
    總部這邊,王小寧在思考041可能的動向。
    決戰結束到現在已經有一個月了,但敵人卻依然沒有什麽動作。
    他們放任平行皇帝內鬥,僅僅是切斷了對麵抵抗組織與我們的聯係。
    042事件前後,黑影的目標轉為了本空間。可現在他們又沒動靜了。
    他們的損失也不大啊,為什麽不組織反撲呢?
    王小寧想到了一種可能,他們的目的也許已經在某種程度上達到了。
    但怎麽就達到了?本空間……
    時間線錯誤,時間線錯誤,已自動修正)
    王小寧想到了一種可能,他們的目的發生了調整。
    甚至,以前對它們目的的判斷是錯誤的。
    本空間中也沒有什麽。它們不過是順手攻擊下空間皇帝。
    對啊,除了042有寫故事的需要,其他黑影也沒特地針對他們啊。
    現在想想041的位置。它想要影響時間,就必須潛伏在離這裏很近的地方。
    王小寧一邊想著,一邊在窗口上寫報告。
    7504號:“等等,它要離得太近了,不就會被我們發現了嗎?”
    王小寧:“哎呀,這倒也是。”
    “但……報告就隨便寫寫就行了。我也懶得多想了。”
    7504:“這不行,你看看最近的新聞。”
    王小寧:“我看看……哦,就是有一顆有生命的星球被發現了。”
    “這個名字好像很熟悉啊。”
    這時候,王小寧突然感覺自己的靈感迸發。
    “太好了,這報告還能多湊幾個字。”
    他於是接著寫道:
    “該星球發現的時機很巧,041可能埋伏在必經之路上。”
    ……
    本空間,空間時758年1月,淩晨。
    機房之中依然燈火通明,唐朝皇帝大多都在那裏加班。
    嬴政和劉邦兩人再度碰麵。這是因為他們想到了危險的可能,空間冷戰。
    嬴政:“發展到現在這個局麵,其實與冷戰也沒區別了吧。”
    “這個製度就算是已經崩潰了。”
    劉邦:“唉,明天就出結果了。現在也就有兩種可能,要麽我們贏,要麽他贏。”
    “對了,政哥,王莽有暗示過唐朝的國祚嗎?”
    嬴政:“他倒是含糊其辭……”
    “哦,唐朝作為大一統王朝,會按照一般的規律往前走。”
    “在差不多的時候,它就自然滅亡了。”
    兩人很快抓住了關鍵詞,“一般的規律”和“差不多的時候”。
    前麵能參考的大一統王朝隻有兩漢了。但唐朝可沒有“西”和“東”的分法。
    劉邦:“唉,那就肯定超過兩百年了。”
    “李世民應該也能算到,那這樣的話冷戰應該打不起來了。”
    嬴政明白了劉邦的意思,接著說道:“前提是我們這次能贏。”
    唐朝還有一百多年呢。就算李世民這次輸了,他下次的機會也很大。
    因此他不會有發動冷戰的急迫性。
    而嬴政和劉邦不同,如果這次輸了,他們的急迫感可是相當的強烈。
    最後,劉邦惡狠狠地說道:
    “李世民啊李世民,你說得冠冕堂皇,想讓空間停止內鬥。”
    “不最後也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嗎?你和我們之間哪有區別啊?”
    “你啊,根本就用不著改革。再來一次玄武門之變,暴力統一空間,就沒內鬥了!”
    劉邦這樣說完,嬴政瞬間就有了主意。
    “劉老三啊,你可真行。這話雖然不能明說,但暗地裏傳播也是可以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所以,我們兩個陣營的行為完全是正當的!是為了保護大局,扞衛空間和平!”
    “隻有讓我們贏了,冷戰才不會爆發!”
    很快,在嬴政二人的授意下,這套邏輯被迅速地傳開了。
    然後劉恒、曹丕、孫權、高歡等人就接著為傳言補充細節。
    “哎,你說李世民會不會有一天腦子一熱,發現開戰比改革的效果更好?”
    “有道理啊。說不定,他表麵上研究改革的細節,實際上在策劃政變。”
    “這話不能亂說,他說不定原本還沒這個想法呢,現在……”
    到了早上,這些傳言到了李世民的耳中。
    他無奈地歎了口氣,然後看向旁邊家族的其他人,李淵和李重茂不在。
    “行,李治,你跟我一起再找一次隋文帝。”
    李治:“是,父親,最後一天了他們還能弄出這些破事。”
    “等等,父親,難道……”
    李世民直接踹了李治一腳,“不許亂說話!”
    之後,他們三人商量的時候,楊堅很識趣地幫李世民把他的想法說了出來。
    “那幫人真不知道感恩。決戰的時候是誰功勞最大,現在又是誰在為空間好?”
    “到頭來吃力不討好。他們就不想想,真要把我們逼急了……”
    李世民:“隋文帝,這種事我們不做,但這話也不能由我們說出來。”
    “他們不是說為了大局可以委屈我們一次嗎?”
    “我們就反著來,以退為進。隻要能落實改革,選沒選上無所謂。”
    李治也接話道:“再說了,他們失敗了,他們不服輸不是他們的問題嗎?”
    此時,感染者那邊,王莽很快就成了傳言的焦點。
    因為唐朝能存在多久會影響之後的格局,叛亂還沒平定,不確定性很大。
    而王莽又是唯一知曉一切的。他們就來王莽這邊問問題。
    王莽:“嗯,這個問題確實重要,也很關鍵,正所謂問題的關鍵。”
    “因此呢,我們要正確把握關鍵問題……”
    胡亥:“王莽,說人話。”
    “好吧,你們看看現成的例子就行了啊。規律又都差不多。”
    人群很快就散了。弄清楚王莽的暗示後,傳言又發生變化了。
    唐朝國祚綿長,你李世民不差這一次,輸了又能怎麽樣。
    這個傳言可以直接由楊堅和拓跋珪來反駁。
    拓跋珪:“願賭服輸,我們難道不能爭取嗎?”
    “再說了,人家李世民的事,跟我們的爭取又有什麽關係?”
    楊堅:“到這個份上,我有話就一起說了。”
    “我們都希望空間變好,隻要改革順利進行,其他的都無所謂。”
    宇文泰剛要反駁,但楊堅沒給他這個機會。
    “鄙人不才,都是靠人提攜才到了這個位置。才能也不算突出。”
    “所以,你們要選出最合適的人。”
    對,現在要放低姿態,見好就收。
    楊家本來就一無所有,就是現在失敗了,至少也有了影響力。
    另一邊,李世民很快就猜到了那些傳言的來源。
    不可能是感染者,隻能是嬴政和劉邦。
    原因很簡單,感染者其實比誰都害怕冷戰的發生。
    事實也正是如此,王莽一回到屋裏,就立刻給他們發了意識通訊。
    “聽著,你們一定要想辦法阻止冷戰的發生。如果輸了也要勸住嬴政和劉邦啊。”
    “要是真到那一步,李世民正好可以借此順手消滅我們了。”
    孫權:“王莽,你是想把李隆基及後麵的唐朝皇帝都拉過來嗎。”
    “我現在完全明白你之前的話了。”
    王莽沒有回複,算是默認了。
    劉義隆:“那冷戰的事我們再想想辦法吧。至少要先撐過這幾天。”
    “明天還不知道會發生什麽呢。”
    陳霸先:“我其實覺得冷戰不可能打的起來。”
    “李世民沒有這個意圖,劉邦他們也沒有這個準備。”
    “先看看明天的結果吧。”
    ……
    這天晚上也出了不少事。
    姚萇最近一直躲著,但還是沒躲過。一群蒙麵人把他從房間裏拖了出去一頓毆打。
    而姚興和姚泓特別“巧合”地被叫到後勤組工作了。
    司馬懿倒是沒挨打,也就是被堵在樓裏不讓出來了而已。
    李家的人依然在機房加班,順便看看大唐的情況。
    李世民把戰報丟在了一邊,連連歎氣。
    “唉,沒法看,就是在菜雞互啄。”
    父慈子孝之後,安慶緒卻沒有能力,還與史思明關係不和。
    但在叛軍分裂的同時,唐朝也在內鬥。
    妃子張良娣與太監李輔國結盟,利用李倓和長子李豫敏感的關係,讓李倓背上黑鍋。
    李亨為穩住李豫的地位,將李倓處死。
    沒收到李亨登基的消息時,李隆基還讓李亨的弟弟李璘任節度使,以此分割李亨的權力。
    李亨登基後,李璘沒有認清自己的地位還意圖在江南造反,最終被平定。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前線,張巡和許遠在睢陽堅守長達十個月,以不到一萬的兵力殺敵十二萬。
    757年10月,睢陽被攻破,此時城中的百姓大多都被吃完了。
    前線的將士作戰如此賣力,但並沒有得到中央軍的救援。
    李泌、郭子儀都認為,此時應當優先進攻叛軍大本營範陽。
    隻要範陽被攻破,叛軍大亂,就被困在了長安和洛陽,自然就被平定了。
    李亨:“前線的將士隻要奮勇殺敵就可以,朕要考慮的事就多了!”
    太上皇怎麽能待在蜀地呢?應該先收複長安,將父皇接回照控)顧製)才行。
    李亨不聽李泌的建議,就是要反攻長安,然後官軍大半年的時間用了三次都沒拿下。
    沒辦法,李亨隻能聯合回紇向其借兵,約定事成之後放任回紇兵劫掠長安和洛陽。
    757年9月,收複長安,10月,收複洛陽。
    在主帥李豫的斡旋之下,回紇沒有劫掠長安,隻是劫掠了洛陽而已。
    河南也被收複,李亨進行了一些改製,也赦免了一些叛軍人士。
    這本來是好的,但李亨幻想能通過詔安徹底平定河北。
    史思明向朝廷假意投降,叛軍明麵上隻剩下安慶緒了。
    李亨派郭子儀、李光弼等人圍攻安慶緒,但沒有設置主帥,讓太監魚朝恩為監軍。
    原因很簡單,他疑心病重。
    郭子儀功高震主,不能讓他做主帥。李豫做主帥的話要是效仿自己在前線登基呢?
    史思明降而複叛,安慶緒在圍攻下向他求援,承諾將皇位讓給他。
    史思明立刻同意,南下攻打朝廷。安慶緒被唐軍圍在了鄴城長達七個月。
    759年1月,史思明稱燕王。雖然他擊敗了幾次唐軍,但就是故意吊著安慶緒。
    唐軍本來就指揮混亂,又在圍攻鄴城中被消耗了不少。
    3月,史思明終於坐收漁翁之利,在鄴城擊敗唐軍。
    之後,史思明將安慶緒殺害,然後稱帝,國號依然為燕。
    叛亂就這樣死灰複燃。
    ……
    李世民:“軍隊也是臨時拚湊的。各方麵全有問題。”
    “李亨的疑心本質上就是他能力不行。”
    不過唐朝的事先放一放吧,現在天已經亮了,最終的結果就要出來了。
    所有皇帝都聚集在了中央廣場上,他們很明顯地分成了兩組。
    四位確定的統籌就站在各自隊伍的前麵。
    後勤組的代表全都走到了前麵,宣布了最後的結果。
    劉裕當選。李家陣營沒有控場。
    意料之中,剩下三個人中楊堅是最弱的,而拓跋珪畢竟從來沒當過,沒有經驗。
    所有感染者都鬆了口氣,這下他們的壓力就沒那麽大了。
    嬴政和劉邦也輕鬆了一些,總算把李世民給壓住了。
    接下來就看大唐後麵的發展了,然後再想出新的對策。
    現在這個叛亂反反複複的,也不知道何時才能平定。
    李世民有些失望,這下以後的改革的阻力就大了。
    但也不是完全不能推行下去。而且,隻要大唐能撐到850年,後麵的機會依然很大。
    這一次的競爭就把空間推入冷戰的邊緣了,要是不改革,下一次會更加嚴重。
    至少自己上任了,對付感染者就更加方便了。現在他腦子裏就有了個計劃。
    ……
    下午,王莽剛從工業空間回來,手上拿著武則天的一份聲明。
    她就要離開了,而且絕對不會帶走任何資源。離開的飛船是完全靠自己造出來的。
    “王莽,你是21世紀的人,應該更理解我的想法。”
    “這份聲明就麻煩你交給後勤組或者統籌皇帝了,在此謝過。”
    但就在這時候,他恰好遇到了李世民。
    李世民又看到了他手上的報告,就問了一句。
    遇到誰不好,怎麽偏偏遇到的是他啊。
    李世民是統籌皇帝,而且人物關係擺在那,他無疑是最時候接下聲明的人。
    王莽沒有任何理由回絕,隻能硬著頭皮在那裏周旋。
    李世民歎了口氣。
    “唉,有這種事,見醜了。也真是麻煩了你一趟。”
    王莽:“哎呀,那裏那裏。”
    才麻煩我一趟而已,沒什麽,你本人麻煩我的次數多了去了。
    好,現在他沒有說話,我可以趁機離開了。
    但王莽剛沒走幾步,李世民冷不丁地把他叫住了。
    “我直說了,有件事情想找你商量。”
    “什麽?”
    “是有關晉宣帝的事,我想與你們合作。”
    ……
    喜歡皇帝們的燒腦智鬥請大家收藏:()皇帝們的燒腦智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