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籌備在雲隱山秘境修房子
字數:3171 加入書籤
竹韌推開墨竹居洞府大門,走進客廳,在矮榻上坐下。
“那老板娘最後塞給你的油紙包……”竹韌忽然抽了抽鼻子,看著正往茶壺裏添新水的蘇小桃,“是炸小魚幹吧?我聞著椒鹽味兒了。”
蘇小桃手腕一傾,熱水衝開碧綠色的茶葉:“就你鼻子靈。說是今早溪裏撈的白條魚,炸多了沒賣完。”她頓了頓,聲音裏透出點極淡的笑意,“其實是想換我們籃子裏那幾朵紫地耳。”
林紅袖倚在矮榻上:“你換了?”
“沒全換。”蘇小桃拎起滾燙的茶壺,倒了三杯茶。
竹韌窸窸窣窣地,翻開那個鼓囊囊的油紙包。炸得焦黃的小魚幹堆成小山,每一根都均勻裹著晶亮的椒鹽和辣椒末。
“火候是好。”他拿起一條小魚,嚼了起來,含糊不清地評點,順手抓了一把塞給旁邊的林紅袖,“比上次西市老李頭炸的透,骨頭都酥了。”
林紅袖下意識接了滿手滾燙的小魚,油漬瞬間沁進指縫。她蹙眉瞪了竹韌一眼,卻也沒扔,隻拈起一根慢慢嚼了:“佐料放多了,鮮得發假。”
“野味館子都這樣。”竹韌渾不在意地又吃了一條小魚,就著蘇小桃斟好的熱茶灌了一大口,“真用魔材熬高湯,一碗湯敢賣你十塊魔石。”
茶是尋常的炒青,苦底重,但勝在解膩。
竹韌將最後一條炸小魚拋進嘴裏,嚼得哢嚓作響,忽然眼睛一亮:“我說,雲隱山秘境裏頭……是不是該搭個落腳的地方?”
蘇小桃正收拾著茶幾上的魚骨,聞言動作頓了頓,抬頭時眼裏帶著詢問:“竹公子的意思是,要在裏頭蓋屋子?”
“不然呢?”竹韌一拍大腿,“總不能坐在露天地吧!”
林紅袖把茶蓋往杯上一磕,發出清脆的聲響:“修煉室必須建在魔脈交匯處。”她指尖沾了茶水,在桌麵畫出三道交錯的水痕,“東側崖壁下有三條魔脈穿過,魔氣最盛。”
“那我可消受不起。”竹韌連連擺手,他指向水痕西麵,“溪水拐彎那塊平地瞧見沒?魔氣稀薄得幾乎沒有,正適合我。”
蘇小桃忽然輕聲插話:“灶台得砌在風口下頭。”見兩人轉頭看她,“不然油煙該嗆著人。”
竹韌噗嗤樂了:“還是小桃想得周到!要不這樣……”他抓起幾顆瓜子擺在桌麵,“正屋擱中間,東邊在魔脈上修兩間修煉室給紅袖和小桃,西邊蓋間幾乎沒有魔氣的修煉室給我。後院把廚房、儲物間和雜物間都捎帶上!”
林紅袖突然用指甲在茶水裏劃了道線:“客廳要鋪焰彩石。”
三人腦袋漸漸湊到一處,炭筆尖在粗紙上沙沙遊走。當深夜時,那張紙上已是梁柱交錯,連廚房煙道拐幾個彎都標得清清楚楚。
次日晌午,日頭正烈,赤焰城西市的材料坊卻是一片蔭涼。高大的棚頂遮去了大半陽光,隻餘幾縷光柱從縫隙中漏下,照在堆積如山的青灰色石料上。
竹韌站在一大堆青岡石前,指節叩了叩石麵,側耳聽著那沉悶紮實的回響。“老板,這青岡石怎麽賣?”他揚聲問道。
一個圍著皮質圍裙的壯實漢子從裏間走出來,手裏還拿著丈量的繩尺:“道友好眼力,這是北山新坑的青岡石,結實耐風化。按規矩,一立方丈這個數,三十塊魔石。”他伸出三根粗黑的手指。
林紅袖在一旁瞥了眼石料成色,微微點頭:“我們要三百立方丈,價錢便宜些。”
老板掐指算了算:“這已經是實價了,不過您要是再訂些別的,可以優惠兩魔石。”他目光掃過三人,帶著生意人特有的精明。
蘇小桃正站在不遠處一片色彩斑斕的石板前。那些石板呈暖色調,深淺不一的橙紅與金褐色澤在其中自然流淌。“這就是焰彩石?”她指尖輕觸表麵,觸感光滑微涼。
“姑娘放心,這個是赤焰城地界的特產,都是從死火山裏,采出來的上好焰彩石板,隔熱防潮,踩著也舒服。”老板趕忙湊過來介紹,“鋪房間地麵最合適不過。”
“各間屋子都要鋪。”林紅袖走過來,大致估量了一下,“先要三千塊。”
竹韌已經溜達到堆放木材的區域,摸著下巴看那些去了皮的粗大原木和整齊碼放的椽子、檁條。“鐵木椽子……鐵木檁條……嗯,還得要些板材做門窗。”他嘀咕著,轉頭問:“老板,木材優惠力度大嗎?”
“放心,優惠力度非常大!”老板臉上笑開了花,忙不迭地取過紙筆,“您幾位把單子列全,木料、石料、瓦片,小店都能備齊,省事!”
接下來便是細致的挑選與討價還價。林紅袖負責核定青岡石的方數和焰彩石的塊數,檢查有無暗裂。竹韌則跟老板討論鐵木椽子的粗細是否夠承重,鐵木檁條的長度是否合適。蘇小桃默默計算著各色瓦片的數量,偶爾詢問哪種更耐風雨。
坊子裏隻聽得見丈量尺寸的拉尺聲、計算價格的算盤珠響、以及幾人低聲商議的瑣碎話語。
最終定下了三百立方丈青岡石、三千塊焰彩石板、足夠屋架結構的杉木鬆木料、以及滿滿十車的青黑色陶瓦。
談妥了總價,竹韌取出十個儲物袋,把所有材料都裝了進去。
付完貨款,走出石材坊時,午後的陽光正好曬在頭頂。竹韌長長舒了口氣:“搞定!”
林紅袖檢查著手中的建材清單,嗯了一聲。
蘇小桃輕聲道:“明天……就能開始蓋了。”
三人沿著市集的石板路往回走,商量著去酒樓裏慶祝一下,即將開工修房子。
竹韌推開“醉雲居”的木門,喧囂裹著酒菜香氣撲麵而來。跑堂肩上搭著白巾,托著堆成小山的蒸籠在桌椅間靈活穿梭,嗓門亮得壓過了滿堂嘈雜:“三位客官裏邊請,三樓雅座剛好空出一桌臨窗的!”
三人踏上樓梯,走到三樓靠窗的方桌前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