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梁祝 ——庾夕17

字數:4444   加入書籤

A+A-


    第199章梁祝 ——庾夕17
    馬文才那邊不知和馬太守說了什麽,反正庾夕接到來信,知道的消息就是他已經遠赴邊關。
    而庾夕回到家中之後,因外麵世道越來越亂,庾翼也不敢讓她再去書院。
    更是為了確保庾家下一代,秘密轉移部分人員。
    而庾夕赫然在名單之中,時間緊迫,庾夕隻來得及托馬文才的手下寄一封信出去,就隨著家族,匆匆前往家族密地。
    外麵馬文才留守的人,還來不及接到下一步指示,庾夕等人就已經消失在茫茫人海之中。
    他接到庾夕的信件的時候,已經晚了。
    雖然著急庾夕到底被帶往何處,但 他更是知道,隻有他在戰場上取得了勝利,他和庾夕才有未來。
    若是庾家到了最後,真被排擠出權力中心圈,那他和庾夕就真沒有未來了!
    而且,據他埋的探子來報,如今朝中局勢緊張,庾家所支持的一脈皇子顯然已經處於劣勢。
    庾夕待在庾家,確實太過冒險。
    於是,接下來的時間裏,馬文才專心戰事。
    而自馬文才進入邊關,之前氣勢洶洶的北方胡人,也被攔下了腳步!
    馬文才以雷霆手段掌握邊關軍隊之後,將北方大軍橫掃出境,將更是他們徹底趕出了玉門關之外。
    捷報頻頻傳入京師,就在眾人以為晉朝終於進入穩定期的時候,馬文才卻舉起了造反大旗,直接自封為王。
    一時間,人心惶惶!
    之前大家在得知馬文才曾就讀 於尼山書院的時候,讓尼山書院很是名聲大噪了一陣。
    如今慕名而來的人,絡繹不絕。
    為此,書院不得不發布公告,限製招生人數。
    而之前馬文才在書院留下的伏筆,也起到了作用。
    卻說,這山長王世玉在得知馬文才在邊關勇猛殺敵,逼退胡人之後。
    想起馬文才在走之前與他說過的話,毅然聯合陶淵明。
    兩人合力將躲在深山野林的那些有誌之士集合起來,全部前往邊關。
    馬文才在收到信件之後,也是派兵馬前去接應。
    這批人來了之後,就積極替,馬文才處理後勤。
    讓馬文才能專心帶兵,不至於版圖擴得太大,無人管理。
    這批被王世玉忽悠來的人才,本以為晉朝即將迎來中興。
    他們還在營帳裏翹首以盼,卻沒想到馬文才這廝,竟然直接豎起造反的大旗。
    他們自得了消息之後,一群人就將王世玉和陶淵明給堵住了,顯然要他們給個交代。
    王、陶兩人哪裏想到馬文才竟然來這出。
    當日談話也未說到要造反啊。
    如今他們騎虎難下。
    他們大張旗鼓的,遠赴邊關,前來支援馬文才後方的事,根本沒有遮掩。
    如今那些世家大族裏誰不知道他們投奔了馬文才。
    他們已經沒有回頭路可走,是不造反也得跟著造反。
    王世玉心中也是有決斷的,當即心一狠,對著眾人說道:
    “我王某人確實不知此事,但事已至此,我等絕無回頭路可走。”
    陶淵明也站在一旁鼓動道:
    “如今馬將軍將胡人攆至玉門關外,我中原才得以喘息,如此豐功偉績,朝堂也容不下他,若是我中原失去了馬將軍。”
    陶淵明眼神幽幽的看向眾人:
    “若是失去馬將軍,我中原將再次麵臨胡人踐踏的場景!”
    眾人聽到這裏,雖然對馬文才如此做法不認可,可陶淵明說的確實沒錯。
    中原地區好不容易出了個如同霍去病一樣勇猛的虎將,說什麽也不能在這時候給他拖後腿!
    能被請來的都是有真才實學的,而且也是真心憂心社稷的。
    若他們真是那貪慕榮華富貴者,也不會歸隱山林。
    能被王世玉請來的,也都是與他知心、交心之輩。
    若不是心有社稷,又怎會遠赴邊關吃苦。
    如今中原大地確實再也經受不住戰火的洗禮了。
    眾人紛紛表示,要力保馬將軍,絕不能讓馬將軍被朝堂威脅。
    這話的意思,大概就是願意跟著造反了。
    隻到底文人墨客,不願把話說透徹。
    而且,眾人都是做過官,或者深諳官場之道的。
    馬文才本身家世不是屬於頂尖的那一批,若真到了班師回朝那日。
    如今朝中奸臣當道,還真說不定會做出卸磨殺驢的事來。
    雖然他們也不想相信,可玩過官場的人,向來心思複雜。
    與其到時候被摘了果子,還不如馬文才這樣徹底幹翻。
    而且,他們都是一把老骨頭了,能陪著王世玉一起,還不是放不下戰火紛飛中的老百姓!
    自古戰爭,苦的還是老百姓啊!
    眾人在王世玉的帳內商量了一宿,最終大家還是覺得跟著馬文才。
    至少從目前來看,馬文才還是有當明主的潛力。
    再加上他們這些老骨頭在後麵撐著,隻要馬文才武力一直在線,他們就能把後方給他穩固了!
    當黎明將至,眾人才一臉困頓的離去。
    事後,王世玉留下陶淵明,對著其陰陽怪氣的說道:
    “你是不是早就猜到馬文才那小子想幹什麽了?”
    陶淵明歎了口氣,無奈的說道:
    “我是真不知道,不然我哪會將老友們都叫來。”
    王世玉卻指著他搖頭不已,這老東西,一看就是有東西瞞著。
    難怪當即答應得這麽爽快!
    其實陶淵明卻是在書院的時候,就猜到馬文才絕不是池中物。
    可卻絕不敢想象他竟然能做到這個地步!
    事實上,真正心有定論的,是在來到這裏之後。
    出了書院的馬文才,就像是猛虎一般,一路勇猛無前,所向披靡!
    更是在看到馬文才每攻下一城,就全麵的接手此地,根本不管朝廷派來的人。
    那時他心中就有猜想。
    直到馬文才玉門關大捷,徹底豎起造反的大旗,這才真正的心落到實處。其實,若說他對晉朝沒有感情是假的。
    但晉朝內部已然腐朽,若是在一顆腐朽的木頭上重新嫁接,終究撐不了多久。
    還不如破舊立新,徹底更換新局麵。
    而且,若是他所料不錯,上虞庾家,也不好說。
    喜歡綜影視:炮灰女配來襲,不服憋著請大家收藏:()綜影視:炮灰女配來襲,不服憋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