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張劍講西遊記
字數:4963 加入書籤
在靈幻星一處靜謐的山穀中,微風輕拂,花草搖曳。張劍被一群好奇的靈幻星人簇擁著,大家都聽聞張劍知曉許多來自地球的奇妙故事,今日便央求他講一講。張劍思索片刻,笑著說道:“那我便給你們講講《西遊記》的故事吧,這可是地球流傳千古的神話巨著。”眾人立刻圍坐得更近,目光中滿是期待。
“在東勝神洲的海外有一國土,名曰傲來國。國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喚為花果山。這花果山正當頂上,有一塊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圍圓。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圍圓,按政曆二十四氣。上有九竅八孔,按九宮八卦。四麵更無樹木遮陰,左右倒有芝蘭相襯。蓋自開辟以來,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華,感之既久,遂有靈通之意。內育仙胞,一日迸裂,產一石卵,似圓球樣大。因見風,化作一個石猴。五官俱備,四肢皆全。便就學爬學走,拜了四方。目運兩道金光,射衝鬥府。”
張劍生動地描述著,眾人腦海中不禁浮現出那神奇的畫麵:一塊仙石在花果山頂,曆經歲月吸收天地精華,突然迸裂,一隻石猴誕生,雙目金光四射,震撼天地。
“這石猴在山中與狼蟲為伴,虎豹為群,獐鹿為友,獼猿為親。夜宿石崖之下,朝遊峰洞之中。一日,群猴避暑,都在鬆陰之下頑耍。一群猴子耍了一會,卻去那山澗中洗澡。見那股澗水奔流,真個似滾瓜湧濺。古雲:‘禽有禽言,獸有獸語。’眾猴都道:‘這股水不知是那裏的水。我們今日趕閑無事,順澗邊往上溜頭尋看源流,耍子去耶!’喊一聲,都拖男挈女,喚弟呼兄,一齊跑來,順澗爬山,直至源流之處,乃是一股瀑布飛泉。眾猴拍手稱揚道:‘好水!好水!原來此處遠通山腳之下,直接大海之波。’又道:‘那一個有本事的,鑽進去尋個源頭出來,不傷身體者,我等即拜他為王。’連呼了三聲,忽見叢雜中跳出一個石猴,應聲高叫道:‘我進去!我進去!’”
說到此處,張劍故意停頓,賣了個關子。一個靈幻星少年著急地問道:“那石猴進去了嗎?後來怎麽樣了?”張劍笑著繼續講:“那石猴瞑目蹲身,將身一縱,徑跳入瀑布泉中,忽睜睛抬頭觀看,那裏邊卻無水無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橋梁。他住了身,定了神,仔細再看,原來是座鐵板橋。橋下之水,衝貫於石竅之間,倒掛流出去,遮閉了橋門。卻又欠身上橋頭,再走再看,卻似有人家住處一般,真個好所在。石猴大喜,急抽身往外便走,複瞑目蹲身,跳出水外,打了兩個嗬嗬道:‘大造化!大造化!’眾猴把他圍住,問道:‘裏麵怎麽樣?水有多深?’石猴道:‘沒水!沒水!原來是一座鐵板橋。橋那邊是一座天造地設的家當。’眾猴道:‘怎見得是個家當?’石猴笑道:‘這股水乃是橋下衝貫石橋,倒掛下來遮閉門戶的。橋邊有花有樹,乃是一座石房。房內有石鍋、石灶、石碗、石盆、石床、石凳。中間一塊石碣上,鐫著‘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真個是我們安身之處。裏麵且是寬闊,容得千百口老小。我們都進去住,也省得受老天之氣。’眾猴聽得,個個歡喜。都道:‘你還先走,帶我們進去,進去!’石猴卻又瞑目蹲身,往裏一跳,叫道:‘都隨我進來!進來!’那些猴有膽大的,都跳進去了;膽小的,一個個伸頭縮頸,抓耳撓腮,大聲叫喊,纏一會,也都進去了。跳過橋頭,一個個搶盆奪碗,占灶爭床,搬過來,移過去,正是猴性頑劣,再無一個寧時,隻搬得力倦神疲方止。石猴端坐上麵道:‘列位嗬,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你們才說有本事進得來,出得去,不傷身體者,就拜他為王。我如今進來又出去,出去又進來,尋了這一個洞天與列位安眠穩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為王?’眾猴聽說,即拱伏無違。一個個序齒排班,朝上禮拜,都稱‘千歲大王’。自此,石猴高登王位,將‘石’字兒隱了,遂稱美猴王。”
“美猴王在花果山享樂天真,過了三四百年後,一日,與群猴喜宴之間,忽然憂惱,墮下淚來。眾猴慌忙羅拜道:‘大王何為煩惱?’猴王道:‘我雖在歡喜之時,卻有一點兒遠慮,故此煩惱。’眾猴又笑道:‘大王好不知足!我等日日歡會,在仙山福地,古洞神洲,不伏麒麟轄,不伏鳳凰管,又不伏人間王位所拘束,自由自在,乃無量之福,為何遠慮而憂也?’猴王道:‘今日雖不歸人王法律,不懼禽獸威嚴,將來年老血衰,暗中有閻王老子管著,一旦身亡,可不枉生世界之中,不得久注天人之內?’眾猴聞此言,一個個掩麵悲啼,俱以無常為慮。隻見那班部中,忽跳出一個通背猿猴,厲聲高叫道:‘大王若是這般遠慮,真所謂道心開發也!如今五蟲之內,惟有三等名色,不服閻王老子所管。’猴王道:‘你知那三等人?’猿猴道:‘乃是佛與仙與神聖三者,躲過輪回,不生不滅,與天地山川齊壽。’猴王道:‘此三者居於何所?’猿猴道:‘他隻在閻浮世界之中,古洞仙山之內。’猴王聞之,滿心歡喜道:‘我明日就辭汝等下山,雲遊海角,遠涉天涯,務必訪此三者,學一個不老長生,常躲過閻君之難。’”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靈幻星的聽眾們聽得如癡如醉,有的不禁為美猴王的深謀遠慮而點頭稱讚。
“次日,美猴王早起,教:‘小的們,替我折些枯鬆,編作筏子,取個竹竿作篙,收拾些果品之類,我將去也。’果獨自登筏,盡力撐開,飄飄蕩蕩,徑向大海波中,趁天風,來渡南贍部洲地界。猴王參訪仙道,無緣得遇。在於南贍部洲,穿長城,遊小縣,不覺八九年餘。忽行至西洋大海,他想著海外必有神仙。獨自個依前作筏,又飄過西海,直至西牛賀洲地界。登岸遍訪多時,忽見一座高山秀麗,林麓幽深。他也不怕狼蟲,不懼虎豹,登山頂上觀看。正觀看間,忽聞得林深之處,有人言語,急忙趨步,穿入林中,側耳而聽,原來是歌唱之聲。歌曰:‘觀棋柯爛,伐木丁丁,雲邊穀口徐行,賣薪沽酒,狂笑自陶情。蒼逕秋高,對月枕鬆根,一覺天明。認舊林,登崖過嶺,持斧斷枯藤。收來成一擔,行歌市上,易米三升。更無些子爭競,時價平平,不會機謀巧算,沒榮辱,恬淡延生。相逢處,非仙即道,靜坐講黃庭。’猴王大喜,道:‘神仙原來藏在這裏!’即忙跳入裏麵,仔細再看,乃是一個樵子,在那裏舉斧砍柴。但看他打扮非常:‘頭上戴箬笠,乃是新筍初脫之籜。身上穿布衣,乃是木綿撚就之紗。腰間係環絛,乃是老蠶口吐之絲。足下踏草履,乃是枯莎槎就之爽。手執衠鋼斧,擔挽火麻繩。扳鬆劈枯樹,爭似此樵能!’猴王近前叫道:‘老神仙!弟子起手。’那樵漢慌忙丟了斧,轉身答禮道:‘不當人!不當人!我拙漢衣食不全,怎敢當“神仙”二字?’猴王道:‘你不是神仙,如何說出神仙的話來?’樵夫道:‘我說甚麽神仙話?’猴王道:‘我才來至林邊,隻聽的你說:“相逢處,非仙即道,靜坐講黃庭。”黃庭者,上清之經也。非神仙而何?’樵夫笑道:‘實不瞞你說,這個詞名做滿庭芳,乃一神仙教我的。那神仙與我舍下相鄰。他見我家事勞苦,日常煩惱,教我遇煩惱時,即把這詞兒念念。一則散心,二則解困。我才有些不足處思慮,故此念念。不期被你聽了。’猴王道:‘你家既與神仙相鄰,何不從他修行?學得個不老之方?卻不是好?’樵夫道:‘我一生命苦,自幼蒙父母養育至八九歲,才知人事,不幸父喪,母親居孀。再無兄弟姊妹,隻我一人,沒奈何,早晚侍奉。如今母老,一發不敢拋離。卻又田園荒蕪,衣食不足,隻得斫兩束柴薪,挑向市廛之間,貨幾文錢,糴幾升米,自炊自造,安排些茶飯,供養老母,所以不能修行。’猴王道:‘據你說起來,乃是一個行孝的君子,向後必有好處。但望你指與我那神仙住處,卻好拜訪去也。’樵夫道:‘不遠,不遠。此山叫做靈台方寸山。山中有座斜月三星洞。那洞中有一個神仙,稱名須菩提祖師。那祖師出去的徒弟,也不計其數,見今還有三四十人從他修行。你順那條小路兒,向南行七八裏遠近,即是他家了。’猴王用手扯住樵夫道:‘老兄,你便同我去去。若還得了好處,決不忘你指引之恩。’樵夫道:‘你這漢子,甚不通變。我方才這般與你說了,你還不省?假若我與你去了,卻不誤了我的生意?老母何人奉養?我要斫柴,你自去,自去。’猴王聽說,隻得相辭。出深林,找上路徑,過一山坡,約有七八裏遠,果然望見一座洞府。挺身觀看,真好去處!但見:‘煙霞散彩,日月搖光。千株老柏,萬節修篁。千株老柏,帶雨半空青冉冉;萬節修篁,含煙一壑色蒼蒼。門外奇花布錦,橋邊瑤草噴香。石崖突兀青苔潤,懸壁高張翠蘚長。時聞仙鶴唳,每見鳳凰翔。仙鶴唳時,聲振九皋霄漢遠;鳳凰翔起,翎毛五色彩雲光。玄猿白鹿隨隱見,金獅玉象任行藏。細觀靈福地,真個賽天堂!’又見那洞門緊閉,靜悄悄杳無人跡。忽回頭,見崖頭立一石碑,約有三丈餘高、八尺餘闊,上有一行十個大字,乃是‘靈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美猴王十分歡喜道:‘此間人果是樸實。果有此山此洞。’看勾多時,不敢敲門。且去跳上鬆枝梢頭,摘鬆子吃了頑耍。”正吃著鬆子,忽然洞門“吱呀”一聲開了,從裏麵走出一個道童。這道童眉清目秀,手持拂塵,腳步輕盈。美猴王連忙跳下鬆枝,上前拱手道:“仙童,煩請通稟你家祖師,就說海外來的求道者求見。”道童上下打量了一番美猴王,微微一笑道:“你且隨我進來吧,祖師早已料到你今日會來。”
美猴王滿心歡喜,跟著道童進了洞。洞內雲霧繚繞,仙氣彌漫,各種奇珍異寶閃爍著光芒。穿過幾道回廊,來到了一處寬敞的大廳,隻見一位白發蒼蒼、仙風道骨的老者端坐在蒲團之上。美猴王立刻拜倒在地,說道:“祖師,我為求長生不老之術,曆經千辛萬苦來到此處,望祖師慈悲,收我為徒。”須菩提祖師看著美猴王,眼中閃過一絲笑意,緩緩說道:“既如此,你且留下,日後便看你的造化了。”美猴王聽後,心中大喜,重重地磕了幾個響頭,從此開啟了他在靈台方寸山的學藝生涯。 美猴王在靈台方寸山開始了學藝生活。起初,祖師隻是讓他與眾師兄弟一起學習灑掃應對、進退周旋之節。日子一天天過去,美猴王雖勤勉,但心中對長生不老之術的渴望愈發強烈。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三年後的一天,祖師登壇講道,問眾弟子想學何道。美猴王卻一心隻在長生上,言語間惹得祖師佯裝惱怒,拿起戒尺在他頭上打了三下,倒背著手,走入中門,將門關了。眾人皆以為美猴王惹禍,紛紛埋怨。美猴王卻心中暗喜,原來祖師這是在暗示他三更時分從後門進去傳他道法。
到了三更,美猴王輕手輕腳來到祖師房內。祖師見他果然聰慧,便將七十二變的口訣傳授給了他。美猴王悟性極高,很快便學會了變化之術。祖師又教他筋鬥雲,一個筋鬥便能十萬八千裏。美猴王本領大增,心中歡喜不已,也更加期待未來的修仙之路。
美猴王學會了七十二變和筋鬥雲後,在同門師兄弟麵前難免有些得意。一日,師兄弟們攛掇他展示本領,美猴王便施展七十二變,一會兒變作大樹,一會兒變作飛鳥,引得眾人陣陣喝彩。然而,這喧鬧聲驚動了須菩提祖師。祖師怒氣衝衝趕來,斥責美猴王如此炫耀,日後必惹出大禍。美猴王自知犯錯,低頭認錯。祖師長歎一聲,告訴美猴王他已不能再留在此處,讓他即刻下山,且不許說出是自己的徒弟,否則定不輕饒。美猴王雖心中不舍,但也不敢違抗祖師命令。他拜別祖師,一個筋鬥翻出了靈台方寸山。回到花果山後,美猴王發現山中猴群正遭受其他妖怪欺淩。他怒從心頭起,施展所學本領,打得妖怪們落花流水,重新奪回了花果山的統治權。從此,美猴王憑借高強本領,帶領猴群過上了安穩日子,同時也在江湖中漸漸有了名氣。
喜歡廢脈修仙決請大家收藏:()廢脈修仙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