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邊陲烽煙起
字數:4836 加入書籤
在楊敬的運作下,播州北境的城池和將卒,紛紛歸順貴州經略安撫司。
為了日後更好的治理播州地界,王焱將特意將播州的將卒單獨編出一軍,名曰遵義軍。
遵義軍的人數約為5000,皆是王焱在播州軍中挑選的精銳。
遵義軍不設置都統,由王焱直接指揮。
光烈二十三年7月,齊蒼海先是抵達奉節城,再由奉節城趕赴婁山關,接管貴州軍。
當他抵達婁山關,接管貴州軍時,貴州軍上下都是一片噓聲。
所有人都不歡迎這個空降的都統來指揮他們。
齊蒼海對於皇帝突然任命他來掌管貴州軍這件事,也是非常蛋疼。
雖然升官了,但是壓力也陡然增高了。
甚至比在禁軍時更讓人煩悶了。
貴州軍中,皆是王焱一手提拔的軍官,他一個外人插一腳進來,肯定會遭到排擠。
這是必然的。
齊蒼海軍事能力一般,但對軍隊運轉卻是門清,故而不願來趟這一渾水。
皇帝隻知道齊蒼海和王焱存在階級對立。
卻不考慮齊蒼海是否願意對抗王焱。
隻能說是想法太過片麵。
齊蒼海進入婁山關後,異常低調,生怕惹怒了王焱。
對於貴州軍的指揮權,表示完全聽從王焱的調遣。
而皇帝派來的督軍曹振,也隻敢在桐梓城中假意督軍,甚至不願踏入婁山關半步。
這為王焱帶去了諸多便利。
否則一邊指揮軍隊打仗,一邊還要與宦官、外臣勾心鬥角,想要更快製服播州,就將困難險阻。
養雞池地勢平坦,楊子聰推演戰場變化,無論如何排兵布陣,最後隻得出一個結論,播州軍無法戰勝大理軍。
大理軍的數百頭戰象,擁有對戰場所向披靡的碾壓性實力。
這是播州軍所不具備的能力。
八月,思州的援軍一萬,抵達播州軍大營,楊子聰得到援助,雙方兵力仍然懸殊。
五萬對十萬,戰場對決,依然沒有絕對勝算。
此時的楊子聰,也得知了水牛城、桑木關等地的守軍,暗中歸順王焱。
這讓楊子聰非常惱火。
無論他怎麽調動北麵的播州軍,最後隻能得到一個回複,貴州軍虎視眈眈,不敢擅離。
王焱在婁山關,擁有貴州軍兩萬五千人,廂軍萬餘人,以及遵義軍5000,真實兵力,約有四萬。
如果楊子聰選擇倒向王焱,得到王焱的幫助,對抗大理軍。
將不是問題。
但楊子聰隻想繼續在播州當他的土皇帝,根本不願交出世代相傳的權力。
這也為播州楊氏的滅亡埋下了伏筆。
段太明在大軍攻入播州後,便在羊苴咩城召開中南半島諸國共盟的邀請會議。
因為播州戰事的順利,令段太明在中南半島揚眉吐氣,一掃多年來段氏臣服周廷的屈辱。
而各國也十分給段太明麵子,皆是派出使臣和裝滿大量馬車的賀禮。
中南半島諸國,以安南、暹羅、蒲甘為首,另外還有高棉、寮、柔佛、淡馬錫四國。
淡馬錫屬於中南半島最南端的國家,即後世新加坡。
原本,這七國都是瞧不上大理。
中南半島會盟,也是從來沒有大理的份。
但在吐蕃、天竺等國的運作下,大理一躍成為中南半島最強大的國家。
這其中有多少水分,除了大理以外,皆是心知肚明。
段太明在羊苴咩城,召開了中南半島會盟,得七國共推,為中南半島聯盟之主,尊稱霸主。
段太明趁機邀請各國共同出兵,入侵貴州。
但實際上,對擴張領土一事,隻有安南表現的較為積極,其餘諸國皆是興致缺缺。
這也與安南和大周領土接壤有關。
其餘諸國與大周領土相隔甚遠,就算攻占,也是飛地,想要從中獲利,困難重重。
安南與嶺南相交,早就對嶺南垂涎三尺。
在大理入侵播州後,便大張旗鼓的派遣水軍,占據南海島礁,先是對崖州耀武揚威,緊接著派遣軍隊,以搜捕叛賊的名義,登陸交趾地區。
在這個時候,朝廷對交趾一帶掌控薄弱,給了安南可乘之機。
安南在占據交趾之後,便火速調遣大軍,將這塊肥肉牢牢咬在嘴裏。
等周廷收到消息,也是無比惱火。
“陛下,安南無理占據我交趾,段太明在羊苴咩城,聚盟而稱霸主,這一樁樁一件件,都是在向我大周宣戰啊!”
朝臣們義憤填膺,在朝堂之上,怒斥大理、安南兩國的侵略行為。
柴昊已經退居二線,不再參加朝議。
柴軒坐在帝位之側,代行帝權。
聽到這些煩心的事情,也是頭痛無比。
他也想派兵征討安南、大理。
奈何國庫空虛,兵力疲敝,實在難以征討。
龐美見狀,拱手道:“殿下,廣東的摧鋒軍,所向披靡,近日多次圍剿海盜,大獲成功,可調摧鋒軍入嶺南,征討安南!”
摧鋒軍都統製靡陽,在到任之後,便大力整頓軍務,賞罰分明,摒棄老弱,篩選精銳,使得摧鋒軍煥然一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不久前,橫行南海的大海盜滾海蛟,在上岸侵略時,遭到了摧鋒軍的強勢阻擊,死傷慘重,此舉令摧鋒軍聲威大振。
此後,靡陽統領摧鋒軍,又掃蕩了廣東地界上的諸多盜賊,更加聲名遠揚。
朝堂之上,對靡陽的軍事能力,給予了極大的肯定。
讚揚其有乃父之風。
糜業之後,大周又添一棟梁大將!
而數日前,皇室已經下旨,冊封糜巍為駙馬,擇日與寧熙公主成婚。
這意味著靡家與皇室聯姻。
靡家成了皇室的外戚,調動靡陽征討安南,更加合情合理。
柴軒點了點頭,對龐美的提議表示了讚同。
靡陽的摧鋒軍距離交趾最近,調動靡陽進入交趾,驅逐安南,符合用兵之道。
思慮片刻,柴軒果斷下旨,命柴軒率領摧鋒軍,即刻進入交趾,將安南的軍隊趕出交趾。
同時督促王焱的貴州軍,盡快結束播州戰事,痛擊大理軍,恢複貴州安寧。
自從全麵處理國事後,柴軒感覺自己的擔子越來越重。
每天麵對的事情,也是五花八門,繁瑣無比。
這讓柴軒產生了逃避心理,不願麵對棘手的國事軍務。
而在這個時候,總會遭到柴昊劈頭蓋臉的訓斥。
柴昊煞費苦心,留給柴軒的江山社稷,最後要被柴軒厭棄。
如此行徑,豈能不叫人生氣。
同時,柴昊也清楚,大周眼下四麵受敵,放眼天下,在大周周邊的國家,個個都是虎視眈眈,隨時都想咬下大周一口血肉。
守成之君就是想守住這一畝三分地,也是無比艱難。
難道他真的錯了?
不該以柴軒為儲君?
喜歡無雙帝業請大家收藏:()無雙帝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