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安南軍的最後一搏

字數:5390   加入書籤

A+A-


    隨著梁興烈兵敗廣州,安南軍全麵潰逃,落入安南之手的廣東諸州縣紛紛揭竿而起,以迎王師。
    短短月餘,廣東重歸周軍之手。
    靡陽整頓軍馬,得兵三萬餘人,隨即兵進梧州,響應王焱在惠水的軍事行動。
    馬洞錫和胡中庸並沒有占據廣東的意思,等靡陽在廣東重新站穩腳跟,便揮師西進。
    這也是王焱的意思,貴州這塊根據地尚未牢牢控製在手,又將廣東攥在手裏,對貴州軍集團來說,未免有一口吃成胖子的嫌疑。
    倒不如果斷一點,將廣東還給靡陽。
    並且,當務之急是與靡陽聯手,擊破惠水的安南軍。
    而擊破安南軍之後,王焱接下來就是要控製嶺南,轉道向雲南進軍,再圍困西蜀。
    這是王焱接下來的戰略構想。
    之所以把廣東還給靡陽,除了戰略層麵的考量,還有更深層次的意圖就是讓靡陽抵抗海上的倭寇。
    眼下倭寇蠶食福建、浙江等地,小半個江南都被倭寇攪得天翻地亂。
    而在福建的倭人,要不了多久,就會海陸兵進,席卷廣東。
    王焱以靡陽為屏障,抵抗倭寇,為自己爭取更多的發展時間。
    至於萬隆朝廷,拋棄武昌,返回建康的行為,在王焱看來,愚蠢的無藥可救。
    倭人舉國來攻,數十萬大軍一旦全部運抵周土,僅憑萬隆朝廷的數萬禁軍,如何能夠抵擋?
    惠水的黎隼,得知梁興烈在廣州大敗,安南軍全麵敗逃離開廣東,腦袋‘嗡’的一下子炸開了。
    安南接二連三潰敗,已經徹底喪失在周土的主動權。
    如今黎隼的摧鋒軍加上王焱的貴州軍,兩線夾擊,安南軍的勝算又削弱了三成。
    安南軍一眾將領不甘被周軍步步壓製,紛紛向黎隼請戰。
    黎隼望著沙盤,陷入了沉思。
    到了這個時候,隻有用勝利才能振奮軍心,隻有用勝利才能穩定後方人心。
    安南內部,此時各種聲音層出不窮。
    或是指責阮慶文不該窮兵黷武,或是指責黎隼辜負朝廷的期望……
    總之,安南不斷丟失攻占的地盤,令朝野上下,人心浮動。
    阮慶文深知,黎隼統率的大軍,必須用勝利挽回頹勢。
    如果連嶺南也丟失了。
    那麽,阮慶文的帝位,也算是要到頭了。
    萬隆二年,春,二月。
    寒冬過去,萬物複蘇。
    安南將士度過了他們有史以來最寒冷的一個冬天。
    感受著漸漸回溫的天氣,黎隼及一眾將士的信心逐漸回升。
    此前因寒冷致使無數士卒倒下,繼而以訛傳訛演變成的瘟疫謠言。
    終於不攻自破。
    黎隼心情大好,決定要趁人心振奮之際,揮師北進,與王焱決戰。
    與此同時,靡陽領大軍圍困梧州,與阮平誌、梁興烈的安南軍廝殺。
    向來輕視靡陽的阮平誌,更是主動引軍出城野戰。
    梁興烈在廣州大敗一場,深知摧鋒軍戰力不俗,不可輕視。
    故而勸說阮平誌不要出戰。
    但是遭到了阮平誌的訓斥,“你在廣州一敗,嚇破了膽子,已經不配為帥!”
    梁興烈雖然兵敗,但東路軍大帥的頭銜仍在。
    隻是麾下兵馬都交給了阮平誌節製。
    阮平誌出身皇室,是皇帝的心腹重臣,比他這個外臣要得皇帝信賴。
    被阮平誌劈頭蓋臉一頓臭罵,梁興烈默默退到一邊。
    放任阮平誌出城廝殺。
    靡陽、馬洞錫兩軍合兵一處,本以為阮平誌不敢出城一戰。
    誰知阮平誌自視甚高,始終小覷他們周軍。
    竟敢主動出城廝殺。
    這正合了靡陽、馬洞錫和胡中庸的心意。
    兩軍隊列,沒有開場白,隨著第一嗵鼓響,喊殺聲陡然而起。
    阮平誌自以為安南軍的戰鬥力已經遠勝周軍,畢竟安南人為了這一場戰爭,精心準備了二十年。
    每一個士卒都是從娃娃起就開始操練,如此刻苦訓練之下,戰鬥力怎能比不上周軍。
    然而事實超乎阮平誌的想象。
    雖然麾下的安南軍從小接受操練,令行禁止。
    但總是缺少了一股一往無前的狠勁。
    一旦遇到挫折,就會停滯不前。
    麵對比他們更凶更暴的周軍將卒,幾乎是見麵就倒。
    戰鬥隻進行了一個時辰,阮平誌的中軍就被衝垮。
    望著源源不斷殺來的周軍,安南軍將士丟盔棄甲,狼狽而逃。
    身為主將的阮平誌,更是被逃卒裹挾而走。
    任憑他斬殺怒吼,也無濟於事。
    梧州城內的梁興烈見狀,嚇得趕緊帶領親衛,從西門而出,逃向惠水。
    與此同時,惠水百裏外。
    黎隼引大軍擺開架勢,與王焱率領的貴州軍決戰。
    盡管黎筍的安南軍有十萬之眾,而王焱的貴州軍隻有三萬。
    但王焱絲毫不怵。
    剛剛從寒冷中緩過勁的安南軍,正是發虛的時候。
    黎隼將象軍安排在第一排,企圖在開戰時,利用象軍衝垮貴州軍防線,再以大軍壓上,全麵剿殺貴州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見到安南軍動用了象軍,王焱也是無語。
    此前大理就是用象軍對抗自己,結果被自己一把大火給擊潰了。
    黎隼憑什麽覺得安南的象軍,會比大理的象軍要強呢?
    因為現在是白天,象軍不會因為烈火而驚慌?
    接著,就見黎隼命人給戰象蒙上眼睛。
    王焱見此,默然不語。
    中南半島的這些彈丸小國打來打去,也就這點本事了!
    象軍雖然皮糙肉厚,奔騰行走間如同小型山嶽。
    可是象軍的弱點也是非常多,怕火、怕巨大的響聲,以及獅子!
    南朝宋文帝,在元嘉年間討伐林邑國,就曾對上過象兵,但是被宋軍用假獅子模型嚇退象兵,繼而大獲全勝。
    王焱雖然沒有製造假模型,但是他手上真的有獅子!
    這是從大理過來的一隊波斯商人,因為海路受限,隻能走陸路。
    他們此行,帶來了不少大周沒有的稀罕物。
    其中就有四隻成年雄獅。
    本來打算獻給大周皇帝,以換取豐厚的賞賜。
    沒想到如今的大周,因為戰事,時局混亂。
    想要朝見天子,基本不太可能。
    進了貴州境內,聽聞如今的貴州實際控製人是王焱。
    於是便將這四頭獅子進獻給王焱。
    王焱沒有錢銀賞賜,但是準許他們在貴州境內行商。
    並歡迎他們以後常來貴州行商。
    波斯商人沒有得到豐厚的賞賜,可是通過行商,依然攫取了大量財富,兌換了無數西方沒有的商品,千恩萬謝的離開了貴州。
    當然,僅憑四頭獅子,就想令數百頭象軍驚恐而潰,還是不夠的。
    所以王焱又抓來了無數野豬。
    野豬在這個時代,可不是泛泛之輩。
    正所謂一豬二熊三老虎,足見野豬的凶殘。
    黎隼站在戰車之上,眺望周軍陣營。
    見到王焱抬出了無數個蒙著黑布的籠子,粗略計算,約有上百個。
    心中頓時隱隱不安。
    同時,他隱約間還聽到了陣陣怪叫之聲。
    陣前的象軍,出現了短暫的騷動。
    那些象兵趕緊安撫戰象,平息他們的躁動不安。
    喜歡無雙帝業請大家收藏:()無雙帝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