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基建科入場

字數:3021   加入書籤

A+A-


    眾人紛紛點頭,眼神中透露出滿滿的幹勁,王為民接著說道:“和規劃局專家交流的時候,得把咱們的長遠發展規劃以及環保要求詳細講清楚,咱們廠以後可能會進行技術升級,產能也會擴大,所以規劃必須要有前瞻性。”
    技術處的張文趕忙掏出本子記錄,說道:“嗯,我會講清楚的。”
    後勤李主任也跟著說:“和當地部門建立合作關係的時候,除了原材料供應和員工生活配套方麵,還得關注一下周邊的醫療、教育等資源,這樣能讓員工沒有後顧之憂,安心在咱們廠工作。”
    李懷德看著大家積極建言獻策,心中滿是欣慰,他用力地點點頭說:“大家說得都很到位,考慮得也非常周全。
    那咱們就按照既定的分工,立刻開始行動,時間不等人,咱們要以最快的速度推進各項工作。
    我去和唐城市政府溝通,爭取土地和政策,等回四九城就去運作一機部的事情;安科長你抓緊和兩地的規劃局聯係,邀請專家來實地考察,張文你負責和設計團隊對接,完善廠區規劃圖,後勤李主任全力和當地部門建立合作關係,保障後勤供應。
    為民你還要多在技術和整體規劃上把關,大家各司其職,有問題及時溝通,咱們齊心協力,爭取讓分廠早日落地。”
    眾人齊聲應道:“好!”隨後,大家迅速開始了各自的行動,李懷德當天就聯係上了唐城市主管工業的副市長,約好了第二天見麵詳談。
    他精心準備了項目資料和規劃方案,反複演練著介紹詞,一心要把鋼廠分廠的前景描繪得無比美好,以打動副市長支持拿地。
    安科長馬不停蹄地給四九城和唐城的規劃局打電話,詳細說明了鋼廠的情況和需求,邀請專家盡快前來實地考察。他還整理了考察所需的資料,安排好了接待事宜,隻等專家們的回複。
    張文則積極和設計團隊溝通,把考察的詳細情況和大家的討論意見傳達給設計師們。他每天都和設計團隊開線上會議,討論廠區規劃圖的細節,不斷提出修改建議,力求讓規劃圖科學合理、符合未來發展需求。
    後勤李主任奔赴唐城當地的各個部門,一家一家地拜訪溝通,他和供銷社洽談合作,爭取穩定的供應渠道和優惠的價格;和學校、醫院等機構對接,了解周邊的教育、醫療資源情況,為員工的生活保障做準備。
    王為民也沒閑著,他一頭紮進技術資料和規劃方案裏,仔細補充著每一個細節,他和技術骨幹們探討新技術的應用和產能提升的可能性,為分廠的技術升級和長遠發展製定規劃。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各項工作都在有條不紊地推進著。
    很快忙完了唐城這麵的事情,地批下來了,考察團一行帶著滿滿的收獲和修改後的計劃回到了四九城。
    李懷德剛在廠裏轉了一圈,就直奔一機部,他激情澎湃地向一機部領導闡述著唐城分廠的規劃和前景,從計劃需求到技術創新,從產能提升到對地方上的帶動,每一個細節都講得頭頭是道,領導們被他忽悠的一愣一愣的,承諾會認真研究並盡快給出答複。
    安科長這邊也有了好消息,四九城和唐城的規劃局專家都對這個項目很感興趣,初步確定了實地考察的時間,他開始著手安排專家們的考察行程,準備更詳細的資料,確保專家們能全麵了解項目情況。
    張文和設計團隊的溝通也越來越順暢,設計團隊根據考察情況和大家的意見,已經拿出了初步的廠區規劃圖草案。
    後勤李主任在唐城的對接工作也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他和供銷社達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確保了物資的穩定供應;學校和醫院也表示會積極配合,為員工及其家屬提供教育和醫療服務。
    王為民則一直在關注技術方麵的進展,他組織技術骨幹們進行了多次研討會,對新技術的應用進行了深入探討。
    他們還和一些幾個大學取得了聯係,尋求技術突破的可能性,希望能讓分廠在技術上處於領先地位。
    半個月時間一晃而過,規劃部門已經做好規劃,鐵老大也溝通好了,一切似乎都在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李懷德再次接到了一機部領導的電話,表示經過慎重研究,非常認可唐城分廠的規劃和前景,願意給予大力支持,還會在人才和政策上給予一定的傾斜,這無疑又是一顆定心丸,讓大家懸著的心落了地。
    規劃落地,基建科按照計劃正式入場,廠裏的基建科隻有一百多人,但要完成這麽大的建設工程,這點人手遠遠不夠。
    安科長找到王為民,開始訴起苦來:“王工啊,你看咱這基建科就一百來號人,可這唐城分廠的建設工程這麽大,這點人手實在是杯水車薪啊。
    就拿建圍牆來說,這麽大的麵積,以我們現有的人力,不知道要幹到猴年馬月,而且後續還有廠房建設、道路鋪設、水電安裝這些活,每一項都需要大量的人力,要是按照目前的人員配置,這建設周期三年也幹不完,你是高材生,趕緊幫忙想想辦法啊!”
    王為民笑嗬嗬地遞上一根煙,不緊不慢的點上,自己也點上一根後說道:“老安,別著急,咱們可以從兩個方麵來解決人手問題。
    一方麵,咱們可以在唐城當地招聘臨時工,那裏的勞動力資源應該比較豐富,而且當地的人對環境熟悉,能更快適應工作,咱們可以和當地街道或公社合作,讓他們想辦法。
    另一方麵,咱們廠有些工人子弟沒有工作,完全可以把他們組織起來參與到分廠建設中,這些工人子弟都是廠裏工人的後代,現在不好找工作,你想想,你要能解決他們的工作問題,哪怕是個臨時工,那些工人肯定會感激你,工作積極性也會更高。
    而且他們在廠裏長大,對工廠有感情,幹活也會更用心,咱們把這兩部分人組織起來,你們基建科的一百多人,主抓大方向和監督施工質量,讓招聘來的臨時工和工人子弟負責具體的施工操作,這樣既解決了人手不足的問題,又能保證工程的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