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冉秋葉家訪
字數:3275 加入書籤
唐城分廠這裏,王為民也收到了廠裏信兒,但這跟關他什麽事?
王為民向來專注於技術研究,對廠裏這些人事紛爭和勢力鬥爭沒什麽興趣。
他現在更關心廠裏技術發展和唐城分廠建設進度,廠裏的矛盾他不打算參與,他想把精力都放在如何提升廠裏的生產技術和效率上。
在他看來,隻有技術不斷進步,產品質量不斷提高,才能讓工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分廠這裏各項工作正在有條不紊地推進著,王為民作為總工,偶爾還要回總廠處理一些與技術相關的事兒。
這天,又回到總廠這裏,他剛回到辦公室,技術處的人就找他匯報工作了:“王廠長,聽說了嗎,最近廠裏因為楊書記和李廠長的矛盾,工作都不好開展了,好多決策都定不下來,效率下降了不少。”
王為民擺擺手,說道:“他們之間的事兒我也聽說了,咱們不摻和,咱們就做好自己的技術工作。
技術才是工廠的核心競爭力,隻要我們把技術搞上去,其他問題總會有解決的辦法,不用管他們怎麽掙,隻要不惹咱們,咱們中立就好。
技術處,計算機車間,無塵車間和發動機車間,這些人聽了王為民的話,都紛紛點頭,表示會專注於技術工作。
這些都是一些高技術門檻的工作,需要專業的知識和豐富的經驗才能勝任。
廠裏領導都知道這些部門對於工廠技術提升的重要性,但這些部門都歸王為民管理,王為民在廠裏保持中立,所以這些部門在廠內的勢力紛爭中能夠獨善其身。
在廠裏忙了一天,回到四合院。
“嗯?今天閆阜貴怎麽不守門了?”王為民心裏犯起了嘀咕,平時這個點兒閆阜貴都會在門口晃悠著,今天卻不見蹤影。
他也沒太在意,徑直走進了院子。
剛一進院,就瞧見一大幫人圍在中院,嘰嘰喳喳的聲音傳了老遠,王為民好奇心頓起,加快腳步湊了過去。
擠到跟前一看,原來是閆阜貴領著冉秋葉在賈家做家訪,這陣仗讓王為民有點摸不著頭腦。
隻見冉秋葉穿著樸素但幹淨整潔,臉上帶著溫和的笑容,正和賈家的人交談著,閆阜貴則在一旁點頭哈腰,時不時插上幾句話。
王為民站在人群外,聽了一會兒才弄明白,原來是賈家沒給棒梗交學費,學校老師冉秋葉上門家訪來了。
賈家現在的情況大家都清楚,秦二鳳一個人拉扯幾個孩子,生活本就艱難,拿不出學費也是情有可原。
這要是賈張氏,肯定是能哭就哭,能賴就賴,但現在這院子裏眾人思想都有變化,賈張氏也收斂了不少。
她滿臉愧疚地對冉秋葉說:“冉老師,我也想給棒梗交學費,可家裏實在是拿不出這錢,您看能不能再寬限寬限。”
冉秋葉微笑著說:“張大媽,我也知道您不容易,但學費的事兒學校也有規定,我這次來呢,也是想看看能不能一起想想辦法”。
閆阜貴這時也在旁邊說道:“冉老師,賈家這情況大家都清楚,秦二鳳一個人帶著幾個孩子,還有一個婆婆,她家生活確實困難。”
閆阜貴這話一出,周圍的人都開始小聲議論起來。
賈張氏也不在意別人的議論:“冉老師,您看這樣行不,您稍等一下,我兒媳婦秦二鳳馬上下班了,等她回來咱們一起商量商量,看能不能湊出這學費”。
冉秋葉點了點頭,說:“行,那我就等一會兒”。
人群中有人小聲說:“秦二鳳一個月那點工資,還要養活一大家子,哪還有錢交學費啊”。
另一個人也跟著附和:“是啊,賈家這日子可真不好過”。
王為民在一旁聽著眾人的議論,心裏也有些感想,他覺得賈家如今的困境,很大程度上是賈張氏以前的所作所為造成的,當初他們家報戶口的時候,就賈東旭一個城市戶口,其他家庭成員都是農村戶口。
成立公社前,住在四九城,家裏還有地,過得還可以,但成立公社後,土地收歸集體,他們失去了土地這一重要的生活保障。
好在賈東旭死後,廠裏人可憐賈家,讓秦二鳳接替了工作,把她和孩子們的戶口都轉過來了,但即便如此,秦二鳳一個人的工資要養活一大家子,還是捉襟見肘。
王為民正想著,秦二鳳跟傻柱一前一後進了院子,她一進中院,就看到了圍在中院的人群,心裏“咯噔”一下,趕忙擠了進去。
看到冉秋葉和閆阜貴,秦二鳳瞬間明白了怎麽回事,她滿臉歉意地說:“冉老師,實在不好意思,我回來晚了,家裏這情況您也知道,我每個月的工資買完生活必需品,還要給婆婆買藥,就沒剩多少了,現在實在拿不出棒梗的學費。”
冉秋葉依然微笑著,安慰道:“秦同誌,我理解你的難處,但學校那邊也有規定,學費不能一直拖著,咱們一起想想辦法,看看能不能先把學費湊上”。
秦二鳳皺著眉頭,低頭思索了一會兒,說:“冉老師,要不這樣,我先寫個欠條,等我下個月發了工資,立馬把學費補上,您看行不?”
賈張氏在一旁也跟著求情:“冉老師,您就行行好,通融通融吧,我們家二鳳說話算話,肯定不會賴賬的”。
閆阜貴也幫腔道:“冉老師,賈家確實是困難,您就再寬限寬限吧。”
傻柱看見冉秋葉,被他的美貌驚豔了一下,眼神都直了,半天回不過神來。
等他緩過神,也趕緊說道:“冉老師,賈家現在確實不容易,您看能不能就答應秦姐這個辦法,先讓棒梗把學上著。”
冉秋葉看著眾人期待的眼神,有些猶豫了。她知道賈家的情況艱難,可學校的規定也不能輕易違反。
她想片刻後:“寫欠條這個辦法確實不行,學校財務那邊不好處理,不過我看這位同誌是個熱心腸,能不能先幫賈家墊上,你們是鄰居,互相幫襯也是應該的,等秦同誌發了工資再還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