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章 趙子龍入城見軍師,諸葛亮衷心言本意

字數:3186   加入書籤

A+A-


    糜竺的官靴聲尚未在回廊盡頭消散,庭前老槐忽然抖落一串宿雨。劉彥正用葛巾擦拭劍穗上沾著的糖霜,忽聞垂花門外傳來鎧甲碰撞的脆響。
    "報——"
    守門士卒跪在滴水簷下時,額發還滴著快馬疾馳激起的泥水。劉彥的佩劍恰在此時歸鞘,吞口卡榫的"哢嗒"聲驚飛了石案上啄食蜜餞的麻雀。
    "東門外有二人求見。"士卒的脛甲上沾著新鮮的草籽,"一者著素絹深衣,負琴攜麈尾;一者白袍銀甲,槍纓猶帶露水。"他說到"露水"時,劉彥的劍鞘正巧掃過石案——案麵未幹的茶漬裏,映出趙雲慣用的那杆龍膽亮銀槍的倒影。
    劉彥突然用劍尖挑起漆盒裏未動的蜜餞。沾了糖霜的杏脯在空中劃出弧線,恰落在士卒捧著的銅盔裏:"可報了姓名?"
    "年長者自稱常山趙子龍。"士卒喉結滾動時,震落了停在肩甲上的蜻蜓,"那童子..."他忽然頓住,因為劉彥的佩劍不知何時已抵在他喉前三寸——劍鋒上挑著的,正是諸葛亮清晨在城外官道邊把玩過的野栗子。
    劉彥反手震落栗子,果實砸在青石板上發出空響:"可是琅琊諸葛孔明?"他說話時目光掠過士卒戰靴側縫——那裏卡著半片吳地蜜橘的橙皮,還帶著諸葛亮袖中特有的沉香氣。
    簷角鐵馬突然齊鳴,蓋過了士卒倒吸涼氣的聲音。劉彥歸劍入鞘的刹那,遠處校場恰好傳來晨操的鼓點。他摘了片羅漢鬆葉子擦拭劍格,綠葉碾碎時溢出的汁液,與諸葛亮麈尾上沾著的草藥味如出一轍。
    "開中門。"劉彥忽然將染綠的指尖在士卒肩甲上一抹,"再去廚下取三壇——"他故意拖長的尾音裏,趙雲槍頭紅纓掠過的晨風似乎還在庭中盤旋,"...取陶使君送來的蘭陵酒。"
    士卒領命轉身時,劉彥的劍鞘突然橫在他膝前:"且慢。"他俯身從對方箭袖上拈下一根銀白色的馬鬃——這正是趙雲坐騎照夜玉獅子的特征,"把西廂房那對鎏金錯銀樽也備上。"
    待腳步聲消失在影壁後,劉彥忽然以劍代筆,在濕潤的泥地上劃出兩道深痕。左邊是諸葛亮麈尾拂過的蛇形紋路,右邊則是趙雲槍尖抖出的梅花點。他反手削斷一截柳枝時,忽然對著空庭輕笑。
    ……
    劉彥立於庭前石階,袍角被晨風掀起時,恰好露出靴筒內暗藏的短刃寒光。遠處中門洞開,一高一矮兩道身影踏著滿地碎光而來。
    趙雲銀甲未卸,槍尖斜挑的露珠墜在紅纓上,每一步都踏得青石板微微震顫。他身後十步處,童子寬袖垂落,麈尾輕點過道旁蘭草——草葉背麵未幹的泥印,正是劉彥清晨練劍時濺上的痕跡。
    "趙雲,見過軍師。"
    白袍將軍抱拳時,護腕鐵甲與胸鎧相撞,錚然之聲驚飛了簷下棲鴿。
    諸葛亮忽然撩起深衣下擺,以麈尾為引,行了個極標準的弟子禮。劉彥衣袖帶風地向前三步,青玉劍柄恰好抵住諸葛亮欲俯的肩頭:"孔明這禮數,倒比此間的春雨還綿密。"說罷大笑著攬過少年肩膀。
    後園石桌上的蘭陵酒已褪了泥封,趙雲槍纓垂落的影子正斜斜切在鎏金錯銀樽沿。
    "嚐嚐,這是陶恭祖送來的佳釀,可比青州的酒水有所不同。"
    諸葛亮捧碗的手指在釉麵留下薄霧,忽而輕笑:"師父在郯縣倒是舒坦。"他麈尾掃過石凳上未及收拾的棋譜,那殘局邊沿還擱著半塊咬出牙印的蜜餞,"連棋盤都醃出了甜味。"
    劉彥仰頭飲盡碗中酒,喉結滾動時震落了粘在胡須上的桂花屑:"孔明說笑了——"
    "這乃是方才糜子仲送來的蜜餞。說起來這位糜別駕剛走不久,汝二人便來到了。"
    三人對視片刻,忽然齊聲大笑,驚得荷塘裏錦鯉甩尾,濺起的水珠在陽光下串成晶亮的弧線。
    劉彥放下酒碗,目光落在諸葛亮被江風吹得微皺的衣襟上:"此行去吳郡,可還順利?"
    諸葛亮將麈尾橫在膝頭,指尖掠過尾端有些開叉的麈毛——那是連日在舟車中奔波留下的痕跡:"還算順利。聞聽袁術代漢稱帝的消息傳到吳郡時,孫文台當場折斷了案上令箭。"
    他拾起石桌上半片桂皮,在碗沿輕敲三下,"孫伯符連夜調集戰船,連吳夫人都取出了私庫錢帛充作軍資。"
    “也就是說……”
    "孫氏上下皆欲死戰?"
    "正是。"諸葛亮從袖中取出半卷竹簡,"徒兒依師父之言,已然將我軍計劃與隻說明,孫文台當即拍板,說我軍與曹孟德會師攻汝南之日,便是他率江東子弟西向討逆之時。"少年軍師忽然抬眼,眸中映出劉彥劍穗上未化的糖霜,"徒兒此番,很是順利。"
    劉彥聞言大笑,拍開第二壇酒的泥封時,濺起的酒沫正落在諸葛亮未及收起的竹簡上。墨跡遇酒暈開,隱約顯出"討逆"二字。
    諸葛亮將麈尾輕輕搭在腕間,目光轉向趙雲。銀甲將軍會意點頭,槍尖在青石板上劃出半道弧光。少年這才整肅衣冠,向劉彥行了個端正的弟子禮。
    "師父。"他深衣下擺掃過石階上未幹的酒漬,"此番出征,徒兒想隨軍效力。"說話時指尖無意識地摩挲著麈尾開叉的毛尖,那是連日奔波留下的痕跡。
    劉彥正在斟酒的手紋絲未抖,琥珀色的酒液穩穩注滿銀樽。他放下酒壇時,壇底與石桌相觸的輕響恰好接上諸葛亮的話尾。
    "早該如此。"劉彥用劍鞘撥開被風吹到案前的柳枝,"你既已說動孫氏,自然該親眼看著計策落地生根。"
    “子龍呢?”劉彥猛然將話頭引到趙雲身上,“子龍是否也有此意?”
    “正是。”眼見劉彥一句話點破了自己心思,趙雲臉上竟露出些許羞紅。
    “隻是末將無主公軍令,不敢擅動。”趙雲如此說道。
    喜歡三國:劉備輔翼,助他再造大漢請大家收藏:()三國:劉備輔翼,助他再造大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