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74章 這個項目注定能成

字數:4193   加入書籤

A+A-


    薛露是了解葉伯常的。
    此刻的常歡隨便用哪四個字來總結,都會換來葉伯常失響指加肯定。
    常歡他們,最需要的恰恰就是鼓勵。
    當然,常歡的洞察能力本身也很強,想法很多,錢也很多,投的項目多少都能賺一些。
    那麽,他缺的是什麽?
    是一個能讓所有人都記住的產品、項目或者是品牌。
    常歡一揮手,“別捧了,我想聽點實際的。”
    “我四個字總結出來的東西,和我投的這個項目有什麽關係?”
    葉伯常說,“互聯網平台在打造品牌效應的效率上遠遠高於線下。”
    “我們把網上叫線上,除此之外,通通稱為線下,好吧。”
    “在打造品牌影響力的效率上,沒有一個渠道能相提並論的前提下,意味著當代年輕人更看重,方便、快捷。”
    “選擇母嬰這個項目,有一定的巧合,當然,市場前景驚人也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
    “我們伯父母在養我們的時候,絕大多數是抱著,活著就好的心態。”
    “再加之計劃生育時代之前,多子化家庭占比較多。”
    “以大帶小是常態。”
    “孩子太多,父愛母愛被分走太多,可以說是父愛母愛都有,但,不多。”
    “獨生子女時代的到來,爺爺奶奶加上爸爸媽媽寵著一個孩子。”
    “我們是社會學雜們被寵壞的一代。”
    “我們不會養自己的孩子。”
    “他們有說對了一半,我們的確不會養,另一半是,我們想把孩子養得比我們更優秀。”
    “至少不能像我們父母那樣來養育我們。”
    “科學養育這個詞必定是未來一個主流趨勢。”
    說到這個,他們幾個都有點懵。
    尼瑪一個個的都沒有結婚,也沒有孩子,在這裏談養孩子?
    不過,站在投資和生意的角度上來看,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常歡問,“你的意思是要讓新生兒的父母在他們的孩子出生之後,有一個科學的喂養方式?”
    葉伯常搖頭,“你這個太淺了。”
    “不是生出來。”
    “而是從備孕開始,伴侶雙方應該做哪些準備工作。”
    “比如要補充的維生素,比如常規檢查怎麽做。”
    “比如受孕成功之後,怎麽建卡,飲食推存,孕婦保健,產檢預約……”
    葉伯常叨叨叨叨地說了好多好多……
    把幾位少爺小姐都給聽麻了。
    薛露更是在葉伯常的身邊,眼睛都不眨一下。
    她開始覺得這是葉伯常在景姍身邊所學到的。
    後來再一想,姍姍姐根本就沒讓他操這麽多的心。
    所以,葉伯常一定在某一個時間段的時候瘋狂幻想過自己當爸爸會是個什麽樣子。
    這是對他缺失的某種的愛的一種代償。
    可是薛露再往下聽,往下琢磨的時候,就發現,也許並不是她想象的樣子。
    葉總應該是希望更多的孩子得到那份原本就是屬於他們的照顧。
    讓他們不再受到一些不必要的傷害。
    薛露一想到葉伯常以前的那些日子,忍不住地一陣心疼。
    同時,又不自覺地將手放在肚子上,心中默念:他一定是全世界最好的爸爸。
    葉伯常最後總結,“如果我們的平台能夠讓備孕成功的伴侶在這裏解決掉焦慮,讓一團亂的生活變成井然有序,讓他們這些新手玩家,能最快地上手成為一個合格的父母……”
    “這個平台的市場價值相信會有資本來替我們算這個賬吧?”
    常歡咽了一口,“那麽這個平台搭建……”
    葉伯常笑著說,“服務器那些硬件設備其實已經準備得差不多了。”
    “開了年,不用多長時間,應該就能看到一些效果的。”
    再看看常歡、常樂、趙婷和吳曦他們幾個,半晌都說不出來一個字的樣子。
    這個項目對葉伯常來講,已經非常成熟了。
    常歡是沒想到項目之前也隻不過是一個構想而已。
    為什麽僅僅過了幾天時間,從想法到落實居然進展可以快到這個地步。
    常歡才發現葉伯常不光是有想法,執行力也是強得一匹。
    有這樣的合作夥伴,想不成功都很困難。
    常樂之前還想著趁著年輕當媽媽,好像也沒什麽問題。
    現在不由得問,“葉伯常,當媽媽真的有你說的那麽麻煩……恐怖嗎?”
    葉伯常說,“這個世界上隻有兩類女人會在很年輕的時候當媽媽。”
    “一,年少無知,懷了不知道怎麽處理,抱著生下來自己就長大的想法,沒想過負責,男人沒想過負責,女孩子也沒想過,所以出現了很多遺棄或販賣的情況。”
    “二,家庭條件太好,好到可以替女孩子兜底,她本身可能真的沒有想過,母親這兩個字的分量有多重。生出來有人養,有人管,好像也沒費什麽力氣。”
    “所以在外人麵前,她們總是說,我覺得帶孩子沒什麽辛苦的呢!”
    聽到這個地方的時候,常樂就知道,她大概是葉伯常口中的第二類人,覺得就算未婚先孕也有人兜底。
    恩想不成熟,總覺得到了那一步自然就好了。
    第二類,有家世條件擺在那裏,也許真的可以船到橋頭……
    第一類,怎麽辦?
    到後來就變成了,既然要我們這麽懂事,為什麽沒人跟我們說不要年紀輕輕就生孩子呢?
    讓你讀書,你要耍珠珠。
    讓你別早戀,你說,可是他真的很帥啊。
    讓你把高中念完,爭取上個大專,多見見人和事,不要戀愛腦,你一年可以換六七個男朋友……
    等到後來,你說,沒人教你,你說你年輕不懂事……
    在龐大的機械運轉的過程當中,有人是精密部件,有人是指揮操作係統的軟件,有人是萬千螺絲釘的一員……
    而有的人,生來就不注定是燃料。
    所以,讓你多讀書的時候,就是看透一些本質,再來考慮生育的本質。
    如果到那時,還決定要生,那就是愛是傳承。
    而不是衝洞的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