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愛的理解

字數:6399   加入書籤

A+A-


    如果心在遠方,隻需勇敢前行,夢想自會引路……
    樂觀的人,隻顧著笑而忘了怨;悲觀的人,隻顧著怨而忘了笑!
    都說動了真情的男女,就像個孩子。我跟年輕人之間因為有真情所以的確像個孩子,有時候剛哭完鼻子,轉念就能笑出來,從來沒有隔閡能夠留在心裏。我理解他,他理解我,哪怕心裏有什麽事情說出來了,不能達成共識,也能夠以理解的心態去解決和消化。
    在一起的日子很愜意的,他偶爾就給我遞上驚喜,天天感受著貼心,撒嬌的時候可以互捏臉蛋,散步的時候可以牽手攬肩,晨起來輕輕擁吻,睡眠之前竊竊私語,是歲月長河中的靜水流聲,是生生不息的相見兩不厭。就是少了那張紙,讓我不敢正視生活中的美好,隻能在心裏默默感受。
    彼此都是很珍惜的,就像中午的事說開了之後,他輕鬆了許多,就算是找人吐個槽,最後他也清楚自己需要什麽。我以道德經裏麵講的“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做了總結,人不能有太多的欲望,又懂得適可而止。人生的任何一種選擇都是有缺陷的!天意既然安排我們在這種條件下相遇,也沒得選擇,就要接受考驗,以感恩的心去麵對,要知足常樂,所以我們都不想打破當下的局麵。年輕人是一個很懂愛很有思想的人,記得巴爾紮克說“一個能思想的人,才真是一個力量無邊的人。”他雖然年輕,但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的見解,很懂得分寸,也不是靠一時衝動而做出的決定。其實一直以來,如果不是因為他有思想,很執著,堅韌不拔,死誌不渝,我們早就分了,或者根本不可能走在一起。
    而我是一個很重情義,很珍惜緣分的人,還有“三畏精神”。每當感到很艱難的時候,我會想起很多名人的警句來開導自己,比如中午很糾結,我又想起了弘一法師的:
    “若無相欠,怎能相見?”那既然相欠沒有還完,肯定是推不開的,所以就認了。
    “正因為前世情緣未了,這輩子才能相遇相戀”既然前緣未了就得等緣盡的時候才能自然分開,所以也無需掙紮。
    “如果你付出的是真愛,那定是一個美好的結局。”我們付出的肯定是真愛,但結局怎樣誰都不知道,還是要看天意的安排。
    年輕人在我們的緣分上,非常相信奇跡,總說能創造奇跡。所以我中午也對他說“偉大的作品不是靠力量,而是靠堅持才能完成。”人生的旅途是遙遠的,隻要雙腳不息地前行,道路就會向遠方延伸……
    再說了,我中午也開玩笑般提醒他:“你要逼我,做我不喜歡做的事,你知道我接下來會說什麽了?“
    他投降的說:“我知道,你不要說,我知道你要說什麽。”
    我笑著說:“你既然知道,我就不用說,讓你來說。”
    “另找淑女唄!”他還故作可憐的說:
    “你就是我花了100年找來的淑女,我還去哪找呀?”
    心結解開了,心情也就愉悅了,愉悅的心態,生活才能充滿愛!還是那句話:
    “人是幸福,隨意,隨緣,隨心;
    人之美好,心寬,心善,心靜。
    萬般皆是緣,半點不由人。
    所以晚上我們又能夠開心的一起品著紅酒。年輕人還專門在樓下買了我喜歡吃的,剛煎好的肉脯,熱熱的挺香的,我怕他牙齒剛拔完,太硬的會傷到牙齒,還特意帶上手套,拿來剪肉的剪刀給它剪成肉脯絲,那樣就容易吃了。他還一直說不用拿一整片吃有感覺,我不管他的,自顧剪我的。說好晚上的紅酒就喝一點點,慢慢品味,“柴米油鹽醬醋茶,琴棋書畫詩酒花”,生活是聊不完的話題,晚上我不想跟他聊太多生活的話題,我想跟年輕人講曆史故事,因為他特別喜歡聽我講曆史故事,一聽就會很開心,他也很快要奔赴崗位了,我想抓緊時間給他多講幾個故事,讓他想起我的時候可以回味。我問他:
    “你喜歡聽什麽故事?”他略一思索,然後說:
    “我想為我中午說的話負荊請罪,就講負荊請罪的故事吧!”
    我說:“這個故事有點長哦,要講負荊請罪的故事,得先聽完璧歸趙的故事,才能把前因後果講清楚。”年輕人說:
    “不怕長,越長越好,就開始鼓掌了!”
    他舉起紅酒杯輕輕碰了一下說:“再品一小口,潤潤喉,這酒喝的挺舒服!”
    “負荊請罪”的故事開始了,我們調整一下座位,麵對麵坐著,他看著我,我看著他,都很煞有介事的感覺,豎著耳朵:
    戰國時候,秦國最強,常常進攻別的國家。
    有一回,趙國得了一件無價之寶,叫和氏璧。秦王知道了,就寫了一封信給趙王,說願意拿15座城換這塊璧。
    趙王接到信非常著急,立即召集大臣來商議。說秦王不過想把和氏璧騙到手罷了,不能上他的當,可不答應,又怕他派兵來進攻。
    正為難的時候,有人說有個藺相如,他勇敢機智,也許能解決這個難題。趙王把藺相如找來,問他怎麽辦?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藺相如想了一會,說我願意帶著和氏璧到秦國去,如果秦王真的拿15座城來換,我就把璧交給他,如果他不肯交出15座城,我一定送璧歸來。那時秦國理屈,就沒有出兵的理由。
    趙王和大臣沒有別的辦法,隻好派藺相如帶著和氏璧到秦國去。
    藺相如到了秦國,進宮見了秦王,獻上和氏璧。秦王雙手捧住璧,一邊看一邊稱讚,絕口不提15座城的事。藺相如看這情形,知道秦王沒有拿城換璧的誠意,就前進一步說:“這塊璧有點小毛病,讓我指給你看。”秦王聽他這麽一說,就把和氏璧交給了藺相如,藺相如捧著璧,往後退了幾步,靠著柱子站定。他理直氣壯的說:
    “我看你並不想交付15座城,現在璧在我手裏,你要是強逼我,我的頭腦和璧就一塊兒撞碎在這柱子上!”
    說著,他舉起和氏璧,要向柱上撞。秦王怕他把璧真的撞碎了,連忙說:
    “一切都好商量。”就叫人拿出地圖把允諾劃給趙國的十五座城給看,藺相如說,和氏璧是無價之寶,要舉行個隆重的典禮,他才肯交出來。秦王隻好跟他約定了舉行典禮的日期。
    藺相如知道,秦王絲毫沒有拿城換璧的誠意,一回到賓館,就叫手下人化了妝,帶著和氏璧抄小路先回趙國去了。到了舉行典禮那一天,藺相如進宮見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說:
    “和氏璧已經送回趙國去了,您如果有誠意的話,先把15座城交給我國,我國馬上派人把和氏璧送來,絕不失信,不然你殺了我也沒有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國是從來不講信用的!”秦王沒有辦法,隻得客客氣氣的把藺相如送回趙國。
    這就是“完璧歸趙”的故事,藺相如立了功,趙王封他做上大夫。
    年輕人聽得很專注,我話音剛落,他馬上鼓掌,拍手叫好,還說:
    “我也要學講這個故事,回工地講給工人們聽。”然後舉起酒杯說:“敬我家貞貞。”我喝了一小口,停頓了一下繼續講“負荊請罪”的故事:
    過了幾年,秦王約趙王在神池會見。趙王和大臣們商議說:
    “去吧,怕有危險,不去吧,又顯得太膽怯。”藺相如認為,不能對秦王示弱,還是去的好,趙王才決定動身,讓藺相如隨行。大將廉頗帶軍隊送他們到邊界上,做好了抵禦秦兵的準備。
    趙王到了神池,會見秦王。秦王要趙王鼓瑟,趙王不好推辭,就鼓了一段。秦王叫人記錄下來,說在神池會上,趙王為秦王鼓瑟,藺相如看秦王這樣侮辱趙王,生氣極了,他走到秦王麵前說:
    “請您為趙王擊缶。”秦王拒絕了。藺相如再要求,秦王還是拒絕,藺相如說:
    “您現在離我隻有五步遠,你不答應,我就跟你拚了!”秦王被逼得沒辦法,隻好敲了一下缶,藺相如也叫人記錄下來,說神池會上秦王為趙王擊缶。
    秦王沒占便宜,他知道廉頗已經在邊境上做好了準備,不敢拿趙王怎麽樣,隻好讓趙王回去。
    藺相如在神池會上又立了功,趙王封藺相如為上卿,職位比廉頗高。
    廉頗很不服氣,他對別人說:
    “我廉頗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立下許多大功。他藺相如有什麽能耐,就靠一張嘴,反而爬到我頭上去了。我碰見他得給他下不了台!”這話傳到了藺相如耳朵裏,藺相如就請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頗見麵。
    有一天,藺相如坐車出去,遠遠看見廉頗騎著高頭大馬過來了,他趕緊叫車夫把車往回趕。藺相如手下的人可看不順眼了,他們說藺相如怕廉頗像老鼠見了貓似的,為什麽要怕他呢!藺相如對他們說:
    “諸位請想一想,廉頗將軍跟秦王比,誰厲害?”他們說:
    “當然是秦王厲害。”藺相如說:
    “秦王我都不怕,會怕廉頗將軍嗎?大家知道,秦王不敢進攻我們趙國,就因為武有廉頗,文有藺相如。如果我們鬧不和,就會削弱趙國的力量,秦國必然乘機來打我們,我所以避著廉將軍,為的是我們趙國啊!”
    藺相如的話,傳到了廉頗的耳朵裏。廉頗靜下來想了想,覺得自己為了爭一口氣,就不顧國家的利益,真不應該呀!於是,他脫下戰袍,背上荊條,到藺相如門上請罪。藺相如見廉頗來負荊請罪,連忙熱情的出來迎接。從此以後,他們倆成了好朋友,同心協力保衛趙國。
    這就是負荊請罪完整的故事。
    故事講完,年輕人還沉浸在情節裏回不過神來,他很喜歡曆史,也聽得很專注,我跟他說講完了。他沒有鼓掌也沒有舉杯,離開座位直接把我抱起來,轉了好幾圈,一直喊著:“我們家貞貞太棒了!太棒了!”。我讓他放下來,放下來,頭都轉暈了,暈了。他說,第二個故事比第一個還精彩,叫我簡單複述一遍,幫助他記憶。
    家都說我記性很強,所以我以我自己的感覺跟他講,我們記什麽事情,最好用理解記憶的方式比較好,比死記硬背要記得牢。比如詩詞歌賦,還有古文,是很精髓的東西,更需要理解它們的含義和所要表達的意思或意境,才能感受它內在的美,與之產生共鳴,起到滌蕩和美化心靈的作用,詩詞歌賦是很美的東西,美就具備了引人向善的力量,所以很多人喜歡。曆史也是一樣的,博大精深,寓意深遠,我們一定要理解這個故事的含義和它的教育意義或啟示,當你完全理解了,就融入了我們的記憶裏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年輕人說:“這麽深奧呀!我得慢慢學,往後跟我們貞貞生活在一起了,我天天都要學,天天都要讀書。”我開玩笑的說:
    “你要是能天天讀書會變得越來越帥的!”他說:
    “是嗎?”
    我說是呀!台灣三毛也有一段話這麽講:
    “讀書多了,容顏自然變化,許多時候,自己可能以為,許多看讀過的書籍都成為過眼雲煙,不服記憶,其實他們仍是潛在的;在氣質裏,在談吐上,在胸襟的無涯,當然也可能顯露在生活和文字裏。”
    這段話說得多好呀!年輕人說:
    “難怪我的貞貞這麽漂亮,這麽有氣質,這麽與眾不同,就是因為讀太多書了……”
    “還說我是書呆子呢!”他站起來要抓住我:“翻舊賬,看我怎麽治你!”我跑了,兩個人在小小的客廳和餐廳追逐著,笑聲彌漫了整個空間……他抓住我了,從後邊環抱著我,說時間不早,我們準備洗澡睡覺,晚上早點睡覺,你明天你還要早起呢!一會睡下再跟我說說這個故事的記憶要領。
    我說杯裏的紅酒還沒喝完,顧著講故事沒有好好的品味,現在品一下,再吃塊肉脯。你坐下來我簡單跟你說,這個故事記憶要領……年輕人很聰明,不用20分鍾,他把故事的時間,地點,人物,還有事情經過的脈絡都理得很清晰,能夠講給我聽了……
    生命和生命的連結,組成一個故事,一個靈魂,會喚醒另一個靈魂。
    ——米奇?阿爾伯姆
    喜歡真愛人生請大家收藏:()真愛人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