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傳承之光
字數:3733 加入書籤
隨著中醫交流的日益頻繁,林秋的醫館成為了各地醫者匯聚的地方。他們帶來了不同地區的中醫特色和經驗,也從林秋這裏學到了酸角在中醫治療中的獨特應用。
一日,一位來自南方的醫者帶來了一種當地的疑難病症,患者全身瘙癢,皮膚出現紅疹,伴有發熱、煩躁等症狀。當地醫者嚐試了多種方法,都未能治愈。林秋與阿楠、蘇然以及其他醫者一起會診。經過仔細的診斷和分析,林秋認為這是由於濕熱內蘊,外感風邪所致。他提出在常規的清熱利濕、祛風止癢的藥方中加入酸角葉,以增強清熱解暑、化濕和胃的功效。
在治療過程中,林秋詳細地向其他醫者講解了酸角葉的藥理作用和使用方法。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患者的症狀逐漸減輕,最終痊愈。這次會診讓各地的醫者對酸角的藥用價值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也讓他們看到了林秋在中醫治療上的深厚造詣和創新精神。
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中醫,林秋決定在霧靈鎮舉辦一場中醫知識講座。消息傳開後,附近城鎮的百姓紛紛趕來。講座當天,醫館前的廣場上坐滿了人。林秋站在講台上,深入淺出地講解中醫的基本理論、常見病症的預防和治療方法,以及酸角等草藥的藥用功效。他還現場示範了一些簡單的中醫養生技巧,如按摩穴位、食療等。
阿楠和蘇然在一旁協助,為百姓解答疑問,發放中醫知識手冊。講座結束後,百姓們紛紛表示受益匪淺,對中醫有了全新的認識。一位老者感慨地說:“以前覺得中醫很神秘,今天聽了林大夫的講座,才知道中醫就在我們身邊,酸角這麽常見的東西都有這麽大的藥用價值。”
隨著名聲的傳播,一些遠方的醫館也邀請林秋去講學和交流。林秋帶著阿楠和蘇然踏上了傳播中醫的旅程。他們走過了許多城鎮,每到一處,都受到當地醫者和百姓的熱烈歡迎。在講學過程中,林秋不僅傳授了自己的醫術和經驗,還鼓勵年輕的醫者們要不斷學習和創新,將中醫的精髓傳承下去。
在一次講學結束後,一位年輕的醫者找到林秋,激動地說:“林大夫,您的講座讓我深受啟發。我以前隻知道按照書本上的方法治病,很少去思考草藥之間的配伍和創新應用。您用酸角治病的方法讓我看到了中醫的無限可能。”林秋微笑著說:“中醫博大精深,需要我們不斷地探索和實踐。希望你們這些年輕的醫者能夠肩負起傳承中醫的責任,讓中醫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活力。”
回到霧靈鎮後,林秋發現醫館裏來了一些年輕的學子,他們都是聽聞林秋的事跡後,前來求學的。林秋看著這些充滿朝氣的麵孔,心中感到無比欣慰。他決定開辦一個中醫培訓班,係統地培養這些年輕的學子,讓他們成為中醫傳承的新生力量。
在培訓班上,林秋親自授課,從中醫基礎理論到臨床實踐,他都一一悉心指導。阿楠和蘇然也參與到教學中,他們將自己的學習心得和臨床經驗分享給學弟學妹們。在師徒三人的共同努力下,中醫培訓班辦得有聲有色,培養出了一批批優秀的中醫人才。
胃脘痛奇治
霧靈鎮的秋雨淅淅瀝瀝,布莊老板王福生捂著肚子衝進醫館,豆大的汗珠順著下巴往下掉:“林大夫……疼死我了!跟有人拿刀子剜似的!”林秋扶他坐下,見其麵色蒼白,冷汗淋漓,舌質紫暗,舌苔黃膩,左關脈弦滑有力——典型的“肝胃鬱熱證”。
“是不是又跟夫人吵架了?”林秋一邊問,一邊用拇指按壓他的“中脘穴”“期門穴”。王福生疼得直吸氣:“可不嘛!她非說我納妾……”林秋點頭:“怒則氣上,肝氣犯胃,久則化熱。”他迅速開方:“柴胡疏肝散加減,柴胡、香附疏肝理氣,黃連、吳茱萸清瀉肝胃之火,再加入酸角仁三錢——酸角仁酸能收斂肝氣,防止清熱藥傷胃。”
阿楠抓藥時,林秋取來「隔薑灸」器具,在王福生的“足三裏穴”施灸:“酸角仁配生薑,一酸一辛,能調和肝胃之氣。”艾條燃燒的熱氣中,酸角仁的酸甜味混著薑香彌漫開來,王福生的眉頭漸漸舒展:“奇怪,肚子裏好像有股暖流在走。”
三劑藥後,王福生的胃痛大減,但仍有胃脹感。林秋調整藥方,去黃連、吳茱萸,加厚樸、陳皮行氣消脹,同時囑其用酸角仁、粳米、佛手煮粥:“酸角仁健脾,佛手疏肝,粥油能養胃,比吃藥還養人。”
半月後複診,王福生麵色紅潤,精氣神十足。他不好意思地說:“林大夫,您這藥比我給夫人賠禮還管用!現在我一發脾氣就嚼酸角仁,氣竟消得快了。”林秋哈哈大笑:“酸角仁雖好,不如少生氣。記住,肝胃不和的人,每天按揉「太衝穴」「內關穴」,比吃什麽藥都強。”
產後缺乳解
鎮東頭的李娘子產後半月,乳汁稀少,乳房脹痛,每日以淚洗麵。婆婆扶著她走進醫館,直歎氣:“大夫,她吃了十副「通乳丹」都不管用,這可咋整?”林秋先看李娘子的舌苔:舌質淡白,舌苔薄白,再切脈,尺脈細弱——氣血不足之象。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您是不是總熬夜操心?”林秋問。李娘子點點頭:“孩子夜裏哭鬧,我哪能睡安穩……”林秋歎了口氣:“產後氣血大虧,又勞心傷神,乳汁自然不足。”他開出「催乳方」:黃芪、黨參、當歸大補氣血,通草、王不留行通絡下乳,再加入酸角肉五錢——酸角肉“生津止渴,補氣血”《本草再新》),與補氣藥配伍,能增強生乳之力。
“藥要溫服,喝完後喝碗熱酸角湯,”林秋特意交代,“酸角湯能補津液,津液足了,乳汁才足。”阿楠在旁補充:“李大姐,您每天讓孩子多吸奶,比啥都管用,這叫「以通為補」。”
五劑藥後,李娘子的乳汁漸漸增多,但乳房仍有硬塊。林秋改用「逍遙散」加減疏肝理氣,同時讓阿楠用酸角葉煮水,熱敷乳房:“酸角葉能消腫散結,比敷毛巾管用。”三日後果然見效,硬塊消散,乳汁通暢。
李娘子抱著胖娃娃來謝恩時,孩子正咕嘟咕嘟地喝著奶。她紅著眼圈說:“林大夫,您救的不止是我,是我們娘倆的命啊!”林秋擺擺手:“別這麽說,產後缺乳分虛實,您這是虛證,得補;要是乳房脹痛拒按的實證,就得用「下乳湧泉散」疏肝清熱,酸角肉就得換成酸角葉了。”
頑固性失眠
秀才陳墨連續三月失眠,每晚隻能睡兩三個時辰,白天頭暈耳鳴,心煩口苦,整個人瘦得脫了形。他抱著一摞醫書來醫館,苦笑著說:“學生讀遍《黃帝內經》《難經》,卻治不了自己的病,慚愧啊!”
林秋診其脈,細數有力,舌紅少苔,舌尖有芒刺——心腎不交,陰虛火旺。“您是不是每晚都要寫到子時?”林秋問。陳墨點頭:“趕科考文章,不得不熬夜……”林秋歎了口氣:“久視傷血,熬夜傷陰,心腎之陰不足,虛火上擾,自然難眠。”
他開出「黃連阿膠湯」加減:黃連清心火,阿膠滋腎陰,再加入酸角仁五錢、酸棗仁三錢——酸角仁配酸棗仁,酸甘化陰,能增強滋陰安神之力。“酸角仁得炒至微焦,”林秋特意叮囑,“焦香入脾,能引心火下交於腎。”
陳墨服下首劑,當晚竟睡了四個時辰。林秋複診時,見其舌尖芒刺減少,便在方中加入龜板、鱉甲加強滋陰之力,同時囑其用酸角仁、百合、粳米煮粥,於睡前兩小時食用。
半月後,陳墨容光煥發,送來自己新寫的《失眠論治》,裏麵詳細記錄了林秋用酸角仁治療失眠的經驗。他在序言中寫道:“世人皆謂酸角為尋常果物,卻不知其酸能斂陰,焦能歸脾,實為治失眠之妙藥。林大夫之方,看似平淡,卻暗合《內經》‘交通心腎’之理,妙哉!”
...
喜歡青春靚麗2020:5:28請大家收藏:()青春靚麗2020:5:28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