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梨花院落溶溶月

字數:4068   加入書籤

A+A-


    龍虎山七十二小峰景色各有千秋,三十六大峰更是冠絕一州。
    據說是因為龍虎山有天師府坐鎮,被譽為道教祖庭的緣故,規矩森嚴,道法高深,所以龍虎山所在的太玄總真洞天,在天下山水秘境的排名中,才稍稍落後雲川福地一名,以喻不爭。
    朝天峰的山腰處,有一座真武池,池中有鬆篁花卉,池心有亭、橋,水麵開闊。
    而在真武池旁有一片古色庭院,被稱為納涼居,臨真武池東岸,是曆代天師納涼、品茶,觀月賞花之處。
    可在這處隻有曆代天師才入住的納涼居中,如今卻有一波並非道士的外人,破例入住在此。
    納涼居外,有數位氣度不凡的武夫環繞守護,人人皆是呼吸綿長,腳步輕緩,一看就是武道登堂入室之人。
    納涼居中,古樸的三室小院,有一位姿容極美,端莊高雅的女子,正於小院中飲茶觀水。
    女子身穿冰藍色對襟窄袖長衫,衣襟和袖口處用寶藍色的絲線繡著騰雲祥紋,端莊高雅,於朝天峰中亦是一抹絕色。
    一位身穿緋紅衣袍的太監,躬身站在一側,靜候女子發話。
    那位女子在飲下一口熱茶之後,一對蔚藍眼眸看向真武池,如今已入深冬,可真武池卻不曾結冰,每逢日出東方,真武池便有那白霧蒸騰的大好景象。
    女子放下手中那隻孤品茶杯,開口道:“走吧,應該去拜訪一下天師殿了。”
    那位身穿緋紅衣袍的太監微微低頭,輕聲道:“遵公主命。”
    太和王朝中,除去三位皇子,還有一位備受寵愛的公主。
    楊溶月,太和王朝的唯一公主。
    據說在楊溶月出生之時,皇宮之中有那“梨花院落溶溶月”的景象,“溶月”二字,便是取於此詩。
    楊溶月身穿冰藍色長衫,與那對蔚藍眼眸交相呼應,顯得愈加動人。
    走出納涼居之後,那幾位氣度不凡的武夫皆是默默跟在身後。
    楊溶月登山在前,緋紅衣袍的太監緊隨其後,那幾位氣度不凡的武夫則是稍稍落後於太監,錯開位置,吊在身後百步之外。
    沿著朝天峰一路向上,路過那處萬法宗壇。
    楊溶月神色一動,轉而去往萬法宗壇所在的大殿。
    這座“天下第一法壇”自然是氣勢恢宏,隻是於楊溶月眼中,卻從未留意這座萬法宗壇,更毫不在意那朱垣碧瓦的三清殿。
    楊溶月眼中,僅僅容得下那位身穿紫袍的年輕道士。
    張續扭頭看到了這波身份尊貴至極的客人,使勁扯了扯師叔張神凝的袖袍,小聲道:“師叔,有客人來了。”
    張神凝神色不變,微微轉身,看向那位身穿冰藍色長衫的絕色女子。
    楊溶月走至萬法宗壇之前,緋紅衣袍的太監站在一側。
    楊溶月看向張神凝,淡雅開口道:“神凝道長,許久不見了。”
    張神凝臉色不變,隻是打了一個道家稽首,而後平靜到:“貧道張神凝,見過溶月公主殿下。”
    楊溶月蔚藍色眼眸中閃過一絲異樣,隻是瞬間便恢複如初。
    這位端莊高雅的女子微微一笑,問道:“如今張元陵天師可在天師殿中?”
    張神凝輕輕點頭,說道:“掌教師叔如今就在天師殿中。”
    僅是寥寥幾句,兩人似乎便無話可說。
    楊溶月隻是輕輕點頭,而後便轉身離去。
    看著這波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的客人,少年張續隻是有些茫然的抬起腦袋,就這麽看向張神凝。
    張續問道:“師叔,她是當今的公主殿下?”
    張神凝笑著揉了揉張續腦袋,說道:“沒錯,她是太和王朝的溶月公主。”
    張續沒有多問什麽,隻是有些不解的看向自己的師叔張神凝。
    年紀不大的張續不懂,為什麽那位漂亮的公主為何會如此開心,而自己的師叔為何又如此難過?
    張神凝似乎是察覺到了張續的表情,笑道:“快去做功課吧,小心竟辰師兄又要罰你了。”
    張續隻能撅了撅嘴,看在師叔給自己買了那本最新的武俠小說的份上,少年張續隻能不情不願的離開萬法宗壇。
    隻留下張神凝停留在原地,默默看向遠處。
    楊溶月沿著天柱峰一路向上,期間路過的數座道家建築,楊溶月也並未停步,隻是一路向上而行,直到踏足那座天師殿才停步。
    踏入那座恢弘天師殿中,當今大掌教天師張元陵早就恭候多時。
    在見到這位大天師之後,楊溶月主動躬身,打了一個道家稽首,出聲道:“溶月拜見天師。”
    須發皆白的張元陵和藹一笑,說道:“溶月丫頭,納涼居景色可還好,龍虎山的茶水可還喝的對口?”
    楊溶月揚起笑容,笑道:“納涼居景色極好,大飽眼福一場,龍虎山的新茶比起天京城的茶水更加清淡素雅,別有一番風味。”
    張元陵拂須而笑,說道:“這次可要在龍虎山多待幾天,最不濟也要嚐過我天師府的桂花糕再走。”
    楊溶月輕輕點頭,笑道:“那就叨擾天師了。”
    ————
    通天河上遊。
    上遊處,還遠沒有那般浩浩蕩蕩的奔流大水,此處的通天河水流平緩,沉穩厚重。
    天下第一大河,自中心橫貫整座天下,將天下一分為二。
    通天河主道氣勢驚人,曠闊深厚,而通天河還分出無數支流,其中不乏天下有名的大江大河。
    起源於西南昆侖的通天河,浩浩蕩蕩一路奔流向東,河道寬闊,汛期河水湍急迅猛,大水洶湧無比。
    此時五位身穿暗紅大袍,隱匿麵容的修士,分別站在河水崖岸兩側,身位高低不一。
    五人皆是神色平靜,盯著腳下滾滾大河。
    就在此時,原本沉穩厚重的大河猛然洶湧炸響,無數水汽激蕩而起。
    五人站在一側的懸崖之上,俯瞰下方的河水。
    河道極寬,河流極急。
    河水浩浩蕩蕩,在四周的懸崖峭壁之間激蕩不已。
    絕壁橫天險,無風波浪狂。
    站在峭壁之上,望向左右兩側,皆是看不到盡頭,好似無窮無盡,直通天際。
    大河之中,一條若隱若現,長達千米的身軀浮現!
    “吼!”
    隨著一聲嘹亮嘶吼,一條身軀長達千米,渾身覆蓋有鱗片的大蛟,轟然出水!
    喜歡我當天下第一的那些年請大家收藏:()我當天下第一的那些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