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天下大勢

字數:4606   加入書籤

A+A-


    南邊天下,新皇登基。
    如此大事,迅速便席卷天下。
    天下震動。
    太和王朝,天京城。
    金鑾殿。
    今日文武百官上朝,皆是臉色凝重,默不作聲。
    氣氛壓抑,微妙至極。
    楊鎮仍舊是身著龍袍,高坐在龍椅之上。
    底下最前一排,仍舊是以杜欒鳳、陳開為首。
    杜欒鳳雙手攏袖,垂下眼眸,默不作聲。
    陳開仍舊是身披輕甲,單手按刀,神色淡然。
    往後便是正一品太保董毅昌,正一品太傅王墓,正一品大將軍崔諤。
    再往後才是兵部尚書秦訥,而後是戶部尚書王正和,禮部尚書李子達。
    除去這批“老人”,還有幾位瞧著有些陌生的新鮮麵容。
    無一例外,大都年紀不大。
    對於這幾位“新人”的出現,幾位廟堂老人則是心中各有猜忌。
    今日上朝,原本一些個準備彈劾他人、稟報民情的大臣,在得到那件天下震動的消息之後,皆是默默收起了寫好的奏折。
    因為此次上朝,注定隻會圍繞一事。
    那便是南邊天下的那位年輕皇帝。
    天京城中的這些世家大族,以及一些心思敏銳的大臣,哪怕沒有任何聖旨明示,可仍舊是察覺到了前不久天京城的動靜。
    欽天監、典獄司,兩大機構幾乎是傾巢而出。
    四位監正離開拜月台,去往乾和殿。
    典獄司除去那幾位修為極高的司獄不曾出手,其餘典獄司成員幾乎是盡數出手。
    甚至就連鎮守天京城的禦林軍,都有了躁動。
    以及天京城外城之外的那兩道青色龍卷,堪稱驚人。
    哪怕當時不曾察覺到是何種情況,可在這之後,這些位高權重的世家大族,也都後知後覺。
    南邊天下的那位太子殿下,居然敢大搖大擺地在天京城走了一圈。
    如此氣魄,讓這群久居高位的老人,都為之震驚不已。
    隻是任誰也沒想到,僅僅一月之後,這位頗有氣魄的太子殿下,居然突兀的披上龍袍。
    開元王朝的老皇帝陳侖,就這麽退位,將那張龍椅,讓給了這位年輕人。
    要知道皇位更迭,本就是天下頭一等大事。
    姑且不提亂七八糟的繁瑣過程,更有上下民心臣心的走向問題,可誰也沒想到,開元王朝就這麽快刀斬亂麻,幾乎是以一種瞠目結舌的速度,讓那位年輕人坐上了皇位。
    杜欒鳳此時眼神渾濁,看不清其中想法。
    如今的太和王朝,身在金鑾殿之人,上至高坐龍椅的楊鎮,下至文武百官,未免顯得有些暮氣沉沉。
    除去尚不足五十歲的鎮國大將軍陳開,其餘久居高位的重臣,皆是年紀不小。
    要知道開元王朝的老皇帝陳侖,與楊鎮年紀相差無幾,甚至陳侖還要年紀更小。
    可如今陳侖居然率先讓位,那早就有更迭皇位架勢的太和王朝,一時之間變得氣氛微妙。
    四大世家皆是各懷心思。
    一些個原本還打算再觀望觀望,猶豫不決的世家大族,此時也不得不迅速押注。
    畢竟南邊天下都有了一位年輕皇帝,北邊天下想必會加快速度。
    如今陳凡剛剛坐上皇位,執掌開元王朝尚未嫻熟,事事不穩。
    這段時間裏,南邊天下不可能再出兵動土,通天河附近也是平穩不已,再無征戰痕跡。
    隻是南邊天下老皇帝陳侖尚在,又無其餘皇子爭位,陳凡坐穩龍椅的速度會極快。
    一旦讓這位年輕皇帝徹底坐穩皇位,而北邊天下到時遲一步新皇登基,太和王朝局麵必然不穩。
    況且太和王朝的下一位新君尚未敲定,兩位皇子關係不明,更有一位功高震主的陳開在此,無論是誰上位,坐穩龍椅的速度隻會更慢。
    到那時候南邊天下必然會出兵北上。
    此事絕不是危言聳聽,國事不容兒戲。
    早朝顯得格外安寧。
    沒有任何一位大臣跳出來啟奏,原本一些個互相看不順眼,動不動就相互彈劾,在金鑾殿中互相吐口水的一些大臣,此時也都安安穩穩,老老實實站在原地。
    金鑾殿中,氣氛微妙。
    東宮。
    楊赫仍舊是身著一身大紅直袍,看著手中那份諜報,沉默良久。
    影子默默站在陰影中,不言不語。
    楊赫將這份諜報來來回回看過數次,臉色如常,並無任何變化。
    最後這位北邊天下的太子殿下,默默將這份諜報放下。
    如今的天京城中,那些原本還在觀望的世家,此時也終於按耐不住。
    楊赫轉而看向遠處,輕輕摩挲手中扳指。
    “很快了。”
    心有驚雷。
    麵如平湖。
    ————
    西漠。
    沂水。
    不同於沃土千裏,一馬平川的中原,西漠偏居一隅,土壤貧瘠,多戈壁、大漠、風沙。
    中原多耕種,西漠卻大都是以遊牧為生。
    西漠幾處有名的綠洲,皆是被草原八部各自占據。
    其中原本由羌族占據的沂水,便是一處當之無愧的福地。
    沂水有沃土千畝,水草肥美。
    三十六福地之一的金庭山福地,便是在此。
    草原八部之一的羌族,被兩千鐵浮屠橫掃而過,這批前梁舊部的第一處落腳地,便是選在沂水。
    雖然如今犬戎部落所在的中條山亦是被占據,可這批前梁舊部,仍舊是將本營駐紮在沂水。
    金庭山。
    歸順於前梁舊部羌族人,以及部分前梁人,此時皆是將一車車沙石運往福地。
    於金庭山福地中大興土木。
    一座恢弘宮殿雛形隱約出現。
    雖然主殿僅有雛形,可幾處偏殿已經建好。
    風格並未遵循西漠,反而是以中原風格構建。
    除去這批正大興土木,構建宮殿之人,另有一批軍隊,開辟大道,夯實地基。
    沂水與中條山相隔僅有三百裏。
    隻要開出一條官道,連通沂水與中條山,便可進退自如。
    而且沂水與中條山是最為靠近幽州的兩處綠洲,沂水與中條山連成一線,便相當於從中隔斷西漠與中原。
    以沂水與中條山一線為界,西邊是其餘的草原六部,深在西漠之中,東邊便是幽州邊境,遙遙相望。
    最前方,月牙洲。
    寧泰親自率兵,大軍壓境。
    喜歡我當天下第一的那些年請大家收藏:()我當天下第一的那些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