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3章 楊戩征伐花果山
字數:3511 加入書籤
大力鬼王領了旨,不敢怠慢,徑投灌江口而去。
不消半個時辰,便落在真君廟前。
早有把門的鬼判入內急報:“啟稟真君,天宮有天使捧旨而至!”
二郎真君楊戩,此刻正於內堂靜坐。
其額間天眼微闔,神思卻早已不在此處。
就在昨日,三妹楊嬋,如今的佛門觀世音菩薩,親臨灌江口。
兄妹密談間,楊嬋已將西行取經、需借天庭之手完成殺劫之事,和盤托出。
其中深意,楊戩已然明了。
聞聽天使到來,楊戩嘴角掠過一絲了然。
楊戩整了整銀甲,額間天眼光華內斂。
心念微動,神念如漣漪般掃過灌江口外梅山方向,沉聲喚道:“梅山兄弟,點齊草頭神,隨吾迎旨!”
此“梅山六兄弟”,非封神舊事中那攪動風雲的梅山七怪。
封神劫後,梅山靈脈受損,大能凋零,昔日洞府荒廢,淪為尋常山野。
楊戩奉命鎮守灌江口,監察四方,感念當年此地,故常巡視梅山。
這六位兄弟,便是其在梅山深處尋得的六位有根器的散修。
眾人或因避世,或因機緣,在梅山靈韻枯竭後仍於殘存洞府、幽穀深澗中苦修不輟,雖未得天庭敕封,卻各有不凡手段,性情也非奸惡之輩。
楊戩見其心誌堅韌,道法根基不俗,又感梅山一脈凋零可惜,便出手點化、收伏。
六人敬服真君神通與為人,更感念其重振梅山之名雖非昔日盛景,但以“梅山”為號),遂心甘情願追隨左右,尊楊戩為二爺。
楊戩將他們安置在灌江口神域外圍,依托殘留的梅山地脈另辟道場,與帳前一千二百名同樣不錄仙籙、隻尊真君的“草頭神”一同操練,自成一股隻聽命於楊戩的強大力量。
此刻廟門大開,鬼王見二郎神儀容清俊,氣宇軒昂,身後兄弟如狼似虎,草頭神殺氣騰騰,不由得心頭一凜,連忙高舉聖旨:“二郎顯聖真君接旨!”
楊戩神情淡漠,依禮焚香,率眾下拜。
鬼王展開黃綾聖旨,朗聲宣讀:
“花果山妖猴孫悟空作亂。因在宮偷桃、偷酒、偷丹,攪亂蟠桃大會,現著十萬天兵,一十八架天羅地網,圍山收伏,未曾得勝。今特調清源妙道真君楊戩同義兄弟即赴花果山助力剿除。成功之後,高升重賞。”
旨意念罷,廟前一片寂靜。
梅山兄弟交換眼色,皆想起昨日菩薩所言。
楊戩心中更是洞若觀火:若非三妹提前點明此乃應劫之機,單憑玉帝空頭“高升重賞”,豈能請動他這聽調不聽宣的清源妙道真君?十萬天兵奈何不得一猴,反倒要求助於下界“外甥”,這旨意本身,已是玉帝和天庭的“難堪”。
楊戩緩緩起身,銀甲在日光下泛起冷冽的光。
目光掃過聖旨,望向那花果山方向,隨即對著鬼王道:
“天使請回,稟明玉帝。吾當點齊兵馬,前去相助。”
鬼王得了準信,心頭一鬆,不敢多留,駕起陰風便返天複命去了。
楊戩望著鬼王消失的方向,天眼之中神光流轉。
其並非為玉帝旨意,亦非貪圖那虛妄的“重賞”,此行花果山,乃是為應三妹所托,也是為了自身道途。
楊戩轉身,對梅山兄弟與草頭神喝道:
“點兵!開拔花果山!”
二郎真君楊戩率梅山兄弟與草頭神,如狂飆過海,霎時便至花果山。
隻見天羅地網,層層疊疊,鐵桶也似。
二郎神朗聲喝道:“守網神將聽著!吾乃二郎顯聖真君,奉玉帝敕命,特來擒妖,速開營門!”
神將層層傳報,四大天王與李靖忙相迎,備言猴王驍勇難製。
楊戩聽罷,鳳目微眯,傲然道:“列位且將天網頂上撤開,隻圍緊四方。待本將與他賭鬥變化!若輸,自有兄弟扶持,不勞相助;若贏,自有兄弟動手,無需綁縛。隻煩天王持照妖鏡於空中,照定那廝,莫教走脫!”
眾神依言布陣。
二郎真君點齊梅山六兄弟,出營叫陣。
水簾洞前,群猴排開蟠龍陣勢,中軍大纛高懸“齊天大聖”。
楊戩嗤笑:“潑猴也敢稱齊天?”
話音未落,營門開處,孫悟空金甲耀日,紫冠映輝,掣棒而出。
火眼金睛一掃,見二郎神儀表不凡,知道是個勁敵。
孫悟空嬉皮笑臉掣棒便指:“呔!哪家跑來的白麵小郎君?敢到俺老孫門前討打?”
楊戩大怒:“猢猻有眼無珠!吾乃昭惠靈王二郎真君!特來擒你這反天的弼馬溫!”
“哦——!”
悟空拖長聲調,作“恍然大悟”狀,
“想起來了!我當是誰呢!這不玉帝家的‘三眼’外甥嘛!俺老孫在天上聽說,玉帝老兒的妹子思凡,嫁了個姓楊的,生了三個劈山救母的娃,老二就是你啊?”他
孫悟空金箍棒扛在肩上,全無懼色,
“我說三眼仔兒,咱們商量個事兒唄?你看你本事不小,何必給那無情無義的天庭當打手?不如跟俺老孫合夥,掀了那淩霄殿,咱哥倆坐上去樂嗬樂嗬?那才叫快活!”
楊戩聞言,額間神目金光一閃,俊臉更冷:“潑猴!休得胡言亂語!玉帝乃我“親娘舅”,豈容你在此挑撥離間!”
“親娘舅?”
悟空仿佛聽到了天大笑話,拍著大腿狂笑,“哈哈哈!笑死俺老孫了!好個‘親娘舅’!你劈山救母時,那桃山下壓的是誰?你爹楊天佑是怎麽死的?嗯?三眼兒,這‘親娘舅’的恩情,俺老孫聽著都替你爹心寒呐!這要換做是我,正月裏剃頭都難消這心頭之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