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與藏醫交流

字數:3897   加入書籤

A+A-


    繼續一路向西前行,他們看到被許多由石塊堆砌而成的小山包。起初,小桂和她的夥伴們並未對這些山包多加留意,隻當它們是沿途普通的景致罷了。然而,隨著腳步的深入,她們發現這些小山包大小不一,形態各異。有些高聳入雲,仿佛一座小型的山峰;而有些則小巧玲瓏,宛如孩童手中精心堆疊的玩具。更引人注目的是,其中一些小山包的頂端竟然還係著一根根色彩斑斕的小旗子,在微風的吹拂下輕輕飄動,像是在向遠方的來客招手示意。
    好奇心作祟之下,小桂一行人決定找附近的百姓一探究竟。很快,她們便遇到了一群身著傳統藏袍、頭戴藏族特色頭巾的當地居民。這些藏民們麵容和藹可親,眼神中透露出友善與淳樸。小桂走上前去,禮貌地向其中一位年長的藏民詢問起那些奇特小山包的來曆。
    那位藏民微笑著回答道:“姑娘啊,你們看到的這些可不是普通的小山包,這叫做瑪尼堆,用我們藏語來講就是‘朵幫’。在我們藏族人的心中,石頭可是一種具有靈性的東西呢!所以大家會在石頭上刻畫出各種各樣的符號、精美的圖案或者神聖的文字,以此來表達對神靈的敬意,並祈求得到神靈的庇佑。”聽著藏民的講述,小桂等人不禁對這些看似平凡無奇的瑪尼堆肅然起敬,同時也深深感受到了藏族文化的獨特魅力。
    瑪尼堆的類型瑪尼堆主要分為兩種類型:阻穢禳災朵幫 這種瑪尼堆通常設在村頭寨尾,規模較大,呈階梯狀壘砌。石堆內藏有經文、五穀雜糧、金銀珠寶以及槍支刀矛等物品,用於祈求村莊的平安和福祉。鎮邪朵幫 這種瑪尼堆多設在路旁、湖邊、十字路口等處,規模較小,呈圓錐形,沒有階梯。石堆內藏有鎮邪咒文,用於驅邪避災。
    莫三與山藥兩人站在那一堆石頭麵前,心中暗自思忖著。隻見他們麵麵相覷,眼神中透露出一絲驚訝和後怕。
    “哎呦喂,我的天呐!原來這竟然是人家祭祀用的石頭堆呀!咱們之前居然還傻乎乎地以為它是個墳包呢!”莫三壓低聲音說道,語氣裏滿是懊悔。
    山藥也趕緊附和道:“可不是嘛!還好咱倆剛才沒有輕舉妄動,要不然可就惹出大麻煩啦!這要是不小心碰壞或者挪動了這些石頭,說不定會招來那些藏民跟我們拚命打架呢!想想都覺得可怕……”說著,他忍不住打了一個寒顫。
    熱情好客的藏民們滿臉笑容地向小桂一行人發出誠摯的邀請,希望她們能前往自家的蒙古包做客。麵對如此真摯的情誼與熱情,小桂實在難以拒絕,於是她欣然點頭答應,並帶領著其他幾位同伴一同朝著蒙古包走去。
    遠遠望去,那座潔白如雪的蒙古包宛如一朵盛開在草原上的巨大蓮花,引人注目。帳篷布上精心繡製著藍色的雲朵圖案,仿佛將天空中的雲彩直接搬到了這裏,美輪美奐,讓人不禁為之讚歎。
    當小桂等人快要走近時,那位藏民大聲吆喝了幾句,聲音洪亮而富有穿透力。不一會兒,他家的女人們和孩子們紛紛從蒙古包裏跑了出來,站在門口迎接客人的到來。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喜悅之情,尤其是那些可愛的孩子們,好奇地張望著陌生的訪客。
    隻見其中一位藏族婦女手捧著幾條潔白無瑕的哈達,恭敬地走到小桂麵前。小桂見狀,心中一喜,因為她知道這是藏族人民用來迎接尊貴客人的傳統禮儀。她連忙壓低聲音,悄悄地告訴身旁的山藥和莫三紫菀:“等會兒咱們得低下頭來,接受藏民敬獻的哈達哦!”兩人心領神會地點了點頭。
    待小桂等人微微低下頭後,那位藏族婦女便輕輕地將哈達掛在了她們的脖子上。哈達輕柔如絲,觸感舒適,象征著主人對客人最美好的祝福與歡迎。
    隨後,眾人跟隨著藏民走進蒙古包。然而,蒙古包的門並沒有想象中那麽高大,所以進門的時候大家都不得不稍稍彎下腰來才行。進入蒙古包內部,可以發現空間十分寬敞,頂部高高隆起,給人一種開闊而通透的感覺。地麵上鋪著厚厚的毛氈,按照主人引導的位置席地而坐,感受著這份獨特的溫暖與舒適。
    剛剛坐下沒多久,藏民們便端來了熱氣騰騰、香氣四溢的奶茶。那濃鬱的奶香混合著茶葉的清香撲鼻而來,令人垂涎欲滴。大家接過奶茶杯,輕抿一口,頓時覺得一股暖流順著喉嚨流淌而下,直抵心間,整個人都變得暖洋洋的。
    邊悠然地喝著香甜可口的奶茶,邊愉快地閑聊著天,就在這時,熱情好客的藏民又笑容滿麵地送來了散發著濃鬱奶香的奶酪、奶皮子以及潔白如玉的奶豆腐,這些可都是極具藏族特色的美味佳肴啊!小桂和莫珺他們麵對如此盛情難卻的款待,顯得有些拘謹,都不太敢過多地取用食物。於是,每個人隻是小心翼翼地拿起其中最小的一塊,輕輕地放入口中慢慢品嚐。如果覺得這種獨特的味道能夠被自己所接受,那麽就會再多吃上一些;而倘若實在無法適應這新奇的口感,便禮貌地放下手中的食物,不再繼續享用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沒過多久,那位藏民家賢惠能幹的女主人又笑盈盈地端上來了香氣撲鼻的炒米、金黃酥脆的油炸果子,還有讓人垂涎欲滴的手抓羊肉,並誠摯地邀請大家一同共進午餐,共享這豐盛的美食盛宴。
    小桂與莫珺饒有興致地跟這位藏民攀談著,他們越聊越是投機,氣氛熱烈而融洽。經過一番交流後才得知,眼前這位藏民竟然是一名藏族醫生!在這片土地上,人們稱呼他為“曼巴”或者“門巴”,此乃藏語當中對於醫生的一種尊稱,其地位恰似漢語裏的“大夫”或是“醫生”那般崇高。
    小桂按捺不住內心的好奇,開始仔細詢問起這裏的藏民通常容易患上哪些種類的疾病,以及針對這些病症所采用的具體治療手段。隻見那位藏族醫生不緊不慢地回答道:“我們這兒啊,由於氣候環境特殊,再加上生活方式的影響,像風濕關節炎、高原反應之類的病症比較多見。至於治療方法嘛……那可真是五花八門啦!”
    聽到這話,小桂和莫珺不禁瞪大了眼睛,臉上露出驚訝的神情。原來,早在古代時期,藏族醫生便已掌握了外科手術這項技藝,他們能夠巧妙地運用動物的筋來縫合傷口呢!不僅如此,藏醫同樣也擅長通過望、聞、問、切這四種傳統中醫診斷方法來判斷病情,並且深知如何切脈以獲取更精準的脈象信息。此外,他們還善於就地取材,利用本地生長的各種草藥為藏民們解除病痛之苦。
    然而,令人感到驚奇的遠不止於此。除了使用草藥進行醫治之外,部分藏醫甚至還會借助宗教儀式來向上天祈求庇佑,期望以此幫助患者戰勝病魔。最為神奇的要數當藏民作為遊牧民族需要不斷在馬背上遷徙時,如果有人突發疾病但又無法及時趕到醫生麵前就診的情況發生。這時,他們往往會讓病人隨意撿起一塊石頭,並將其轉交給藏醫。而藏醫則僅需憑借對這塊石頭的質地、幹濕度等方麵特征的觀察與分析,便能大致推斷出該位藏民所患的病症究竟為何。這種獨特且充滿神秘色彩的診療方式著實讓人歎為觀止!
    這位藏醫對小桂和莫珺所講述的漢人治病方法展現出了濃厚的興趣,並不斷地與他們交流探討。莫珺見此情形,心中一動,當即決定要送給這位藏醫一些既實用又能表達心意的禮物。於是,他熱情地發出邀請,請這位藏醫於次日前往他們所暫住的村莊一同用餐。
    時光飛逝,轉眼間便來到了第二天。小桂和莫珺早早地開始忙碌起來,他們齊心協力準備了滿滿一桌豐盛的漢族美食,以此來款待這位藏醫以及他的家人。當一切都準備就緒後,小桂親自去邀請藏醫一家前來做客。
    賓主盡歡之際,莫珺微笑著拿出精心準備好的禮物遞給藏醫。首先呈現在藏醫眼前的是一套珍貴的中醫書籍,這些書籍涵蓋了各種中醫理論和治療方法,對於熱愛醫學的藏醫來說無疑是一份無價之寶;接著,莫珺又小心翼翼地取出一顆散發著神秘光芒的夜明珠,解釋道:“這顆夜明珠可以在您做手術時提供明亮的光線,希望它能助您一臂之力。”最後,莫珺還送上了一套最新式的手術器械,這套器械設計精巧、功能齊全,定能讓藏醫的醫術更上一層樓。
    收到如此厚禮的藏醫滿心歡喜,激動之情溢於言表。他緊緊握住莫珺的手,表示由衷的感謝,並當場盛情邀請小桂和莫珺參加即將到來的一年一度的那達慕大會,希望她們能夠多留些時日,共同感受這場盛大的節日慶典。
    喜歡花妖小桂請大家收藏:()花妖小桂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