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高昌國

字數:4240   加入書籤

A+A-


    經過兩天漫長的跋涉後,這行人終於望見前方出現了一抹令人欣喜的綠色——那竟然是一片廣袤無垠的綠洲!遠遠望去,可以看見一堵厚實的土城牆聳立其中,高度足有三丈有餘,氣勢恢宏。城牆上赫然書寫著三個大字:高昌國。
    當他們逐漸靠近這片神秘之地時,映入眼簾的景象讓眾人驚歎不已。隻見街道上來來往往的人們身材高大挺拔,他們大多擁有高挺的鼻梁、深邃的眼窩以及一雙水靈靈的大眼睛。這些人的發色或是棕色,或是黑色,膚色相對較為白皙。更引人注目的是,部分人的眼睛呈現出迷人的淺藍色或者淺灰色。
    男人們身著各色窄袖長袍,頭戴高高尖尖的帽子,顯得風度翩翩;而女人們則將秀發精心編成許多細細的辮子垂落在雙肩,頭上戴著精美的瓜皮帽,帽子下方露出色彩鮮豔的沙麗,隨風舞動,宛如盛開的花朵般嬌豔動人。
    多吉和格桑兩個小家夥看得目瞪口呆,情不自禁地瞪大了雙眼。他們悄悄湊到小桂身旁,壓低聲音說道:“師父,您瞧,這裏居然有人的眼睛是藍色的呢,還有淺灰色的!真是太神奇啦!”
    進了城,小桂和莫珺及徒弟們就聞到了進了城,小桂和莫珺及徒弟們就聞到了一股濃鬱的香氣,仿佛是無數種味道交織在一起,甜的、酸的、辣的、香的,還有微微的酒香,撲麵而來。那是一種熱烈的、充滿生機的氣息,仿佛在訴說著這座古城的繁華與包容。
    街道兩旁,是一排排用黃土夯築的店鋪和民居,屋頂上鋪著厚厚的草席,牆麵上繪著色彩斑斕的圖案,有的是飛鳥走獸,有的是葡萄藤蔓,還有的是神秘的符號,仿佛每一幅畫都有一個古老的故事。陽光灑在街道上,金色的光芒透過店鋪門口懸掛的布簾,投下一片片柔和的光影。
    小桂一行人走在街上,人群熙熙攘攘,膚色各異的人們穿梭其中。有深棕色皮膚的商人,他們頭戴圓頂小帽,身著寬大的袍子,腰間係著精致的腰帶,正熱情地招呼著過往的客人;有白皙皮膚的女子,她們頭戴花飾,身著輕薄的紗裙,臉上帶著神秘的微笑,輕聲交談著;還有藍眼睛、淺灰色眼睛的異域人,他們的眼睛在陽光下閃爍著光芒,仿佛藏著星辰大海,讓人忍不住多看幾眼。
    小桂微微一笑,點了點頭,心中也充滿了好奇與欣喜。她從未見過如此多元的民族匯聚一城,仿佛這裏是世界的交匯點,不同膚色、不同語言的人們在這裏和諧共處,共同編織著這座古城的繁華。
    街市上,攤位一個接著一個,售賣的物品琳琅滿目。有來自遠方的絲綢,柔軟而光滑,色彩斑斕,仿佛能織出整個世界的美麗;有精美的陶器,上麵繪著細膩的花紋,有的像盛開的花朵,有的像流淌的溪水;還有各種各樣的香料,散發著濃鬱的香氣,讓人仿佛置身於一個香氣的世界。小桂湊近一聞,有肉桂的辛辣,有丁香的馥鬱,還有藏紅花的幽香,這些香料混合在一起,仿佛能勾起人內心深處的某種渴望。
    除了這些,還有各種各樣的食物。烤羊肉串在炭火上滋滋作響,散發出誘人的香氣,讓人垂涎欲滴;饢坑裏烤出的饢,金黃酥脆,散發著麥香,咬一口,滿是滿足;還有新鮮的水果,葡萄、哈密瓜、無花果,堆得像小山一樣,散發著甜蜜的氣息。小桂忍不住買了一串葡萄,輕輕咬下一顆,那甜蜜的汁液在舌尖化開,仿佛是大自然最純粹的饋贈。
    在街角,有一家酒館,門口掛著一塊木牌,上麵用波斯文和漢字寫著“穆沙來斯”。小桂一行人走了進去,酒館裏彌漫著一種獨特的酒香,帶著淡淡的果香和微甜的味道。他們找了個角落坐下,莫珺點了一壺穆沙來斯,幾碟小吃。酒端上來後,小桂輕輕抿了一口,那酒入口柔和,帶著葡萄的甘甜,卻又在喉間留下一絲醇厚的回味,仿佛是這片土地的精華,被歲月釀成了瓊漿玉液。
    朗傑和桑傑也學著師父的樣子,小心翼翼地嚐了一口,臉上露出驚喜的表情:“師父,這酒真好喝!”
    小桂和莫珺笑了笑,看著周圍熱鬧的場景,心中湧起一股溫暖。這裏沒有戰爭的硝煙,沒有族群的紛爭,隻有生活的煙火氣和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高昌國,這座古老而包容的城市,仿佛是一個神奇的容器,將來自四麵八方的文化、風俗、美食匯聚在一起,釀成了一杯醇厚的酒,讓人沉醉其中,不願醒來。
    多吉和巴桑坐在酒館的角落裏,麵前的木桌上擺放著酒館送來的食物。盤子裏堆滿了誘人的美食:烤羊肉串散發著滋滋的油光,撒著一把翠綠的香菜和孜然,香氣撲鼻而來;手抓羊肉切成厚薄均勻的大塊,浸在濃鬱的醬汁裏,散發著鹹香;奶皮子泛著誘人的金黃色,軟糯而香甜;還有那剛出爐的饢,外皮烤得酥脆,內裏鬆軟,散發著麥香。兩人看著這些美食,早已垂涎欲滴,迫不及待地把手洗幹淨,準備大快朵頤。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就在這時,多吉突然抬起頭,皺著眉頭,環顧四周,疑惑地問道:“師父,這裏怎麽沒有豬肉呢?”巴桑也跟著點頭,似乎也覺得少了些什麽。
    莫珺聽到這話,急忙抬起手,將食指輕輕放在嘴唇上,眼神嚴肅地提醒他們:“噓,小聲點。”他壓低聲音,耐心地解釋道:“這裏的人大多信奉伊斯蘭教,不吃豬肉。對他們來說,這是宗教信仰的一部分,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在這裏,人們主要吃牛羊肉,這些肉類不僅美味,也符合他們的飲食習慣。”
    他頓了頓,又補充道:“切記,不可在這裏吃豬肉,也盡量不要提起豬肉。這是對他們信仰和習俗的尊重,也是我們作為外鄉人應有的禮貌。”多吉和巴桑聽了,立刻意識到自己的失言,臉上露出歉意的表情,趕忙低下頭,不再多言。
    莫珺見兩人明白了,微微點頭,臉上露出一絲欣慰的微笑。他拿起一塊手抓羊肉,輕輕撕下一塊,放進嘴裏,細細咀嚼,仿佛在用味蕾感受這片土地的風情。多吉和巴桑也跟著拿起食物,小心翼翼地品嚐起來,生怕再犯什麽錯。
    酒館裏,人們圍坐在一起,談笑風生,空氣中彌漫著食物的香氣和歡樂的氣息。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信仰和習俗如同一條無形的紐帶,將人們緊緊相連,而尊重與包容,則是這片土地上最溫暖的底色。
    格桑仰起頭,清澈的眼睛裏滿是好奇,她輕聲問小桂:“師父,她們這裏不用像我們部落那樣到處跑,四處為家嗎?”她的聲音裏帶著一絲羨慕,也有一絲不解。在她的心中,部落的生活總是與遷徙和流浪相伴,而眼前這座城市的寧靜與安穩,讓她感到新奇。
    小桂微微一笑,目光溫和地看著格桑。她沉默了片刻,似乎在整理思緒,然後輕聲說道:“這裏的人蓋了很多房子,應該就是定居下來了。”她指著遠處那一排排整齊的房屋,屋頂上嫋嫋升起的炊煙,還有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繼續說道:“這說明這裏的城市有固定的水源,有肥沃的綠洲,還有能夠帶來收成的田地。隻有這樣,人們才會選擇在這裏定居,不再四處漂泊。”
    格桑順著小桂的目光看去,隻見遠處的田野裏,綠油油的莊稼隨風搖曳,仿佛一片綠色的海洋。田間的小溪潺潺流淌,清澈的水流滋潤著每一寸土地。她想象著在這片土地上,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再需要像部落一樣,為了尋找水源和牧場而奔波。一種從未有過的感覺在她心底悄然升起——那是一種對安穩生活的向往。
    小桂似乎看出了格桑的思緒,她輕輕拍了拍她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道:“每個地方的人都有他們自己的生活方式。你們部落的生活雖然自由,但也充滿了不確定性。而這裏的人們,選擇了另一種生活——用勤勞的雙手在這片土地上紮根,用智慧和汗水創造屬於自己的家園。無論是哪種生活,都有它的美好和意義。”
    格桑點了點頭,眼神中多了一份堅定。她明白了,無論是漂泊還是定居,都是人們對生活的選擇,而每一種選擇都值得尊重。
    小桂和格桑正在聊著,忽然一陣嘈雜聲從外麵傳來。那是一群孩子的叫嚷聲,聲音裏帶著一種童稚的惡意:“瘸子來了,大瘸子帶著小瘸子,一家都是瘸子……”聲音越來越近,孩子們的笑聲也越來越大,仿佛在慶祝自己的“發現”。
    被圍觀的婦人一瘸一拐地走著,抬起頭,目光落在遠處那群孩子身上。她的臉上沒有表情,眼神平靜得像一潭死水,仿佛那些叫嚷聲與她毫無關係。她領著的小女孩卻不一樣。她原本專注地玩著小石子,聽到那些話後,手裏的石子“嘩啦”一下掉在地上。她抬起頭,眼睛裏瞬間蒙上了一層淚光,嘴唇微微顫抖,似乎想要反駁,卻又不知道該說些什麽。
    那婦人見狀,輕輕歎了口氣,她走路時一瘸一拐的,每一步都顯得有些艱難。小女孩緊緊抓住婦人的衣角,同樣是一瘸一拐地跟在後麵。她們的身影在陽光下顯得格外單薄,但又透著一種說不出的堅韌。孩子們還在繼續嘲笑,聲音在小巷裏回蕩。然而,那婦人和小女孩並沒有停下腳步,也沒有回頭。她們就這樣默默地走著,仿佛那些聲音根本不存在。小女孩的眼淚在眼眶裏打轉,但她始終沒有讓它們流下來。
    喜歡花妖小桂請大家收藏:()花妖小桂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