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白鹿山白鹿寺之二
字數:4316 加入書籤
在中原大地的懷抱中,太行山脈的餘脈伸展那裏有一座名為白鹿山的靈秀之地。古籍記載,此山因山中一石鹿而得名,小桂一行人懷著對這方古老傳說的好奇與對自然之美的向往,踏上了前往白鹿山的旅程。
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穿透薄霧,他們抵達了白鹿山腳下。山門古樸而莊重,仿佛是曆史的守門人,靜靜訴說著過往的歲月。穿過山門,沿著蜿蜒的山路緩緩而上,兩側的林木鬱鬱蔥蔥,鬆柏挺拔,銀杏樹的葉子在微風中輕輕搖曳,發出沙沙的聲響,宛如大自然的樂章。空氣中彌漫著泥土與草木的清新氣息,讓人心曠神怡。
山路並不陡峭,卻也頗有幾分曲折。沿途的風景如畫卷般徐徐展開,山間溪流潺潺,清澈見底,偶爾還能看到幾尾小魚在水中嬉戲。溪邊的石頭被歲月打磨得光滑圓潤,上麵長滿了青苔,增添了幾分古意。我忍不住停下腳步,掬一捧清泉,那清涼之感瞬間驅散了旅途的疲憊。
繼續前行,山路兩旁的野花競相開放,紅的、黃的、紫的,星星點點,裝點著這片綠色的海洋。蝴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蜜蜂忙碌地穿梭其間,采集著甜蜜的花蜜。小徒弟們都不由得放慢了腳步,生怕打擾了這寧靜而美好的畫麵。
經過一段不長不短的山路,終於來到了白鹿寺。這座古老的寺廟曆經百年風雨,依然屹立不倒,見證著歲月的變遷。寺廟的建築依山而建,錯落有致,紅牆黛瓦在青山綠水的映襯下,顯得格外莊嚴肅穆。
剛踏入寺廟,一陣悠揚的鍾聲便傳入耳中,那是僧人們晨課的開始。順著鍾聲的方向走去,來到了大雄寶殿。殿內香煙嫋嫋,佛像金光閃閃,莊嚴肅穆。釋迦牟尼佛居中而坐,兩側是觀音菩薩和地藏王菩薩,十八羅漢分列兩旁,個個栩栩如生,仿佛隨時都會開口說話。小桂和莫珺帶著弟子們虔誠地合十禮拜,心中默默許下願望,祈求家人平安健康。
晨課結束後,莫珺與一位僧人交談。他身著灰色僧袍,麵容和善,眼神中透露出一種超脫塵世的寧靜。莫珺向他請教關於白鹿寺的曆史,他耐心地為我講解。原來,白鹿寺曾是佛教聖地,高僧雲集,香火旺盛。北齊時期,玄極寺擴建並雕刻造像,形成了一定的規模。唐代時,白鹿寺東側又建了法住寺和顯陽寺,使得這裏成為了一個佛教文化的中心。
“這裏為何名為白鹿寺呢?”莫珺好奇地問道。
僧人微笑著回答:“相傳,古時山中有一石鹿,被視為祥瑞之物。後來,天竺高僧佛圖澄雲遊至此,見此地山清水秀,便在此創建了白鹿寺。白鹿也成為了這座寺廟的象征,寓意著吉祥與安寧。”
小桂恍然大悟,原來這名字背後竟有如此美好的寓意。
在僧人的指引下,他們參觀了寺廟的各個角落。除了大雄寶殿,還有觀音殿、地藏殿、藏經樓等建築。觀音殿內供奉著千手觀音,她麵容慈悲,雙手合十,仿佛在聆聽世間的疾苦。地藏殿則供奉著地藏王菩薩,他目光低垂,神情專注,似乎在為地獄中的眾生超度。
藏經樓是寺廟的文化寶庫,裏麵存放著大量的佛教經典。這些經書曆經歲月的洗禮,依然保存完好,見證了白鹿寺悠久的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莫珺小心翼翼地翻開一本經書,那古樸的文字仿佛在訴說著一個個古老的故事,讓人沉醉其中。
在寺廟的後院,有一片竹林,竹子青翠欲滴,隨風搖曳,發出沙沙的聲響。漫步其中,仿佛置身於一個靜謐的世外桃源。竹林深處,有一座小小的涼亭,走進涼亭,坐下休息。閉上眼睛,聆聽竹林的風聲,感受大自然的寧靜與和諧,心中一片寧靜。
參觀完白鹿寺,一行人深入白鹿山的山林,去探尋更多的自然之美。沿著寺廟後的小路繼續前行,山路逐漸變得崎嶇不平。小桂小心翼翼地走著,生怕滑倒。兩側的樹木更加茂密,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在地上,形成斑駁的光影。
走了一段路後,他們來到了一片開闊的山穀。山穀中有一片湖泊,湖水碧綠如玉,清澈見底。湖邊長滿了水草,幾隻水鳥在湖麵上嬉戲,不時發出清脆的叫聲。小桂坐在湖邊的石頭上,欣賞著這如詩如畫的美景,心中充滿了寧靜與喜悅。
在白鹿山的山林間,陽光透過茂密的樹葉,在地上灑下斑駁的光影。微風輕拂,帶來陣陣草木的清香。徒弟們散在各處,忙碌地采摘著藥材。這裏是藥材的寶庫,黃連、川芎、杜仲、厚樸等珍貴藥材在這片土地上茁壯生長,等待著有緣人的采摘。
一個時辰後,徒弟們帶著滿筐的藥材,陸續回到了集合點。他們臉上帶著疲憊,但眼中卻滿是收獲的喜悅。小桂站在一塊平坦的石頭上,微笑著看著徒弟們,眼神中滿是對他們的鼓勵與期待。
徒弟們將采回來的藥材整齊地放在地上,圍坐在小桂周圍。小桂逐一檢查,邊檢查邊給他們講解:“這是厚樸,看它的樹皮,呈卷筒狀或雙卷筒狀,厚而有韌性。它的外表麵灰棕色或灰褐色,粗糙,有明顯的橢圓形皮孔和縱裂槽紋。內表麵紫棕色或深紫褐色,光滑,劃之有油痕。厚樸性溫,味苦、辛,具有燥濕消痰、下氣除滿的功效,常用於治療濕滯中焦、脘痞吐瀉、食積氣滯、腹脹便秘、痰飲喘咳等症狀。不過,厚樸在炮製時需除去粗皮,洗淨,潤透後切絲,幹燥,這樣藥效才能更好地發揮。”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小桂拿起另一味藥材,繼續說道:“這個是川芎,它的根莖呈不規則結節狀拳形團塊,直徑27厘米。表麵黃褐色,粗糙皺縮,有多數平行隆起的輪節,頂端有凹陷的類圓形莖痕,下側及輪節上有多數小瘤狀根痕。川芎性溫,味辛,歸肝、膽、心包經,具有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胸痹心痛、胸脅刺痛、跌撲腫痛、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瘕腹痛、頭痛、風濕痹痛等症狀。川芎在采收後需除去泥沙,曬幹或烘幹,炮製過程要嚴格控製溫度,以保證藥材的質量。”
接著,小桂又拿起一塊樹皮,說道:“那個是杜仲,看這樹皮,呈板片狀或兩邊稍向內卷,厚37毫米。外表麵淡棕色或灰褐色,有明顯的皺紋或縱裂槽紋;內表麵暗紫色,光滑。杜仲性溫,味甘,歸肝、腎經,具有補肝腎、強筋骨、安胎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腎虛腰痛、筋骨無力、妊娠漏血、胎動不安、高血壓等症狀。杜仲在炮製時需刮去殘留粗皮,洗淨,切塊或絲,幹燥。鹽杜仲則需在炒製過程中加入鹽水,這樣可以增強其補肝腎的作用。”
最後,小桂指著一株草本植物,說道:“那個是黃連,它的根狀莖黃色,常分枝,密生多數須根。葉片稍帶革質,卵狀三角形,寬達10厘米,三全裂。黃連性寒,味苦,歸心、脾、胃、肝、膽、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可用於治療濕熱痞滿、嘔吐吞酸、瀉痢、黃疸、高熱神昏、心火亢盛、心煩不寐、血熱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癰腫疔瘡等症狀。黃連在采收後需除去雜質,潤透後切薄片,晾幹,或用時搗碎。炮製時有酒黃連、薑黃連、萸黃連等多種方法,不同的炮製方法可以增強其不同的功效。”
徒弟們聽得聚精會神,不時點頭,眼中滿是求知的渴望。小桂看著他們,心中充滿了欣慰。這些藥材不僅是治病救人的良藥,更是他們成長路上的寶貴財富。
山穀的另一邊是一座小山丘,他們決定爬上山丘,去欣賞更廣闊的風景。山路陡峭,他們手腳並用,艱難地向上攀爬。經過一番努力,終於登上了山頂。站在山頂,極目遠眺,白鹿山的美景盡收眼底。遠處的山巒連綿起伏,雲霧繚繞,宛如仙境。近處的樹林鬱鬱蔥蔥,生機勃勃。山穀中的湖泊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光,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大地之上。
這一刻,所有的疲憊與煩惱都煙消雲散,隻剩下內心的寧靜與滿足。
夕陽如血,漸漸西沉,餘暉灑在大地上,給一切都染上了一層金黃的色彩。在這美麗的景色中,一行人背負著滿滿的收獲,緩緩地踏上了歸途。
他們的步伐輕快而穩健,臉上洋溢著滿足和喜悅的笑容。這一路走來,他們經曆了許多艱辛和困難,但最終都得到了豐厚的回報。
當他們走到白鹿寺時,那悠揚的鍾聲再次響起,仿佛在歡迎他們的歸來。白鹿寺是一座古老而莊嚴的寺廟,周圍環繞著青山綠水,環境清幽寧靜。
一行人決定在白鹿寺借住幾天,稍作休整。每天清晨,他們都會早早地起床,先到寺廟裏參拜佛祖,表達對佛祖的敬意和感恩之情。然後,他們才會去享用寺院的素齋。
吃完早飯,他們便會外出采藥。山中的草藥種類繁多,有些是常見的,有些則是稀有的。他們仔細地尋找著每一種草藥,將它們小心地采摘下來,放入背簍中。
除了采藥,他們還會給寺裏的僧人們義診。這些僧人長期修行,身體難免會有些小毛病。他們用自己的醫術,為僧人們紮針施藥,幫助他們緩解病痛,恢複健康。
在白鹿寺的這幾天裏,他們不僅收獲了草藥,還收獲了僧人們的感激和友誼。這段時光雖然短暫,但卻讓他們難以忘懷。
喜歡花妖小桂請大家收藏:()花妖小桂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