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7章 平定遼東

字數:3128   加入書籤

A+A-


    “公孫模,你向我保證要擊破敵軍,卻數日交戰沒有進展,你又有什麽話說?”
    “遼東侯,敵軍實是狡詐,今日我故意詐敗,行誘敵之計,卻沒想到敵軍沒有上當,實是可恨。”
    他哪裏知道,田豫和牽招的目的就是將遼東軍牽製在這裏,讓徐盛抓住機會破城,在得到徐盛的消息之前,兩人隻能故意保持不敗不勝的局麵。否則,以陳軍的戰力,未必不能擊敗遼東軍。
    陽儀也覺得有些不對勁:“遼東侯,我軍幾次進攻,敵軍反擊並不弱,足見其戰力之強,如今敵軍似乎隻守不攻,頗讓人不解。”
    “你以為這是為何?”
    “報……報……”士兵匆匆進來,或許是太著急了,一時沒刹住車,差點摔倒:“報遼東侯,大事不好,襄平方向傳來消息,敵軍突襲襄平,襄平已被敵軍攻破。”
    “襄平被攻破……”公孫康腦袋一陣眩暈,繼而大吼:“這如何可能?快說,這到底是怎麽回事。”
    “目前隻知敵軍從東而來,突襲襄平,韓將軍沒有察覺,被打了個措手不及,才被攻破襄平,如今城破,聽聞遼東侯的家眷也被俘虜了。”
    “啊!”公孫康慘叫一聲,就暈了過去。公孫模和陽儀連忙上前扶著他。
    不知道過了多久,公孫康醒了過來,發現自己躺在床上,公孫模和陽儀站在床邊。他掙紮著坐了起來:“如今什麽情況了?”
    陽儀比較沉穩持重:“遼東侯,以我看,我們是上當了,田豫和牽招故意擺出將敗卻未敗的姿勢,引誘遼東侯兵出襄平,追擊而來,如今又保持勝敗不分,使兩軍僵持,敵軍再派一軍,突襲襄平。”
    都這個時候,誰都明白是怎麽回事了。旁邊的公孫模是罪魁禍首,他一直低著頭,不敢說話。
    “那攻襄平的軍隊從何而來?兵力多少?”
    “隻有一個方向,就是渡海而來,遼東侯可記得中原傳來的消息,陳炎的水軍掌控黃河,使得曹操大受牽製。真想不到,陳炎的水軍居然能渡海,其兵力差不多近萬。當年,先遼東侯也曾坐船渡海去過東萊,隻渡了數百兵力,頗為困難,敵軍居竟上萬大軍渡海,簡直不可思議。”
    公孫康聽了,一陣黯然,在場三人誰都不說話,場麵一度安靜。過了一會兒,他又看著兩人:“如今,我該如何?”
    “今襄平已失,遼東侯家眷被抓,前有敵軍,後路被斷,恐怕已是無力回天,以我看,還是降了吧?雖遼東侯風光不在,但起碼能保全全家人的性命,陳炎還必也會給遼東侯日後一個安穩。”
    “遼東乃我父親辛辛苦苦創建的基業,卻毀於我手,我愧對父親啊!”公孫康忍不住嚎啕大哭起來。陽儀和公孫模也沒有再說話,就這麽看著,讓公孫康宣泄一下情緒。
    “我手裏還有近兩萬大軍,若是不降,能否奪回襄平?”公孫康還不死心,做著美夢,又問。
    “這……糧草斷絕,還如何可能?眼前田豫和牽招,我軍就已經打不過了。”
    “這……”公孫康又沉默了,不知道該說什麽。
    陽儀和公孫模正在等公孫康的決斷。在公孫康昏迷的時候,兩人已經商量好了,就是力勸公孫康投降。如果公孫康仍執迷不悟,兩人也隻好采取果斷措施。因為,兩人的家眷都在襄平,不降不行。此刻,公孫模已經下意識地把手放在刀柄上。
    良久,公孫康長歎口氣:“事已至此,那就降了吧。”
    陽儀和公孫模鬆了口氣,大局已定,也隻能如此了。
    公孫康起床更衣,讓將士們卸甲,放下兵器,向田豫和牽招投降。
    田豫和牽招接受了公孫軍的投降,又率眾來到襄平城,與徐盛會麵。兩軍會師,又打了勝仗,襄平城喜氣洋洋。當然,失意的人也不少。
    田豫、牽招和徐盛商量了一下,按照此前陳炎的交代,由牽招駐守遼東襄平,處理戰後之事。田豫帶著公孫康及下屬,一起先回右北平平剛城,並派人將公孫康一家送到濟南來。由牽招從原遼東軍士兵中挑選出五千精銳,組建騎兵,襄平兵力保持一萬左右,其餘一律解散。
    徐盛所率海軍,需盡快返回東萊,並撤向即墨。在即墨過冬,順便休整軍隊,明年春再兵進廣陵射陽。北方已定,日後,海軍將開始南下作戰。
    至此,陳炎已名義上占據了整個北方,恢複了漢時的大部分北方領土。隻是,與漢巔峰時期相比,匈奴、鮮卑仍占據了一些領土。
    ……
    益州蜀郡成都,建安十年公元205年)八月中旬
    益州是個相對封閉的地方,來了益州後,法正對關中方向的消息很少有了解。說起來,他來益州已有將近十個年頭了,真是光陰似箭。
    當年,李傕、郭汜執掌長安,關中大亂,無數關中人紛紛從關中南下到益州。他與同郡的孟達結伴而行,來到了成都,投靠了劉璋。
    四五年前,益州有一場動亂。一向支持劉璋的巴郡大族趙韙起兵叛亂,曾一度兵進成都。
    劉璋依靠其父親劉焉從關中、南陽收攏的百姓組成的軍隊,擊敗了趙韙。在這場戰事中,法正和孟達均立了不小的戰功。
    戰後,法正被任命為軍議校尉,不過,實際上,他隻得到了校尉的俸祿,並沒有校尉的兵權。孟達雖駐軍在外,有一定的兵權,官職卻不大,還不如法正。總之,兩人都覺得不如意。
    因為沒有受到重用,法正與另外一個人走到了一起,即張鬆。張鬆倒是深受劉璋重用,得任益州別駕,但他認為,劉璋懦弱無能,很難在強敵環伺的環境下存活下去。早在一個月前,張鬆就奉劉璋之命離開了成都,去襄陽拜見劉協。
    在張鬆離開成都前,法正與張鬆聊了一下。兩人約定,先去襄陽看一下,如果有機會的話,可為益州謀個更好的前途,也不是不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