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8章 蔣濟的戰術

字數:3269   加入書籤

A+A-


    荊州軍由劉表和劉備各自出兵組成,劉表的軍隊由張允統率,副將為文聘、呂公,劉備的軍隊由張飛統率,陳震在軍中輔佐。這支軍隊的統帥是張允,也就是說,張飛也得聽從張允的調令,這讓張飛很不爽。
    荊州軍幾乎與江東軍同時出兵,但荊州路途遙遠,要比江東軍晚到一段時間。為了讓荊州軍能夠順利進軍淮南,孫權確實把廬江郡一個縣,暫借給荊州軍駐軍。不過,蔣濟卻猜錯了,孫權借出的是龍舒縣,而非皖城,因為皖城是廬江治所所在地。
    到了龍舒縣後,荊州軍稍作準備,又花了幾天時間,才兵出龍舒縣,向合肥方向而去。從龍舒縣到合肥,需途經廬江縣、舒縣,穿行紫蓬山,才能到達合肥,全程約五百多裏路,需行軍十天左右。
    行軍了八九天時間,荊州軍到達舒城,準備穿行紫蓬山。陳震和張飛一起來找張允。
    陳震說:“此前江東軍都督周瑜派人來,說紫蓬山道路狹窄難行,我軍要小心謹慎,若敵軍提前扼守道路狹小之處,那真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不如我軍北上,繞過紫蓬山,走六安方向,再東行,亦可到合肥。”
    張允一口就回絕了:“繞道六安,路途至少多了上百裏路,我軍長途跋涉,軍中糧食是從荊州押運而來,多行幾天,耗費無數。”
    張飛自然支持陳震:“張允,糧食雖重要,但大軍應先保障安全,豈能在乎糧食?”
    蔡瑁曾幾次對付劉備,而張允跟蔡瑁是穿一條褲子的,這使得張飛多少有點惱怒。劉備囑咐過他,讓他為大局著想,不能與張允發生衝突。大軍穿行紫蓬山之時,是陳震覺得不安,先說服了張飛,兩人又一起來見張允。
    “張飛,大部分糧食都是我們車騎將軍出的,劉備都沒出多少,損耗了你當然不心疼,今周瑜已傳來消息,他所率大軍正在攻打合肥,趙雲豈敢分兵扼守紫蓬山呢?再說了,就算敵軍分兵扼守紫蓬山要道又如何?周瑜隻需派一軍過來,與我軍前後夾擊,亦可破敵。”
    “張將軍所言並非無理,但我軍不得不防呀!”陳震不敢學張飛,隻能跟張允講道理。
    旁邊的文聘也說:“紫蓬山能合肥西邊的屏障,那趙雲不可能不知,將軍還是謹慎為上,行軍小心點即可。”
    張允稍稍沉吟:“好,防是該防,但無須繞道,倒可派一支幾百人的軍隊,在前麵探路。”
    “如此甚好。”陳震稍鬆口氣,雖然他沒有達到目的,至少張允有了防範。
    張允看向自己另外一名部下:“呂公,你率兩百士兵,在前麵探路。”
    呂公領命,率著兩百士兵,往前探路,他也是小心翼翼。
    此刻,顏良和蔣濟正在率千餘騎兵,躲在紫蓬山出口處的一片山林裏。士兵來報:“報將軍,發現一支隻有兩三百人的軍隊,從紫蓬山中出來。”
    “隻有兩三百人?”
    “正是,是步兵,旗幟打了‘呂’字。”
    顏良有些不解,看向蔣濟。上次他也是聽從蔣濟的計策,才立了大功的,這次他仍指望蔣濟能夠獻計,讓他戴罪立功。
    “莫非是敵軍以小部分來探路?看來敵軍謹慎了許多。”
    “既是探路的,那無須理會,我們躲在這裏,是為了擊潰敵軍,而不是對付這幾百人。”
    “顏將軍所言極是。”
    “傳令下去,把出口處的士兵撤回來,免得暴露了行跡,還有,讓士兵藏好,要安撫好戰馬,不準暴露了行跡。”
    話說呂公率軍走了兩個時辰,走出紫蓬山。紫蓬山雖是山區,但往來合肥和舒縣的人大半都走這條路,道路不算太崎嶇。
    呂公在紫蓬山出口處打量了一番,前麵是平地,但兩側皆有山林。突然,他似乎聽到了一聲嘶叫,但又聽到不真切,就下意識地豎起耳朵來傾聽,卻又什麽都沒聽到。
    他問旁邊的士兵:“剛才你們聽到什麽了嗎?”
    士兵都搖了搖頭。
    “看來是我聽錯了。快,派人去通知張將軍,就說我們已從紫蓬山出來,並未遇敵。”
    呂公讓士兵就地休息,等待後麵的主力,主力大軍就在他身後十裏路處。
    山林裏,顏良和蔣濟正在等著消息。剛才的聲音其實是馬叫聲,好在士兵及時安撫了戰馬,使其不再發出聲響,否則就被敵軍給察覺了。如今,陳軍正藏在紫蓬山出口北側的密林裏麵。
    士兵終於又來報:“報……報將軍,敵軍前麵兩三百兵力已經走出了紫蓬山,後麵的軍隊大概在七八裏路處,兵力數千,都是步兵。”
    “數千?是幾千?”
    “這……斥候說敵軍行軍時陣形整齊,很好數,但兵力不弱,一時也數不清,隻說五千以上,但應該沒有上萬。”
    蔣濟疑惑起來:“你說敵軍陣型整齊?”
    “正是,隊伍整整齊齊的,雖然好數,但道路彎曲,斥候眼睛跟不上。”也就是說,如果是平地或直路,斥候說不定就能數清楚了。
    顏良也理解斥候在這種情況下,沒辦法數清楚,他看向蔣濟:“不知先生有何計策?”
    “若將軍想把敵軍堵在紫蓬山,不讓敵軍出來,可立即率軍襲擊眼前這兩三百兵力,將其殲滅,把出口給堵了,敵軍自己就出不來了。若將軍想攻破敵軍,需等敵軍全都從山裏出來,到了平地上,我軍才驟然殺出,以騎破步,可是……”
    “可是什麽……”
    “敵軍主將若是魯莽之輩,此舉可成,但敵軍能派小部分來查探到路,山中行軍,都能保持陣形,想必也是小心翼翼,出來時也會多加防範,再加上敵軍兵力數倍於我軍,我軍恐怕不易得手呀。”
    “該死,若是我有兩千騎兵,必能破敵三四倍兵力,如今隻有一千兩百左右,終是少了點……且就怕敵軍有車弩之類的。”
    “敵軍應該沒有車弩?”
    “先生何以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