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 軍校的設想

字數:2966   加入書籤

A+A-


    賈詡微微一愣,原來陳炎擔心的是這個問題。他仔細一想,如今齊公占據半個江山,統一天下,已是指日可待,屆時天下沒仗打了,一大堆將領就會閑了下來。可是,這些將領大多數都在壯年,例如陳炎手下大將趙雲、高順、張遼等都是四十多歲,確實是出現擁兵自重的情況。這是敏感問題,可不好解決,他有心回避,但與齊公說話,豈能隨隨便便就走人?
    “實際上,我已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且還能使軍隊戰力得到很大的提升?”
    “哦,不知齊公有何辦法?”
    “那就是使用統一的訓兵方法,去訓練士兵。如此一來,訓練出來的士兵都是一樣的,不管哪個將領去帶,都沒有什麽區別?”
    “可是……”賈詡是智者,很快就發現其中的問題:“其中難處不小,一則,齊公想使用一種方法去訓練數十萬大軍,似乎有點匪夷所思,恐怕難以做到,二則,就算訓出來了,將領卻仍是不熟悉這些士兵,日後還怎麽帶兵打仗?”
    “那就用統一的方法去培養將領,再讓所有的將領使用統一的方法去訓練士兵,如此一來,所有的士兵豈不是都是用一樣的方法訓練出來的嗎?”
    “咦?”賈詡大吃一驚:“齊公此法……甚妙,若所有的將領都會同一種訓兵方法,那訓出來的士兵自然是一樣的,隻是……臣從未聽說過此法。”
    “哈哈哈哈,此法為我所創,還可以吧?”陳炎有些得意洋洋起來:“不過,此事還有托付文和之處。”
    “這……此事想必會耗費無數精力,臣年紀老邁,隻怕精力不濟。”賈詡先下意識拒絕了。
    “此是閑職,不會耗費你多少精力,文和不是正在著兵書嗎?正好此事就交給你了。”
    “可是……”賈詡轉念一想,以陳炎如今的地位,有些事他恐怕也不能隨便拒絕:“臣不了解齊公的想法,願聞其詳。”
    “青州書院,你見到了吧?那裏文士雲集,為我培養治理地方之才,今北方州郡縣各級官員,有不少人出自青州書院,有的才能不凡,亦為我所倚重,日後,我會在各州郡書院中,推行學曆製度,屆時想出仕為官,不僅僅要靠察舉,還得有學曆才行。”
    “學曆?”
    “正是,所有官員,需在州級別以上的書院就讀,通過考核,取得結業資格,得書院頒發學曆,有此學曆,可為入仕的前提條件。不過,此策還得長遠考慮,有些細節我還沒想好,今日隻是稍稍向你透露一些。畢竟今日你我所談,與這沒有關係。”
    “嗯。”賈詡隻是應了一聲,表示知道了,不再追問。
    “書院用以培養文臣,但不能培養武將,所以,我欲在青州再建一個專門培養將領的學院,可暫時稱為軍院。”
    賈詡已是一臉懵圈:“軍院?”
    “正是,軍院乃專門培養將領的場所,和書院一樣,有軍院祭酒打理軍院各級事務,有軍院講席傳授各類軍事知識,隻是……需傳授什麽的軍事知識,則還得細細思索一番。”
    “那軍院祭酒豈不是所有軍院學子的老師?需得高望重且又精通軍事之人,才能擔任?”不知道賈詡是不是已經意識到軍院祭酒的重要性。
    陳炎也不做作,用手指指了指自己:“天下能擔任軍院祭酒的,唯有我,隻是我不能打理軍院之事,需有一個代我打理事務的人,便是你。”
    “臣?”賈詡嚇尿了連忙搖頭:“臣不過一降臣,豈能擔此重任?”
    “文和得高望重,得人敬仰,又久在軍中,軍中事務,無所不知,還擅長謀略,還在寫兵書,正是最佳人選。”
    “隻恐軍中不服呀!”
    “有我在,誰敢不服?且你代管軍院事務,但不一定非得自己教學,我自會讓軍中一些高級統帥,來充當講席,至於學子,則由三部分組成,一是有誌於從軍的年輕人,二是軍中中低級將領,三是針對高級將領,需另開課程。”
    賈詡覺得自己越來越推辭不了了,隻好又問:“那軍事知識繁多,需傳授什麽的知識?”
    “有誌於從軍的年輕人,這些人將是未來軍中的希望,他們應須係統地學習軍事,應有一套完整的教程,其中還得包括思想教化,讓他們忠心於我,這恐怕得需要重新編寫;他們需長期在軍院裏麵學習,直到結業;”
    “軍中中低級將領,已在軍中效力,隻需傳授一些基礎的軍事理論,例如如何安營紮寨、如何建議防線等,一則規範其軍製,二則加強思想教化;因他們有軍務,隻能在非戰時,定期抽調來軍院學習。針對高級將領,隻能傳授他們戰術戰略,以及管理軍隊的相應知識,他們事務繁忙,隻能偶爾來書院學習。”
    賈詡聽到陳炎幾次講到思想教化,突然意識過來,這軍院教出來的將領,必會對陳炎忠心耿耿,日後進入軍中,就算誰想擁兵自重,他們也不會輕易盲從。看來,這是陳炎辦軍院的主要目的之一。想到這裏,他眼睛一亮,或許這是解決地方將領擁兵自重的一個絕佳辦法。
    “此事重大,非沉穩持重之人,不能擔此重任,文和智謀過人,就算有些許難處,想必也難不倒你。怎麽樣?文和可有信心,為我辦成此事?”
    “臣……”
    “文和你出仕三十年,一直四處奔走,靠年紀資曆也能贏得一分尊重,但鮮有榮耀,若這麽下去,隻怕難以恩萌子孫,家中後繼無人,若辦成此事,憑此功勞,也足以名留青史了。”
    陳炎有意提醒了賈詡,這些年來,賈詡四處為官,憑借年紀和資曆,贏得一個不小的官職,但實際上沒立什麽功勞。再這麽下去,賈詡退休之後,賈家就沒有出仕了。如果辦成此事,他看到這份功勞的麵子上,可以給賈詡的子孫一些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