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2章 警覺的王陵

字數:3425   加入書籤

A+A-


    此刻,南鄭城內,一片安詳,所有人都進入了夢鄉,王淩也不例外。
    “啪啪啪!”王淩的住處,一陣急促的敲門聲響了起來。
    仆人開了門,一個年紀二十多歲的人進來:“我乃郡軍功曹,姓蘇名則字文師,有急事找王太守,還請把太守叫醒。”
    敲門聲那麽大,王淩都被驚醒了,他有些惱怒,走了出來:“文師,出了什麽事?”
    “太守,我昨日從沔陽趕回來時,途中聽到一事,越想越覺得可疑,故來找太守,並非有意打擾太守清夢。”
    “什麽事?”王淩露出凝重的表情,蘇則是司隸扶風人,為人一向拘謹,平日可不會開玩笑,半夜來找,肯定是發生了大事。
    “昨日在沔陽坐船回南鄭,我與船夫聊了起來,船夫說沔水上遊,有人建了座浮橋,還有人看守。當時我就覺得奇怪,沔水上遊,水不深,本來就有木拱橋,為何還要建浮橋?”
    “建浮橋?”王淩也覺得奇怪了。
    “正是。太守來漢中隻有不到一年,沒有下官來得久,張將軍來到南鄭後,對沔水上的橋梁,都一一查探過,整條沔水有多少橋都清清楚楚,張將軍還說,沔水不準建浮橋,隻能建木拱橋,這是為了日後能通船。所以,沔水上不能建浮橋,乃是死令,原先的浮橋都拆了,改成木拱橋,南鄭渡口也是木拱橋。可是,有人竟在上遊建了浮橋,這不可疑嗎……”
    “是敵軍建的。”王淩很快就猜到了,這確實不難猜。一則,這橋不是自己建的,二則陽平關正在交戰,沔水上遊正好在敵軍占據的區域裏。
    “太守與我所想相同,上遊也有木拱橋,但木拱橋懸於空中,不夠結實,人走過去沒問題,押運重物的話,木拱橋撐不住,會倒塌。浮橋浮於水上,水上有浮力,所以可以押運重物過橋。敵軍修浮橋肯定是為了渡沔水,押運糧草、兵器等輜重……”
    此刻,王淩也恍然大悟:“不錯,這表明敵軍已渡過了沔水,陽平關在沔水之北,而敵軍渡到沔水之南,就可以繞到陽平關,直入漢中腹地。”
    “太守,我所想也是如此,可是,敵軍就這麽進入漢中腹地,乃孤軍深入,難道不怕我軍劫糧嗎?”
    “敵軍悄無聲息地進入漢中,若不是你有所發現,我如何知道?屆時敵軍突襲……南鄭。”王淩想到這裏,大駭:“不好,或許敵軍的目的正是南鄭,一旦敵軍突襲南鄭得手,陽平關不攻自破呀。”
    蘇則來找王淩,隻是覺得這事重大,不敢草率,卻沒往敵軍攻南鄭的方向想,畢竟以目前的消息來看,這隻是猜測。王淩經曆過大場麵,更加謹慎,當年張繡偷襲河內懷縣時,正是被他給看破的。
    “蘇功曹,快傳令下去,全城戒備,我待會兒去城頭,還有,卯時先不要打開城門,待天亮之後,派出斥候,打探城外方圓十裏內,確認沒發現敵蹤,再打開城門。”
    ……
    南鄭西門外,李嚴所率軍隊就隱藏在兩裏處,左等右等,都沒看到南鄭城門打開。
    “士兵,城門打開了沒有。”
    “報中郎將,城門沒開。”
    過了一會兒,李嚴又叫了進來:“快,去看一下,城門開了嗎?”
    “報中郎將,城門沒開。”
    很快,遠處的天邊露出了魚肚白。天都快亮了,李嚴已經感覺到了,自己的謀劃已經失敗。他長歎一聲:“看來,敵軍已經發現了我們,唉,奇襲南鄭無望了,早知道昨日就劫了敵軍的運糧隊。”
    ……
    南鄭城上,天亮了之後,斥候紛紛從城裏麵出來,查探南鄭周邊。
    荊州軍借夜色藏在西門附近,天亮之後就無法隱藏了。很快,王淩收到消息,敵軍就在西門外兩裏距離處。
    得到了這消息,王淩和蘇則對望了一眼。
    “看來,敵軍於昨晚在城門外潛伏,就等我軍打開城門後,趁機殺入城中。文師,昨日若不是你半夜敲門,今日南鄭恐怕不保了。”
    “太守言重了。”
    “哈哈哈哈,如今敵軍突襲失敗,唯有強攻,就憑這點兵力,敵軍休想奪南鄭,我豈會懼敵軍?”
    “太守說得有理,敵軍突襲失敗,想攻南鄭是不可能的,冬季將至,下官就不信敵軍冬季也能攻城,我軍隻需堅守一個月時間足矣。”
    “正是。”王淩很有信心。
    ……
    一天多之後,楊懷也率軍到了南鄭。李嚴見到了楊懷,感到一陣尷尬。
    “楊將軍,我本以為可以奇襲南鄭,卻不料敵軍竟有所準備,結果徒勞無功。”
    “無妨,突襲需講究天時地利人和,哪那麽容易?我本也不指望你。”
    李嚴一陣愕然,楊懷這是在諷刺他,他心裏一陣惱怒。
    既然突襲失敗,那唯有強攻了。楊懷率軍列陣,一聲令下,益州軍先擺盾陣,緩緩朝南鄭逼近。
    王淩也是一聲令下,箭雨如蝗般傾瀉而下,隻是沒能對盾陣構成威脅。益州軍弓兵隨即反擊,與陳軍對射,借兵力優勢,壓製了陳軍。
    雲梯轟然架設城牆,益州軍勇士銜刀攀爬。可是,南鄭城牆高峻,每上一步都極為艱難,偶有勇士冒死登城,也很快被陳軍士兵圍住,亂刀砍死。
    楊懷見強攻半日,進展甚微,益州軍士氣漸頹,陣腳也有些鬆動。他無奈下令退兵。
    楊懷連攻兩天不下,又改為李嚴連攻兩天,仍舊攻不下。總之,兩人輪番攻城,力爭盡快拿下南鄭。
    南鄭城內,王淩和蘇則憂慮起來。
    “太守,今敵軍同時攻陽平關和南鄭,攻勢甚猛,不過,以陽平關和南鄭的堅固,堅守下來,問題不大,隻是陽平關被斷了糧道,我軍無法運糧到陽平關,時間一長,對我軍不利呀。”
    “文師勿憂,陽平關本就有存糧,我剛給陽平關送去一批糧草,足以堅持挺過冬季。”
    “但……若你說敵軍冬季不退呢?”
    “冬季不退?那敵軍在哪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