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現如今的高麗王國國情

字數:3624   加入書籤

A+A-


    而孤立無援的李某人,也隻能且戰且退,終於雖然喪師盡半,可你就說有沒有人活著回來?
    我的長子李芳雨,就是奉了我的軍令,為全軍斷後,身中百箭,猶自死戰不退,大呼殺賊。
    直到戰死之後,屍體仍舊屹立不倒,令那明軍上下畏之如畏虎。
    而且我還帶回來了許許多多關於明軍的情報,並且對於明軍的作戰能力有了相當的了解。
    可以說,整個高麗王國,沒有人比我更懂明國軍隊,沒有人。
    不得不說,李成桂的確挺能嗶嗶嗶,再加上他那優秀的裙帶關係網與他同進共退。
    有了那幫子大臣也替他說好話,最終,高麗國主王禑思量再三之後,不得不將那被下獄待罪的李成桂放了出來。
    讓他統帥一支兵馬,駐於慈悲嶺南,防備明軍南下。
    而原本李成桂領著手底下那支由潰逃回高麗的潰兵所組成的軍隊,戰戰兢兢地來到了那慈悲嶺南的一座城池裏邊。
    李成桂當真是一日三驚,夜不能寐。最初的那一個月,足足砍了百多顆逃兵的腦袋,這才穩住軍心。
    畢竟之前與明軍的交鋒,已然讓他還有麾下的兵馬將校有些喪膽。
    可令他們怎麽也沒想到的是,明軍居然沒有動彈?
    就連那些原本已經跨越了慈悲嶺一線的明軍,居然又後撤了回去。
    這讓李成桂半信半疑,戰戰兢兢地派出偵騎,前去那幾個寨堡探察一圈,確定明軍已然退走之後。
    欣喜若狂的李成桂當即留下大部兵馬守城,他自己則率領一支精銳,開始表演神跡一般的戰鬥。
    一日破一寨,三天下一城,殺敵之數,每天都是人頭滾滾,湊足了兩千多顆腦袋,直接送往那王都所在報捷。
    當然這些腦袋也都是經過了精挑細選,女的不要,太小的不要。
    至於這些腦袋的主人,嗬嗬,當然就是那些城池中的邊民,不砍他們的腦袋,怎麽證明發生過戰爭?
    自己的功勞不染點血沫子,豈不是顯得太過虛假?
    總而言之,隨著那李成桂知恥而後勇,連戰連捷,最終將陣地牢牢的掌控住。
    消息傳回到了高麗王都之後,那些看不慣李成桂的高麗文武,卻仍舊持懷疑態度。
    並且向國主建議,不許李成桂還京,隻能駐軍於前線當個兵頭子。
    這令李成桂憤恨欲狂,卻又無可奈何。
    再有就是,隨著那些深受中原程朱儒學影響的高麗的讀書人們,開始站出來反對在外交上鼠首兩端,主張一心事明。
    對內則批判世家大族的土地兼並,主張實行田製改革,廢除私田、農莊。
    麵對著這些新興的士大夫階層的崛起與覺醒,這令那高麗王國的王公勳貴們十分的反感,甚至是惱羞成怒。
    高麗王朝建立以來,實行的是田柴科土地製度,一旦青壯年去了軍隊,剩下的土地基本就做不到完全耕種了,糧食不足的問題由此產生。
    百姓吃飯都成了問題,卻還需要上交規定的調賦稅,對於一般的封建家庭而言,壓力可想而知。
    所以想要繼續吃飯,沒辦法隻能出售自己的口分田,這就給了有權有錢的封建地主可趁之機,他們開始大肆兼並土地,柴田科自然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
    而這些大地主,自然就是高麗國的王公勳貴,諸多強大的氏族以及重臣們。
    他們掌握了高麗王國超過一半的土地,他們力量的壯大,自然也會對王權造成威脅。
    而之前元朝建立之後,高麗國主借著臣服於元朝,借元朝之手,解決了一批國內的反動勢力,加強了王權。
    可是隨著那北元的衰敗,那些勢力自然也就開始了反撲,恭湣王王顓被弑身亡,而後的王禑登基之後,卻一心想要繼續借助北元餘威鞏固自己的統治。
    可是隨著北元餘威漸漸的消失,王禑不得不與那些舊有勢力握手言和,畢竟他也不想跟自己親爹似的不明不白就被捅上兩刀。
    而被排擠在了王都核心圈的李成桂便開始心生惱意,幹脆開始大肆的結交扶持那些新興士大夫階層。
    畢竟敵人的敵人,那就是自己的朋友,被排擠在核心圈外,卻也有苟發育的空間。
    現如今的高麗王國,在沒有了大明天軍南下的威脅之後,舊有勢力,與那些新興士大夫階層的鬥爭,又再一次變得激烈起來。
    偏偏國主王禑覺得新興士大夫階層不錯,畢竟新興士大夫階層所追求的東西,很符合王權的集中。
    可是他卻又無法擺脫那些舊有勢力對他的控製,隻能像是一個傀儡一般的待在王宮裏邊。
    總而言之,現如今的高麗王國的兩方勢力之間的鬥爭越發的尖銳。
    而這一次,王禑派遣使節前往大明請罪,並且意欲請大明冊封其為高麗國國主。
    可偏偏這一回,大明則以高麗王國狂妄,侵占大明領土,並且還謀殺了大明使節為由,拒絕了對王禑的冊封。
    消息傳回到了高麗之後,令高麗王國舉國震動,卻偏偏無可奈何。
    不過好在,那大明的天軍,退回到了那慈悲嶺與鐵嶺一帶之後,就再沒有南下。
    所以,沒有了大明的威脅,哪怕是請求冊封被拒,高麗王國朝野雖然心有惴惴,卻也沒有杞人憂天似的擔驚受怕。
    而且隨著外敵暫時沒有的情況下,高麗王國的舊有勢力,開始想要清算新興的士大夫階級。
    他們的內亂,對於大明而言,卻是良久,畢竟如果高麗王國把目光投向西北方向,明裏暗裏的各種騷操作,著實不利於大明對於遼地治理策略的梳理以及實施。
    聽了常二郎的分析,藍玉也隻能認同朝廷的做法。
    原本還寄望於自己能夠有滅國之功,可是這麽一來,這份功勞,隻能眼睜睜地看著它插翅而飛。
    不過這倒也無妨,畢竟接下來,陛下的意思就是,明年大約夏秋之時,自己就需要率領那本部的火槍騎兵精銳之師,移防山陝之地。
    那邊,更需要火槍騎兵這種遠程機動兵種的大力支援。
    喜歡我嶽父是朱元璋請大家收藏:()我嶽父是朱元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