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5章 朱標對於常二郎的信任
字數:3705 加入書籤
“本官倒是聽聞,之前那常府尊曾經有言,他爭取在兩年的時間,讓那遼東之地,達到糧食自給自足,也不知道現如今怎麽樣了。”
這位大臣的話,頓時惹來幾位官員的低笑。
“從古至今,就沒聽說過那片地方,能夠產出糧食,而且還能夠自給自足。”
“就是,昔日的高句麗,還有遼國,還有那金朝,哪一個不覬覦我中原的繁華還有食物充足……”
“就咱們這位常府尊,行事總是有些想當然。”
“也不能全說是常二郎有問題,主要還是這位當初在那上海縣以及鬆江府都弄出了駭人聽聞的政績。”
“想必那之後,他就已經認定了,治民之事,天下一般,覺得在江南那一套,用到那苦寒的遼東也沒問題……”
此刻朱標站立在最前方,聽到了後麵傳來的竊竊私語聲,忍不住翻了個白眼。
甚是無奈,沒辦法,常二郎的行事風格,一般人根本無法了解,就連他這位姐夫哥,也是跟在常二郎的身邊,待了那麽多年,才算是比較了解。
可有時候,也隻能對常二郎盲目信任,主要是根本不知道會有什麽樣的後果。
就像他現如今在那遼寧府幹的那些事情,有些手段,朱標還是有點摸不著頭腦。
但是這幫子家夥如此嗶嗶,著實讓朱標有些看不過眼去,目光一轉,落在了身邊的湯和身上,這才開口道。
“信公湯和的封爵信國公),你可知道,今年那遼寧府秋收的情況?”
湯和一愕,亦看到了那些同僚們紛紛支愣起來的耳朵,當即明白了太子爺是什麽意思,大聲答道。
“老臣不知,而且今歲,遼寧府那邊經曆了那麽多的波折與變故,想來,糧食產量,最多,也就與去歲相當吧……”
聽到了這話,朱標臉上的笑容透著一股子得意,目光掃過那些臣工之後,這才笑道。
“嗬嗬,信公你這可是小瞧他常二郎嘍。孤之前也是有些擔心,特地去信相詢常二郎。”
“收到的消息是,今年的耕作規模為九十萬畝,其中水稻約為五十萬畝,剩下四十萬畝為旱田。”
“水稻?!”此刻,一幹北平官吏,全都瞪起了眼珠子,一副震驚的表情。
“不錯,正是水稻,就在昨夜,孤收到了來自於那遼寧府的消息,遼寧府今年的水稻收成為一百五十萬石,而土豆收成為四萬萬斤,另外還有玉米、花生……”
第一個數字,一百五十萬石,已然令一幹官員窒息,當聽到土豆收成達到四萬萬斤。
這個數字,直接讓他們所有人幾乎忘記了如何去呼吸。
這踏馬的得多少斤一畝,哪怕是剩下的四十萬畝旱田全部土豆,一畝也得有一千斤才是。
更何況還有其他各種的雜糧和經濟作物同樣產量也不小。
也就是說,僅僅那產出的土豆,就足以喂飽三十餘萬人口,再另上水稻的話……
“列位卿家,想必不識遼東地理環境的特殊性,所以爾等並不知曉那裏其實可以種植水稻。”
朱標看著那些瞠目結舌的官員們,一股子驕傲感頓時由然而生。
畢竟常二郎是自己妹夫,又是自己二舅子,更是自己視為大明未來數十年柱石的國之忠臣。
所以,他自然也見不得那些庸碌之士嘲諷常二郎。
去歲之時,那遼東一帶,需要從南方運過去近百萬石的糧食,來保證遼東的糧食供應。
可是現在看來,僅僅隻是土豆的產量,足相當於是三百三十三萬多石糧食的增量。
而在之前,遼寧府一帶的糧食多為小麥,產量不豐,現如今,直接給整成了水稻還有土豆這種高產作物。
使得那遼寧府整個的糧食產出量,直接暴增到令所有人目瞪口呆的地步。
“太子,這,這消息不會有問題吧?若真如此的話,那遼寧府一府之地,所產之糧食,豈不就接近五百萬石,都快趕上咱們北平一帶近半的產量了……”
一旁的湯和看到了朱標那副得瑟的表情,嗬嗬一樂,不忘記順便附和了句道。
“列位可不要忘記了,北平再加上周邊諸州縣下來,人口超過了一百二三十萬之數,而那遼寧府現如今才多少人口?”
“那照這麽說來,怕是等上一兩年,遼寧府的糧食產量繼續增長的話,那麽朝廷將無須再向那遼寧府輸送糧食了。”
“這是自然,常二郎在書信裏邊,可是跟孤就提到了此事,等他在遼寧那邊再多經營三到五年。”
“到了那個時候,他們不但可以完美滿足整個遼寧府,甚至是整個遼東地區的人口糧食供應,甚至還可以向我中原地區以及我大明北部邊陲諸多軍事重鎮輸送糧食。”
“若是真到了那個時候,那麽江南的糧食就不需要繼續向北方押解,因為這裏,則再無缺糧之隱患。”
。。。
在場的一幹大臣都不禁陷入了沉默之中,總覺得太子殿下真不愧是那常老二的好姐夫,時時刻刻都在維護那小子。
“看來在殿下的眼裏邊,常二郎當真是渾身上下都沒有什麽缺點。”
"誰讓常二郎的大姐嫁給了太子殿下,而這小子又娶了殿下一母同胞的親妹妹。"
“說來說去,主要還是這小子在那上海縣那裏撞了大運罷了。”
“若是我等其中隨便一人,隻要去了那些沿海港口城市,大興海運,以及工商業,必然也能夠取得亮眼的成就。”
“隻不過,讓那小子占得先機,讓陛下還有太子殿下對他已然有些迷信罷了……”
一幹久在北方,對於江南之事,知之甚少的官員,著實覺得太子殿下對於常二郎的這種信任近乎荒誕,所以有些不以為然。
雖然方才太子殿下口稱那遼寧府今年的糧食總收入達到了那麽多萬石,可問題誰都清楚,產量是產量,糧賦是糧賦。
古往今來,那些老百姓所繳納的糧賦,與官府收到手中的糧賦,這裏邊的差別可是不小。
對於這些人的心思,朱標自然也是看得分明,並不覺得有什麽問題。
常二郎就不是一個以常理而論的普通人,所以等到那些東西成為現實,再抽這幫子家夥的臉不遲。
喜歡我嶽父是朱元璋請大家收藏:()我嶽父是朱元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