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讓自己變得有價值

字數:8202   加入書籤

A+A-


    餘令把自己的書全部搬進了院子裏。
    閑著無事餘令扶著梯子上了放農具種子的小閣樓。
    說是閣樓,不如說是吊頂更為妥帖一些。
    一根根的木頭的組成了地板,隨著走動,噗噗地落著灰。
    舉目望去餘令發現房屋所處的位置就是自己所喜歡的位置。
    屋前是長安,屋後就是南山,餘令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麽喜歡山。
    反正在後世,一到休息,就往山裏跑。
    要問進山做什麽,餘令也不說不明白進山做什麽,反正就是愛去。
    似乎沒有什麽具體的原因。
    屋後的南山雖然沒有多少樹,但遠處卻是有的,能看得見綠意。
    眼前的一切雖然比不了京城的四合院,但卻有四合院比不了寬敞。
    給人的感覺就很好。
    可能是“家”這個字深入到了骨髓,餘令已經想好了如何改造一個符合自己心意的複古風小院。
    餘令相信自己能完成。
    自己有小肥,有如意,還有勤快的劉玖和眼裏滿是活的劉柚。
    自己身邊有這麽多人,一天改一點也能完成。
    就在餘令沉迷於老屋改造時,院子裏突然傳來哭聲……
    餘令低頭望去,大伯母正坐在廚房門口前的門檻上哭,旁邊的一個小娃好奇的看著。
    可能她覺得一個人哭有點尷尬,猛地一下將那小娃摟在了懷裏,她伸手在孩子的屁股上狠狠的一擰……
    看似不經意,卻被居高臨下的餘令看的清清楚楚。
    “我可憐的孩子呦,你們死的苦啊,你們兄弟幾個才走,娘就被欺負了,爹啊,你睜眼看看吧……”
    大伯母哭,孩子哭,伯父蹲在那兒唉聲歎氣。
    剛才幫忙還沒遠去的鄉親又走了回來。
    豎著耳朵,皺著眉,時不時的在那裏唉聲歎氣。
    這樣好看的熱鬧他們最喜歡看。
    歎氣是假,皺眉是表象,豎耳朵才是本心。
    餘員外為難極了,自己家沒個婆娘,她又是長嫂,自己開口就是錯。
    婦人間的事,一個男人無論如何都插不上嘴。
    不然就成了目無尊長,還欺負人。
    餘令笑著從梯子上滑了下來,這樣的情況他最熟悉了。
    在農村,為什麽屁大點地方都不能讓。
    因為你隻要好心讓了或是借了,後麵就不是你的了。
    明明是你好心給他種個菜,後麵這地就是他的了,他能義正詞嚴的告訴你這是誰留給他的......
    自己這伯母不就是想這樣麽?
    餘令以為她會等,以為這是自家人的事情一家人慢慢的商量。
    沒想到她會如此的心急,直接撕破臉。
    餘令一邊走,一邊打散頭發,衝到院子裏餘令就開始打滾。
    對待這樣的情況講道理是沒用了……
    惡人就得惡人磨,魔法才能打敗魔法。
    “我可憐的娘呦,你死的慘啊,你扔下我們爺倆就走了,我們聽你的回到了家,你睜開看看這家呦~~”
    廚娘有點想笑,可她知道不能笑。
    她輕輕推了一下悶悶,悶悶朝著餘令就撲了過去,她什麽都不懂。
    但哥哥哭,她也哭。
    悶悶扯著嗓子開始哭。
    論哭,論撒潑打諢,在場的所有人加起來都不一定有餘令的經驗豐富。
    得感謝後世的發達,國內的,國外的……
    全是精髓……
    “爺爺呀,你睜開眼看看啊,我和妹妹才回來,家都要被人霸占了,某些個人還是長輩,我才回來就撒潑啊~~~”
    “老祖宗誒,這是我們的家啊,你睜眼看看啊,一口水都沒喝,人家都訛上我爹了,欺負我沒娘啊~~”
    “我的娘親啊,我和我爹的命苦啊,大伯母欺負我們沒娘啊.....”
    所有人呆住了。
    一想到餘令和悶悶這麽小就沒了娘,不免心生憐惜。
    一部分人望著大伯母的眼神已經有些不對勁了。
    這房子是誰的,大家心裏都清楚。
    餘令的哭是蘇魯皖交界處的老式哭法,有敘事,還有陰陽頓挫的小調。
    這些就夠了,這已經很超前了。
    徐州的跳腳+pei pa對罵法,連雲港的拍手哭嘲諷法,還有宿州孝喪文化連哭帶嚎法,餘令不敢輕易使用。
    這是大招,容易氣死人。
    但如果自己的大伯母依舊不識好歹。
    妄圖欺負自己家沒個女人和她對招,餘令就會使用這些大招。
    大伯母撒潑,餘員外沒法去對抗。
    同樣的道理,餘令撒潑,大伯母一家也沒法去對抗。
    長輩欺負晚輩,別的不用說,光這是點她就已經輸了。
    “都別嚎了!”
    大伯終於起身,一聲怒吼讓院子安靜了下來。
    雖然說的話是阻止這場鬧劇,但這滿腔的脾氣卻是衝著餘令而來。
    餘員外徑直走到餘令身前,餘令是他的兒子,大哥若是對孩子不好,自己也不能忍著。
    “關上大門,莫讓外人看笑話!”
    大門關上,外麵的人就沒有了看熱鬧的機會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實誰對誰錯大家都心知肚明,但所有人都不會站隊。
    “大哥,這宅子是我的!”
    餘財寒著臉,聞言頗為不耐道:
    “我沒說宅子不是你的,這些年你走了,五六年沒個音訊,我是老大,家裏裏裏外外都是我和你大嫂在管。”
    “弟弟餘糧感謝大哥!”
    “這宅子,要不是有我看著,要不是屋裏有人撐著,現在你看到的都是一堆土胚子,還有個屁啊!”
    餘員外低下了頭。
    大伯母站起了身子,雙手叉腰,臉上一點淚痕都沒有。
    掃了一眼餘令,然後掰著手指數落開來。
    “老三,你這一走就是數年,逢年過節,祖宗拜祭,墳塋打理這都是老大在做,你現在一回來就要我們搬走……”
    說著,說著,她又哭了起來。
    “沒良心,人咋能不講良心呦~~”
    一件沒理的事情,她給反著過來說。
    本來就是她不對的事情,這一下子就變成了老爹的錯,老爹成了沒良心的人。
    可能是祖宗拜祭,墳塋打理觸動了老爹的心。
    在餘令不解的眼神中,老爹轉身從包裹裏拿出一錠銀子。
    “先前的事情是我不對,後麵我會有個交代,這次回來一是差事的安排,二是帶令哥認祖歸宗……”
    餘員外牽著悶悶和餘令的手,主動介紹道:
    “這是我的兒子餘令,這是我的女兒悶悶,來,喊人,這個是你的大伯,這是你的大伯母……”
    “大伯,大伯母……”
    可能是那一錠銀子,又或許是老爹的誠懇的態度,氣氛一下子緩和了很多。
    大伯拍了拍身子淡淡道:
    “回來了就好,我去把屋子收拾一下,先對付一晚。”
    話說到了這裏算是結束,大伯拉著大伯母離開。
    說是收拾,其實根本就沒動,隻是回到了臥房。
    “他三哥啊,等一會兒,我一會收拾耳房。”
    聽到大嫂的這句話,老爹看一眼堂屋邊上的耳房,朝著餘令不好意思的笑了笑,然後挽起了袖管。
    陳嬸知道回家要做什麽,袖子一挽起,身上的那股子利索勁立馬就升起來了。
    搬下鐵鍋,拿下水桶……
    小肥把院子的石墩子立起,大鍋往上一架,拎著水桶就出了門。
    他記得很清楚,來時經過一條小河……
    望著忙碌的一群人,大伯母啐了一口:
    “也不知道從哪裏找來的一個野種,那個賴皮樣一看就不是什麽好人家的孩子,兩個女人,四五個孩子,呸……”
    “你少說兩句!”
    “我命苦啊,咋跟了你這個沒出息的,明日去把女兒喊回來......”
    .......
    “孩子,小門小戶,雞毛蒜皮,人也沒見識,家裏就是這個樣子,和京城比不了,心放寬些哈!”
    餘令拍了拍老爹的手,笑道:
    “書上不是說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麽,人情世故也是學問,爹放寬心,我們不欺負人,但別人也別想欺負我們!”
    “這事你做不太好,但我做就沒有問題了,明日若是還吵,我繼續陪著,爹莫說話.....”
    餘糧見餘令什麽都懂,寬慰道:
    “苦了你了,明日安頓好你先休息幾日,等礦監把我腰牌送來,我就送你去上學!”
    餘令點了點頭,忽然好奇道:
    “爹,你不是說長安周邊有好些個軍屯麽,軍屯在哪裏,我怎麽沒看見?”
    餘員外聞言哈哈大笑,指了指院子道:
    “傻孩子,軍戶的居住地祖祖輩輩都是固定的,你現在回到了家,你說軍屯是什麽,你現在就在軍屯裏!”
    “這個村子就是軍屯?”
    “對,這個村子就是軍屯,長安周邊有三十一個縣,每一個縣都有一個軍屯,在城裏還有兩個守禦千戶所和四個衛。”
    “這麽多人?”
    餘員外笑了笑,指著北麵低聲道:
    “防著北麵的韃子呢,別看他們對咱們俯首稱臣,私下裏可是紛爭不斷!”
    餘令想了想,忽然低聲道:“爹回來還是百戶麽?”
    “應該是!”
    “六品官,權力不小吧,縣令才七品呢!!”
    餘員外拍了拍餘令的腦袋,知道餘令在想什麽。
    可這樣的權力隻有世襲百戶才有,手底下有人才行,手下沒人的百戶,誰會搭理你。
    “想什麽呢,我朝是以文官為主,百戶是有點權力,可有什麽用呢?
    你看現在村子裏有一百戶人家麽?”
    “就算有權力,鄉裏鄉親的你怎麽管?
    隻有打仗的時候才有點用,平日裏訓練,抓賊,主要還是屯田!”
    餘令沉默了。
    餘令在路上的想法是依靠老爹百戶的身份來打開路子。
    如今看來這個路是走不通了,就自己回來的時候看到家裏這一群人……
    自己人都團結不起來,怎麽搞?
    如果老爹不說,餘令根本就想不到幫忙搬書的人就是軍戶。
    在他們的身上看不到一點軍人的影子。
    軍屯名存實亡了。
    餘令原本還想通過這個身份把人聚起來。
    眼下看來,這根本就行不通,餘家自己人的私心都這般重。
    外人就別說了。
    所以……
    真要把人聚到自己的身邊來就隻能靠自己了。
    隻有讓別人覺得跟在自己身邊有利可圖,他們才會過來。
    所以,必須得讀書了,越小出成績越好,越出彩越好。
    這樣自己的價值也就越高。
    “老爹,明日咱們把那閣樓收拾起來,那裏視野好,又安靜,我準備在今年的八月初八考童生!”
    餘員外猛地抬起頭,不可置信的望著餘令。
    他最愛聽孩子發憤圖強的話,聞言拍著胸口,語氣發顫道:
    “當真?”
    餘令輕輕抱了一下老爹,低聲道:
    “餘氏當以老爹為尊,以爹為貴,以老爹為老祖。”
    ps:以後的文中的西安就以長安來代替,不然審核時間太長,昨日險些搞了一個烏龍,謝謝大家提醒,劉氏生朱由檢,我寫成了朱由校。)
    喜歡哈哈哈,大明請大家收藏:()哈哈哈,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