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兵智部詭道卷三一)

字數:3640   加入書籤

A+A-


    《智囊全集》的“兵智部詭道卷”主要記載了一些運用詭詐計謀取得軍事勝利的故事,體現了“兵者,詭道也”的思想。以下是相關講解:
    核心思想
    戰爭中使用詭詐之術是為了迷惑敵人,使其做出錯誤判斷,從而為己方創造有利戰機,以最小的代價獲得最大的勝利。如孫子所言“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等,都是詭道的具體表現。
    主要內容
    反間計:韋孝寬偽造牛道恒筆跡的信件,讓其上司段琛對他產生懷疑,從而成功離間二人。嶽飛利用兀術與劉豫的矛盾,通過假情報讓兀術對劉豫起疑,致使劉豫被廢黜。種世衡則設計讓法崧和尚攜帶密信離間李元昊的兩員心腹大將,最終成功除去他們。
    指東打西:朱雋圍攻宛城時,佯裝攻打西南角,吸引黃巾賊主力,卻親率精兵從東北角攻城,成功破城。周亞夫攻打吳楚時,麵對吳兵佯裝從東南方攻城,他判斷出敵人的真實意圖,提前在西北方做好防備,使吳兵铩羽而歸。
    價值與意義
    “詭道卷”中的故事展示了古代軍事家們的智慧和謀略,他們在戰爭中不拘泥於常規,善於運用各種手段來達到目的。這些故事不僅為後世的軍事指揮提供了寶貴的經驗,也啟示人們在麵對複雜的競爭和挑戰時,要學會靈活運用策略,以智取勝。同時,也讓我們認識到在戰爭或競爭中,了解對手、把握形勢、運用智慧的重要性。
    以下是《智囊全集》兵智部詭道卷中其他一些典故:
    祖逖饑而示飽
    晉朝時,祖逖的將領韓潛與後趙猛將桃豹對峙於陳川古城,雙方對峙四十餘日,祖逖軍隊糧草漸缺。祖逖命人將布袋裝滿泥土偽裝成糧食,派千餘名士兵運往韓潛營地,又讓數十名精銳士兵扛著看似沉甸甸的米袋在路邊休息。桃豹的士兵以為祖逖軍糧充足,士氣受挫,趁夜棄守而逃。
    嶽飛飽而示饑
    嶽飛奉詔安撫嶺南曹成遭拒,便準備圍剿。恰遇曹成間諜被俘,嶽飛出帳籌糧,官吏報城中糧草已盡,嶽飛佯裝憂慮,稱要退守茶陵,隨後放間諜逃脫。曹成得知後,以為嶽飛糧盡,準備趁機進攻。不料嶽飛卻讓全軍飽餐,趁夜繞嶺直逼曹成大營,黎明時發起突襲,曹成軍大驚潰敗,最終投降。
    李存勖疲敵製勝
    五代十國時,晉王李存勖大敗梁兵後想乘勝追擊。周德威認為梁兵善守城,我軍騎兵在城壘前無法施展,且敵眾我寡,應按兵不動,待其疲敝。晉王不滿,周德威又向張承業解釋,建議退守高邑,引誘梁兵離營,再派騎兵搶奪其軍餉,不出一月必能破梁。後來梁兵果然準備造浮橋攻晉,晉王這才認可周德威的計策。
    高熲疲陳之策
    隋文帝開皇初年,高熲向文帝獻進攻陳國之策。他指出,江北地寒,收成晚,江南氣溫高,水田收成早。可趁陳國收獲時,悄悄集結少量兵馬,陳國必定屯兵防守,如此會影響其收成;他們集結,我軍就退兵,反複多次後,陳國士兵會習以為常,不再相信我軍會進攻。此時我軍出其不意發兵,定能破陳。此外,江南土層薄,民舍多為竹茅搭建,倉庫也不用地窖,可暗中派奸細順風縱火,燒毀其倉庫,不出幾年,陳國就會財力俱困。文帝用此策,使陳國陷入困境。
    《智囊全集》兵智部詭道卷中典故的底層邏輯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利用心理弱點
    製造認知偏差:通過示假隱真等手段,如祖逖饑而示飽、嶽飛飽而示饑,讓敵人對己方的實力、狀態產生錯誤認知,從而做出錯誤決策。
    利用慣性思維:高熲疲陳之策中,多次佯裝進攻使陳國軍隊習以為常,產生懈怠,利用了敵人的慣性思維,為真正的進攻創造有利條件。
    把握戰爭規律
    避實擊虛:朱雋圍攻宛城時佯攻西南角,實則從東北角攻城,就是避開敵人防守的實處,攻擊其空虛之處,以最小的代價獲得最大的戰果。
    以迂為直:李存勖欲速戰,周德威卻主張按兵不動,引誘梁兵離營,再派騎兵搶奪軍餉,待其疲敝再進攻,這是通過迂回的方式,化不利為有利,最終達到戰勝敵人的目的。
    掌握信息主動權
    巧用反間:韋孝寬、嶽飛、種世衡等人使用反間計,都是通過巧妙地傳遞虛假信息,破壞敵人內部的信任,使敵人自亂陣腳,從而削弱敵人的實力,為己方創造戰機。
    控製信息傳播:在各個典故中,將領們都非常注重對己方真實信息的保密,同時有策略地向敵人傳遞虛假信息,掌握信息的傳播和流向,讓敵人隻能接收到對己方有利的信息,從而影響敵人的判斷和決策。
    《智囊全集》兵智部詭道卷中的策略在社交中也有一定的應用,但需要注意的是,社交中的應用應遵循道德和法律規範,旨在促進良好的溝通和關係建立,而非用於欺騙或傷害他人。以下是一些具體應用: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製造認知偏差
    可以運用一些技巧來適當展示自己的優勢和能力,但要避免過度炫耀。比如在新的社交場合中,通過分享自己成功完成的一些有挑戰性的項目,讓他人對自己的能力有一個初步的積極認知,有助於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利用慣性思維
    在與他人的長期交往中,保持一定的行為一致性,讓對方形成對自己的某種穩定預期。例如,每次參加聚會都主動承擔一些組織工作,時間久了,大家就會習慣並認可你的組織能力,當有重要活動時,自然會想到你並給予你更多的信任和機會。
    避實擊虛
    在社交中遇到意見分歧或衝突時,不要直接針鋒相對地與對方在其強勢的觀點或論據上爭論,而是可以從其他角度入手,尋找對方觀點的薄弱環節進行探討。例如,在討論一個項目方案時,對方堅持某種傳統方法,你可以避開直接反駁,而是從項目的創新性、長遠發展等對方可能考慮較少的方麵提出自己的見解,引導大家重新審視方案。
    以迂為直
    當想要達成某個社交目的時,有時直接表達可能效果不佳,可以采用迂回的方式。比如想邀請一位朋友參加一個活動,對方可能因為忙碌而有所猶豫,你可以先關心他的工作近況,表達對他的理解,然後再提及活動的有趣之處以及可能對他放鬆身心有幫助,這樣比直接要求他參加更有可能獲得積極回應。
    巧用反間信息引導)
    這裏的“反間”並非是破壞他人關係,而是巧妙地利用信息來引導社交氛圍和他人的看法。例如,在一個團隊中,當你發現兩位同事之間存在一些誤解時,可以通過合適的方式傳遞一些客觀信息,幫助他們消除誤解,改善關係。或者在社交場合中,適當分享一些積極的信息和故事,引導大家的情緒和話題方向,營造良好的氛圍。
    喜歡借古鑒今請大家收藏:()借古鑒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