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斬而不奏

字數:5367   加入書籤

A+A-


    劉軒返回晉北的第三天,一封張家家主張正中的書信悄然而至。他緩緩拆開信封,取出信件,細細閱讀。信的開頭就是尋常的寒暄與客氣,字裏行間透露出一種表麵的親切。然而,隨著閱讀的深入,正題逐漸顯現——張正中在信中提及張正陽,說其為自己的族弟,性情頑劣,且因自己遠在太原,鞭長莫及,難以親自管教。言明若張正陽有何過失,望劉軒能代為嚴加處理,無需顧忌他的顏麵。
    劉軒閱罷此信,心中暗自冷笑。這封信看似言辭懇切,實則暗藏玄機,明擺著是為張正陽求情,卻又做得冠冕堂皇,不露痕跡。
    於是,劉軒提起筆來,迅速寫了一封回信。在信中,他言辭得體,既表明了自己對張正中的尊重,又委婉地表達了自己對張正陽行為的看法與立場。待信寫畢,他喚來信使,將回信交予對方,囑咐其務必帶回太原。
    張正陽被囚禁於陰暗潮濕的大牢之中,已逾二十日,卻並未流露出絲毫恐懼。多年來,他一直是張家二公子的得力助手,此番身陷囹圄,也是因二公子而起。因此,他堅信家主張正中絕不會對此事置之不理,定會設法營救他。
    這一日,正值午飯時分,獄卒剛將飯菜送至牢房之中,張正陽尚未來得及吃上一口,便聽得一陣急促的腳步聲由遠及近。緊接著,“嘩啦嘩啦”的鐵鏈碰撞聲響起,鐵頭匆匆打開了牢門,梁大友走進了牢房。
    “梁都頭,是晉王派你來的嗎?”張正陽將桌上的饅頭輕輕推到一旁,故作鎮定地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衣衫,依舊保持著那份官老爺的派頭。
    梁大友目光冷峻,直視著張正陽,緩緩說道:“正是,晉王殿下命我前來,送張大人上路。”
    “上路?”張正陽聞言,臉色驟變,怒目圓睜:“梁都頭,你此言何意?身為官府辦案人員,言辭需謹慎,莫要讓人聽了笑話!”
    鐵頭在一旁聽得不耐煩,大步上前,粗魯地拉起張正陽手上的鐐銬,喝道:“囉嗦什麽!我們是奉命帶你出去砍頭的,聽明白了吧!晉王說了,你罪大惡極,連吃斷頭飯的資格都沒有。走!”說著,便不由分說地拉著張正陽往外走去。
    “你們這些不知死活的東西,待本官洗脫冤屈之日,定要讓你們好看!”張正陽被鐵頭用繩索緊緊拽著,步伐踉蹌,嘴裏卻依然罵罵咧咧,不肯服軟。他心中暗自盤算,即便劉軒身為藩王,對他也隻有罷免的權力,而無權直接斬殺。因此,他堅信自己不會就這樣被送上斷頭台。
    牢房外,早已人聲鼎沸,聚集了一大批聞訊而來的百姓。兩天前,劉軒便命人張貼了告示,將張正陽夥同萬佛寺僧人,擄掠婦女的惡行公之於眾,並宣布將張正陽斬首示眾。
    這份公告中,有兩處細節尤為耐人尋味。其一,斬殺一位五品朝廷命官,按照常理,需有皇上的旨意方可執行,絕不能擅自決斷。然而,公告中卻並未提及皇上旨意一事,這不禁讓人心生疑惑。其二,公告詳細羅列了張正陽的十幾條罪行,從欺壓百姓到貪贓枉法,無一不包。但令人奇怪的是,其中最嚴重的罪行——暗通契丹、私藏甲胄,這些足以株連全家的重罪,劉軒在公告中也是隻字未提。
    “你這個遭天殺的惡賊!”鐵頭剛將張正陽拽出牢房,一名雙眼赤紅的婦人便飛快地衝上前去,一口咬住了張正陽的耳朵。這婦人的女兒三年前失蹤,已在萬佛寺被折磨致死。麵對這個害得她家破人亡的仇人,她心中的仇恨如火山般爆發,雙眼中隻有複仇的火焰。
    “大膽潑婦!”張正陽為官多年,身上自然帶著一股官威,平日裏無人敢輕易冒犯。但此刻,耳朵上傳來的劇烈疼痛讓他瞬間失去了往日的鎮定,他伸出雙手,拚命去推搡那名婦人。然而,那女人被仇恨附體,任憑張正陽如何掙紮,就是死死地咬住不放。
    “梁都頭,救我!”張正陽左耳被那婦人硬生生咬掉,還未來得及呼通,又有幾個憤怒的百姓衝上前來,對他拳打腳踢。張正陽終於從虛幻的官威中驚醒,徹底明白了自己當前的處境。
    梁大友揉了揉自己的耳朵,仿佛他這個部位也受到了什麽傷害。他大聲說道:“鐵頭,別愣著了,快帶張大人離開這裏。這地方太吵了,連張大人說話的聲音我都聽不清楚。”
    “你他媽快走!”鐵頭猛地用力拽了一下手中的繩索,眼中閃爍著憤怒與恨意。兩年前,他的鄰家小妹被張正陽派人擄走,這時早已香消玉殞。此刻,鐵頭恨不得立刻將張正陽碎屍萬段。
    “鐺!鐺!鐺!”另一名捕頭陸戴子手持銅鑼,邊敲邊大聲喊道:“處斬張正陽了,閑雜人等讓開,不許靠近!大家看好了,這是禍害女人的張正陽,張正陽禍害了幾百個女人,不許靠近……
    這哪是驅散百姓,分明就是煽風點火。告訴大家,張正陽在此,大家有怨報怨,有仇報仇。
    更多的百姓仿佛潮水般湧來,將張正陽團團圍住,拳頭、指甲、牙齒,凡是能作為武器的,都被他們毫不猶豫地用在了張正陽身上。隨著情緒的逐漸失控,到後來,竟有人真用上了武器。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看到一名老漢提著鐵鍁衝過來,梁大友連忙向前急走幾步,遠遠躲開。新換的衣服,他可不想被濺上血。
    楊珊站在街道旁茶樓的二樓,居高臨下,靜靜地注視著下方發生的一切。回想起那段被擄掠、飽受折磨的不堪經曆,她的身子忍不住微微發抖,眼中閃過難以言喻的痛楚。
    劉軒靜靜地站在她身旁,目光深邃,仿佛能洞察人心。他緩緩開口:“大嫂,請放心。所有曾經欺負過你的人,都將得到應有的懲罰,包括張家那位二公子。”
    楊珊聞言,心中湧起一股暖流。她偷偷瞟了一眼身旁這個男人,心中充滿感激。想起那日自己無助絕望時,是他挺身而出,將自己緊緊抱在懷裏,給了自己前所未有的安全感,這份感激之中,卻又摻雜著一種難以名狀的情愫。
    當鐵頭用平板車將張正陽拉到刑場時,這位作惡多端的通判大人早已沒了氣息。他的三個兒子和十幾名犯下死罪的惡奴,身上插著亡命牌,正被五花大綁在行刑台上。當他們看到張正陽的慘像,不由駭然,瞬間感覺身旁的劊子手是那麽的和藹可親。
    張正陽的腦袋腫成了豬頭,隻剩下了半隻耳朵,雙眼都被人摳了出來,褲子被扯的稀爛,褲襠裏那玩意已不知去向,半條被打斷了的胳膊取代了那東西,被塞在兩腿中間……
    負責監斬的程達安和侯勇新見狀,不禁麵麵相覷。人都這樣了,好像沒有砍頭的必要了。
    “驗明正身,將他的腦袋砍下來,懸掛在城樓上三天,以此警示世人!”不知何時,劉軒悄然走到程達安和侯勇新身後,語氣平靜卻不容置疑地下達了命令:“記得掛在南門,朝著太原方向,讓張家的人好好看看。”
    程達安聞言,不禁倒吸了一口涼氣,心中暗自佩服劉軒的決絕與膽識。但他也知道,這樣的做法雖能大快人心,卻可能引來不必要的麻煩。
    “王爺,此事恐怕還需向朝廷稟告一番。”程達安小心翼翼地提醒道。盡管張正陽罪大惡極,但劉軒先斬後奏畢竟不符合大漢的刑律。若再瞞而不報,定會遭到朝中那些禦史的彈劾。
    “不用,張正陽又不是我們打死的。”劉軒淡淡地說道。
    張正陽雖死得極慘,但劉軒對他的家人倒也算得上寬厚。他的兩個罪不至死的兒子和四個女兒,被送往神石縣進行勞動改造,以期他們能重新做人。而那十六名小妾,每人分得三十兩銀子,得以自謀出路,重新開始生活。至於張府中的丫鬟下人,隻要未曾涉案,也都得到了十兩銀子的遣散費,足以讓他們安身立命。
    在張正陽身首異處的當天,他府中眾人各自收拾行囊,作鳥獸散。因為新任通判方孝臨將在兩天後搬入此府,他們必須在此之前騰出地方。
    晉北二張,一官一商。指的便是張正陽和張正鬆。
    張正陽倒下了,張正鬆的下場也好不了哪裏去。作為張書良的幫凶,他也是死罪難逃。不過劉軒念他舉報有功,準許張正鬆在發喪完妻女之後自行了斷,給他留了個全屍。至於他的家產,則全部歸到了劉軒名下,不對,是家產充公。
    二張覆滅後,晉北城再也沒有了張家的勢力,最起碼表麵上是這樣。
    “黃口小兒,欺人太甚!”在太原張家的大院內,張正中憤怒地一拍桌子,震得桌上的茶具都微微顫抖。
    師爺張平見狀,連忙上前一步,輕聲勸慰道:“家主息怒,保重身體要緊。依我之見,那晉王未必真的想和家主徹底撕破臉。否則,他又怎會刻意隱瞞張正陽藏匿甲胄、與契丹人交易鐵器這些事情?”
    “這個張正陽,簡直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竟然把這些事情記在紙上,這不是明擺著給人留把柄嗎?”張正中恨鐵不成鋼的說道:“還有書良這逆子,整日尋花問柳,以致惹出這等事端。”
    “二公子年少輕狂,做出一些孟浪之事情有可原。”張平沉吟了一下,道:“晉州巡撫柳修禪有一女兒,品貌俱佳,已到了及笄之年。家主可命人去替二公子提親,待他成家之後,便會收拾起這些心思。”
    “嗯,此事可。”張正中點點頭,道:“這事就交給你去辦。”
    “好,我稍後就去安排。”張平說道。
    張正中端起茶杯,輕輕抿了一口,借以平複心中翻湧的怒火。指了指桌上的書信,道:“你且看看這封信,劉軒小兒是如何回複我的。”
    張平拿起桌上的書信,仔細閱讀了一遍,冷哼道:“簡直不知天高地厚,竟然讓我們交出二公子,讓他做夢去吧。”
    張正中沉吟片刻,眼中閃過一絲狠厲:“劉軒小兒如此狂妄,如不給他點顏色看看,下麵的人會認為張家軟弱可欺,難以服眾。”
    “現在不是動手的時候。朝廷不追究劉軒私斬張正陽,卻調涼州、冀州兩地兵馬到晉州附近剿匪,顯然有提防我們的意思。”張平眼珠一轉,計上心來,在張正中耳邊耳語了幾句。
    張正中猶豫著說道:“此事不好吧,張北可是我們張家的地盤。”
    “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區區一縣之地,家主又何必放在心上?”張平陰惻惻地說道。
    “好,就依你之計。”張中正咬咬牙,伸手捶了一下桌子。
    兩人在密謀如何整治劉軒,卻不知,南風已經帶著四名特戰隊隊員來到了太原。幾個人來的目的,主要是為了了解太原城大街小巷的地形,掌握張書良的出行規律和時間,為以後殺他做準備。有些事情,明的不行,就隻能來暗的。
    喜歡王妃想和離,王爺卻是穿越人請大家收藏:()王妃想和離,王爺卻是穿越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