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關前對峙
字數:3362 加入書籤
第二日清晨,京城來的官員們早早起來,踏上了前往就職的征途。他們如此匆忙趕路,卻並非是對未來的仕途的憧憬,而是想盡快逃離晉北這個令人畏懼之地。
一行人浩浩蕩蕩地來到了友誼南關前,卻意外地發現關門緊閉,阻擋了他們的去路。眾人麵麵相覷,臉上露出了詫異的神色。
前來送行的程達安身著四品官服,頭戴烏紗帽,顯得格外莊重。他緩緩下了轎子,走到關前,揚起頭,對著守城的士兵高聲喊道:“速開城門,讓諸位大人出關!”
隻聽守城的士兵城頭上回道:“友誼南縣乃軍事重鎮,沒有晉王殿下的命令,任何人不得私自出入。”
程達安一怔,他知友誼關平時可任由百姓出入,今日封關,定是劉軒刻意安排。他雖心知肚明,卻也不敢說破,隻得又向前走了幾步,來到了吊橋前,再次說道:“我乃晉北知府,前來給諸位大人送行。請放心打開城門,讓我們通行。”
那士兵卻絲毫不為所動,冷冷地說道:“不行!沒有晉王的手諭,便是天王老子來了,也休想從此處經過。爾等速速後退,否則休怪弓箭無眼!”話音未落,隻聽“嗖嗖”幾聲,幾支鋒利的箭矢已經插在了程達安身前的地上。程達安被嚇了一跳,連忙後退了幾步。
眾官無不色變,“天王老子”意指何人,大家都心知肚明,那士兵竟敢公然說出如此悖逆之語,這對他們心中的震撼,遠遠甚於程達安作為晉北知府,叫不開所轄縣城的城門。
一時之間,官員們麵麵相覷,眉宇間難掩憂慮,紛紛將目光投向了程達安。
程達安尷尬地扯了扯嘴角,露出一抹苦笑,道:“諸位大人,實在抱歉,在下出來的匆忙,未曾向晉王稟告。請各位稍安勿躁,我這就返回,向晉王殿下討要出城證件。”
一名膽子稍大的官員忍不住憤慨地說道:“這晉北,究竟是誰的天下?還有沒有……”他的話音未落,城頭上突然傳來一聲清脆的聲響,緊接著,這官員連同胯下的駿馬一同摔倒在地。
那官員狼狽地從地上爬起,發現自己的坐騎肚子上多了一個大窟窿,鮮血正如泉湧般噴濺而出,馬兒早已斷了氣。他心中驚駭萬分,不知守城士兵使用了何種暗器,殺了他的坐騎。
隻聽一名士兵在城頭上大聲喝道:“爾等再敢口出狂言,下次死的可就不止是馬匹了!”那官員聞言,臉色瞬間變得煞白,哪裏還敢再發出半句怨言,隻能噤若寒蟬,默默地站在原地。
正當此時,突聞一陣如雷般的馬蹄之聲。那聲音由遠及近 ,眾人舉目望去,隻見十餘匹駿馬席卷而來。馬上乘客身著黑色披風,腰挎寶刀,顯得威風凜凜。
他們人數不多,卻是氣勢磅礴,卻仿佛有千軍萬馬奔騰之勢。隨著距離拉近,前麵一十八騎拉緊韁繩,向兩旁分開,護著中間一錦衣青年從中奔出。
那錦衣青年正是晉王劉軒,隻見他神情威嚴冷峻,直若一尊戰神,令人看了頓生敬畏之心。丁坤曾與劉軒同往金陵,知他文采當世罕見,卻不曾想晉王亦如此神俊英武。雖知他絕無害己之意,但為他氣勢所迫,也不由得倒退了幾步。
劉軒翻身下馬,朝眾人拱手道:“各位大人,本王近日公務繁忙,未能及時安排出關事宜,實屬疏忽,還望多多包涵。”
劉軒嘴上說的謙遜,眾人卻是不信,隻道他故意為之,意圖用此方式立威。但他們見識過劉軒手段,哪敢妄加非議,紛紛麵露恭敬之色,心中暗自盤算,還是先謹慎言行,以免觸怒這位王爺,招致不測之禍。待日後尋得機會,再向朝廷稟告今日之事。
此時城頭士兵見劉軒到來,已然放下吊橋,打開了城門。劉軒伸手示意了一下,看向丁坤,道:“丁大人,你我乃是舊時,本王就送你一程,順便敘敘舊情,你看如何?”
“能得如此殊榮,微臣可是受寵若驚了。”丁坤笑著點點頭,騎上坐騎,與劉軒並肩進入了友誼南城。其餘眾人則是遠遠地跟在後麵。
門洞兩側,各有一百名士兵肅立兩旁,手中各挺一把明晃晃的長刀,交叉斜舉。眾官硬著頭皮從刀陣下通過,個個膽戰心驚,均知隻要有一柄長刀突然砍落,自己便會身首異處。
劉軒和丁坤策馬走在最前,丁坤見城中道路堅硬不次於石板,卻遠比石路平坦,驚奇地問道:“王爺,此道路用何種材質所築?”
劉軒笑著答道:“此路乃水泥所建,這種水泥亦可用來建造房屋橋梁,比用傳統的石灰砂漿和糯米石灰漿方便快捷且更加堅固。”
丁坤聞言,眼中閃過一絲驚歎之色,他拉了下韁繩,放緩了馬速,仔細打量著腳下的道路,由衷讚道:“王爺真是見識廣博,竟能製出如此神奇之物來築路建城,令人佩服。”
劉軒微微一笑,謙遜地說道:“丁大人過譽了。我也是偶然間發現了這種水泥的好處,覺得它大有可為,便命人加以研製和推廣。如今看來,效果還不錯。”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兩人繼續前行,丁坤的目光始終離不開那堅實的道路。他心中暗自思量,若能將這種水泥推廣到全國,那對於大漢的城池建設和道路修繕來說,將是多麽巨大的福音啊!
突然,丁坤想起了什麽,他轉頭看向劉軒,問道:“王爺,既然這種水泥如此堅固耐用,那用它來建造城牆,豈不是可以更好的抵擋住敵人的攻擊?”
劉軒點了點頭,讚許地看著丁坤,說道:“丁大人所言極是。我正是看中了水泥的這一特性,才命人在契、丹兩州築城時廣泛使用,短短半年,便新建了十座城池。
說話間,兩人出了北門,劉軒指著路旁新長出的土豆秧道:“丁大人,這土豆一年兩熟,產量極高,在契、丹兩州也有大麵積的種植,待這夏播再收獲後,今冬契丹族人便不用吃草根度日了,我們如能讓他們衣食無憂,那些契丹百姓自然會心生向往,自願融入我大漢的懷抱。”
丁坤感慨萬分,由衷地說道:“王爺時刻將國家和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這無疑是百姓們的福祉。去年在金陵之時,下官心中便已萌生了追隨王爺的願望,隻可惜一直未能如願。沒想到,此事最終竟由太子促成,真是世事難料啊。”
劉軒聞言,嘴角勾起一抹笑意,打趣道:“這也難怪,誰讓你丁大人一身正氣,不願與那些汙濁之流為伍,結果被‘發配’到這偏遠的寒苦之地來了吧。”
丁坤聞言,亦是朗聲一笑,隨即收斂了笑容,神色變得莊重:“王爺,下官些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喜歡王妃想和離,王爺卻是穿越人請大家收藏:()王妃想和離,王爺卻是穿越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